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3D打印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2019-02-21魏显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创客双创

魏显文

(武威职业学院,甘肃武威 733000)

1 现有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学校均开设了3D 打印课程,采用的教材依然为相关软件操作讲解、模型构建等理论性较强,教师上课多为知识讲授的视角切入,以学科思维锻炼和知识的系统性为核心,注重流程和模式设计,并不利于创客课程研究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存在教学环节单一,教学评价被忽略的现象,整体教学效果不明显。

而创客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客素养。创客教育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一些问题,通过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通过建立团队,构建创新设计模型,并付诸实施,实现真正的产品。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是以“做中学、学中做”为基本理念,将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客教育要求学生能适应“互联网+”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实现其作品,并在实践过程中开展基于问题的自主学习。

2 基于项目型学习和设计型学习的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项目型学习和设计型学习模式有助于创新教育教学,在一些创新课程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学生的喜爱。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以3D 打印技术为载体,将相关软件、基本绘图技能、创新设计等相关知识融合,并结合模具制作和工业设计领域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设计创意作品。基于项目型学习和设计型学习的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是3D 打印技术课程的开设,重点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工程创新设计问题,便于三维建模,在创新过程中将创意设计在软件上实现,通过3D 打印制作相关模型,实现了将理论知识和创意创想结合变为作品(产品)的过程,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该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组团队进行,一件作品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由此,团队成员将来自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将一起完成在一个完整的项目,相互之间能在语言上、技术上、观念上相互学习,形成互补,有效提升各自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是创新设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设计性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在项目实施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倡导善于发现生活周边的存在的问题,善于思考,借助专业知识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一些困难问题,培养学生提出创意创想和对已有问题的创新设计能力,以及在作品优化过程中的批判反思能力。

图1 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项目型学习和设计型学习的3D 打印应用技术课程设计如图1所示。

3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为后续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依据。鉴于创新创业课程的特殊性,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合创客课程的评价。将根据创客课程的课程体系,采用多元化的方法重构评价体系。

首先是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创意以及创客作品的创新点等来考量、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考查、对学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等多个内容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给予学生在不同方向的肯定与表扬。其次是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在创客课程的学习评价中,不仅体现在学生掌握技能水平的高低,更应该侧重于评判学生的课程学习状态,以及评估学生的创客素养。采用同伴评价的方式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小组协作的表现。再次是评价方法与工具的多样化。由于创客课程目标的多元性以及创客学习活动的复杂性,对创客课程的学习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创意以及构思设计上的创意以及技术实现上的创新评价创新能力; 通过学生在创客学习过程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作品设计与优化能力以及将方案转化为有形物品的造物能力考察问题解决能力。

4 结语

创客课程将基础知识融入具体的问题情境和项目探究中,通过问题解决和制品创造来完成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新的创客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协作、互动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项目实施中能与外界保持良好的协作与共享,培养学生的创新信念与创新热情,使学生享受到创新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创客双创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小创客”有法宝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