APP下载

α1A-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BPH疗效观察

2019-02-21王斌肖明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还原酶阻滞剂前列腺

王斌 肖明艳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为临床常见男性疾病[1],是由前列腺中叶增生性改变导致的膀胱出口梗阻,尿路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频、尿急等[2]。对于没有手术禁忌证患者,手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可获得较好效果[3],但若不具备手术指征或有手术禁忌证,则需要使用药物治疗,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4]。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A-受体阻滞剂均为临床常用的BPH治疗药物,有研究显示,联合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5],本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联合治疗BPH的效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频等,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肾上腺能α1A-受体阻滞剂治疗,年龄54~85岁,平均(62.54±3.55)岁;病程4~14年,平均(8.3±3.1)年;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年龄55~85岁,平均(62.74±3.36)岁;病程4~15年,平均(8.1±3.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符合BPH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3)肾功能不全患者;排除标准:(1)研究前2周内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和药物者;(2)尿道、前列腺手术史者;(3)心脑血管疾病者;(4)其他影响排尿功能疾病者。本研究所选病例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齐索,浙江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23,规格型号:0.2 mg×10粒),0.2~0.4 mg/次,1次/d,根据患不同症状和年龄选择;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爱普列特(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69,规格型号:5 mg/片×10片),5 mg/次,2次/d,于早晚饭前或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生活质量、前列腺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1)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QOL)评分进行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6];(2)前列腺症状: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进行评价,分值0~35分,0~7分:轻度;8~19分:中度;20~35分:重度[7];(3)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头晕、失眠、恶心、性欲减退、胃肠不适、尿潴留等。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疗效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前列腺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膀胱残余尿量、前列腺体积、QOL、IP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IPSS评分均明显下降,QOL显著升高,但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稍高于对照组的14.00%,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老年男性常发BPH,目前研究证实与炎症因素、前列腺间质腺上皮相互作用、生长因子神经递质的作用、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男性激素及其受体的作用、双氢睾酮含量等有关[8]。药物为治疗不具备手术指征或有手术禁忌证患者的有效方法,药物治疗BPH的作用是缓解尿路症状,解除梗阻,延缓进程,抑制并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远期并发症等[9]。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前列腺相关指标对比(±s)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μg/L) 膀胱残余尿量(mL) 前列腺体积(mL) QOL(分) IPSS(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50) 4.8±1.4 4.3±1.3 55.1±11.3 51.3±9.2 24.2±7.9 17.7±5.9 63.6±1.5 82.5±1.2 13.8±3.6 9.9±2.4对照组(n=50) 4.9±1.3 4.5±1.4 55.0±11.4 52.5±10.5 24.6±7.5 22.7±6.4 63.7±1.4 82.7±1.3 13.9±3.4 10.2±2.5 t值 0.370 1 0.740 2 0.044 1 0.633 9 0.259 7 3.812 3 0.344 6 0.799 4 0.142 8 0.612 1 P值 0.356 0 0.230 5 0.482 5 0.584 9 0.397 8 0.019 3 0.365 6 0.213 0 0.443 4 0.270 9组别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A-受体阻滞剂均为临床常用的BPH治疗药物,其中α1A-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膀胱、尿道、前列腺的平滑肌,能降低列腺增生产生的尿阻力,但功能单一,只能缓解临床症状[10];5α-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双氢睾酮含量,萎缩前列腺增生腺体,与α1A-受体阻滞剂相比,其不仅能降低双氢睾酮含量,还能改善临床症状[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QOL、IPSS评分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但对照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没有明显变化,而观察组患者明显缩小,由此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分析与两种药物有不同作用机制有关;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稍高于对照组的1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不仅具有较好效果,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好,能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临床症状,达到标本兼治效果,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还原酶阻滞剂前列腺
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植物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
发酵液中酮基还原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构建
醛糖还原酶与炎症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