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滁州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综合评估调查研究

2019-02-2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稳定期阻塞性分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为特征并呈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系统常见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及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的特点[1]。COPD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是要重视早期诊治。现今我国环境污染严重及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由此可以预见,未来慢阻肺发病率和死亡率势必会逐年增加,因此,开展COPD疾病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滁州地区260例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评估测试、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调查问卷、急性加重次数调查,了解综合评估分组情况,为探索有效的区域防治COPD诊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0例患者来源于2016年8月—2018年5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其中男性191例,女性69例,年龄在35~90岁,平均为(74.43±8.09)岁。按照201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依据CAT评分量表、mMRC分级、评价症状/急性加重风险相关因素可将COPD分为A、B、C、D 四组[3]。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标准按2017版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中的诊断标准[2]。

1.2.2 问卷病例入组标准 (1)病例纳入标准:①确诊为COPD稳定期,即可纳入试验病例;②35岁≤年龄≤90岁。(2)问卷病例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慢阻肺稳定期诊断标准者;②伴发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弥漫性细支气管炎、肺栓塞、气胸、胸腔积液、肿瘤患者等疾病患者;③伴有精神异常、认知障碍,或其它原因无法完成问卷[4]。

2 方法

2.1 临床信息采集

对前来我院住院的患者,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若有长期慢性咳嗽、咯痰或呼吸困难等症状,且未确诊的患者行肺功能检查,确诊后,由具有相关临床工作经验二年以上的临床医师,填写本研究设计的临床研究调查表,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等一般情况。

调查内容:(1)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体质量、吸烟史等。(2)综合评估分级相关指标:①CAT评分量表:对应具体问题,根据患者自我评估,给出相应的评分。②mMRC主要反映患者步行或爬楼梯时出现呼吸困难症状的活动强度,0~4分,0分表示轻度,4分表示极重度。③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既往1年的急性发作次数[5-6]。

2.2 质量控制方法

釆用统一的诊断标准,严格执行纳入及排除标准。对参与填写调查表的研究人员进行培训;临床病例调查表规范化填写培训;与患者沟通技巧培训三部分。

2.3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采集、整理后,采用SPSS 23.0中文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综合评估分级指标

3.1.1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性别与综合评估[6]的情况,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3∶1;各组男性也均多于女性。D组人数最多,B与C组均等,A组最少,见表1。

3.1.2 年龄分布情况 平均年龄(74.43±8.09)岁,其中70~79岁组人数最多,见表2。

3.1.3 用药与吸烟情况 不用药人数多于用药人数;吸烟人数多于不吸烟人数;不用药吸烟人数最多,见表3。

3.2 综合评估指标

3.2.1 CTA评分 CTA评分(13.72±5.58)分,其中CTA评分≥10分人数多于<10分者,见表4。

3.2.2 mMRC分级 mMRC分级0~1级患者少于2~4级患者,见表5。

表1 患者性别和综合评估分布情况 [例(%)]

表2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表3 患者用药与吸烟人数分布情况(例)

3.2.3 急性加重次数 急性加重次数≥2次的总体占比较多,见表6。

表4 CTA评分情况

表5 mMRC分级分布情况

表6 既往1年急性加重次数

4 讨论

2011年版GOLD策略在COPD综合评估体系方面加入了CAT或者mMRC问卷作为评估症状的工具,2017年版GOLD依据过去5年慢阻肺领域发表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就COPD的诊断、评估、治疗方案等核心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更新修订[7]。

在综合评估方面,2017年版GOLD则将肺功能独立出来,即在不依赖肺功能的前提下就可对慢阻肺患者进行综合评估[8],2017版GOLD将COPD的综合评估(ABCD分组)精简为呼吸道症状和急性加重进行评估,新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全面的反映慢阻肺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本研究对260例均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在性别方面,男性73.46%,女性26.54%,比例约为3∶1;各组中男性占比均多于女性。COPD好发于40岁及以上者,本研究中患者年龄平均(74.43±8.09)岁,其中70~79岁组人数最多。CTA评分均值为(13.72±5.58)分,其中CTA评分≥10分人数多于<10分者;mMRC分级0~1级患者少于2~4级患者;既往年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小于急性加重次数≥2次者。综上所述,综合评估中A组25(9.61%)人、B组69(26.54%)人、C组66(25.39%)人、D组100(38.46%)人,滁州地区COPD患者综合评估为D组人数最多,B与C组均等,A组最少。

COPD是可以防控的疾病,在我国开展社区预防和干预的工作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10]。本次调查也发现260例患者中规范使用药物控制的人数少于不用药患者,吸烟者多于非吸烟者,且规范用药患者中吸烟者多于非吸烟者;而非吸烟者中有部分曾有过被动吸烟或职业粉尘及化学烟雾接触史,绝大多数者有颗粒物暴露情况。本调查研究中,患者性别情况我国COPD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结果基本相符,而年龄情况则偏大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11-12]。这些说明滁州地区基层COPD宣教及病情防治工作滞后,多数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了解欠缺,多认识该疾病为哮喘,且治疗多在发病时前往当地诊所进行抗感染、化痰治疗,容易延误病情及有效规范控制。虽然我国基层健康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但相信这是一条有效且可持续的道路。因此,强化COPD知识的普及在基层显得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稳定期阻塞性分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
“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