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阴阳概念诠释噬嗑卦和贲卦
——使你明白如何应对邪恶及正确处理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2019-02-21王璋

关键词:文饰实质阴阳

□王璋

《卦序传》曰:“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噬嗑卦与贲卦互为覆卦,二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如何维持和谐发展的局面。社会大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和谐的因素,扶正祛邪是必需的整治措施,遵循“威严果断、宽严相济”的原则,进行社会综合治理进而扶持正义遏制邪恶,这就是噬嗑卦的要义精髓。要放大正能量,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采取“人文化成、祛浮崇实”的措施,正确处理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进而增强文化软实力对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便是贲卦的要义精髓。

“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是贯穿周易始终的一条主线,学习周易,必须懂得何为阴阳,学习周易智慧,必须围绕阴阳协调寻找切入点。下面我们在诠释二卦之前,先学习有关阴阳方面的知识。

六十四卦看似复杂的卦象,只含阴(--)和阳(—)两种符号。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大宇宙中,阴(--)和阳(—)是构成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正是阴阳两种元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才构成了五彩缤纷大千世界。正是阴阳两种元素的优化配置,才有了吉凶悔吝的不同结果。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深刻内涵。阴与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更是互为变动的。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最好诠释。

《易经·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其中,两仪就是指阴与阳。

什么是阳?大凡奇数、光明、向阳、动态、刚健、向上、外在、正数、实性、温热、兴奋、开放……皆可归于阳。阳代表事物的主动力。

什么是阴?凡是偶数、黑暗、背阴、静止、柔顺、向下、内在、负数、虚性、寒冷、抑制、关闭……皆可归于阴。阴代表事物的被动力。

阴与阳的关系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互根互用。中医学上称为同气相求,阴阳两个方面,互为依存,同为消长。如热气为阳,雨水为阴,就一年四季而言,表现为热气与雨水互根互用的关系。夏季热气温度升高,降水量就增多,也就是阳长阴也随着增长:冬季热气温度降低,雨水也随之减少,也就是阳消减阴也随着消减。二是互为消长。物理学上称同性相斥。阴阳两个方面此消彼长,如十二消息卦应对一天12个时辰,12个时辰所对应每卦的阴爻和阳爻,在总6个爻数中的占比就是互为消长的关系:也就是阴阳总数为6,阳占五个爻,阴必须是一个爻,如农历五月所对应的姤卦;阳占一个爻,阴必须是五个爻,如农历十一月所对应的复卦。形成阳进阴退或阳退阴进的局面。三是阴阳平衡。万事万物正常的状态时就是阴阳平衡,异常状态就是阴阳失调,阴阳平衡是万事万物追求的最佳状态。阴与阳具有以下特性。

1.阴阳统揽:一阴一阳之谓道,普遍存在于万事万物中,涵盖世事的方方面面。

2.阴阳合抱:阴阳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孤阴不长,孤阳不生,阴阳交合,生生不息。

3.阴阳消长:阴阳不停地进行着消长转化,阳极必阴、阴极必阳,阴极—阳生,阳长阴消,阳极—阴长,阴长阳消。还表现在阴阳相斥方面。

4.阴阳互根:阴中含阳,阳中含阴,阴阳互根。

5.阴阳互用:同为消长,阴长阳也长,一方带着另一方长;阴降阳也降,一方带着另一方降。还表现在同气相求方面。

6.阴阳相对:阴阳性质受环境、对象制约影响,相对而言。同一事物在甲时势下为阴,乙时势下可能就为阳,此为阴,彼为阳。

7.阴阳天地:天地有别,阴地阳天;阴阳各作,天地合一;阴阳逆作,逆乱显现。

8.阴阳应象:阴阳与天地万物之象相通相应。阴阳为本,取象比类。

9.阴阳平衡:阴阳之间存在着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太极图阴阳之间不用直线划分,而用“S”线,意在表明阴阳的平衡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而非静止的、绝对的平衡。

学习阴阳知识,必须明白天地概念。明白了何为天地,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什么是阴阳。

“天与地”是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概念。古人的大宇宙世界观认为:世上万物为“天生地长”,“天”为宇宙本元,是万物创始的根元。“天”具有至高至大、至公至尊、至贞至固、至阳至刚、至中至正的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成为有作为的人效法的对象。“地”效法“天”,是“天”所创始万物的载体,是滋生万物的根元。“地”具有“直、方、大”的形态,具有至大、至尊、至重、至厚的品质,具有柔顺、奉献、博爱、包容、担当的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成为人们效法的道德修养的楷模。

“有天地而万物生焉。”“天”与“地”,被看做宇宙间两种最基本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属性,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天”是主动力,“地”是被动力;“天”是创始万物,“地”是归藏万物;“天”是乾,“地”是坤,二者相辅相成,才成大千世界;“天”是阳,“地”是阴,阴阳交合而成万物;“天”是刚健,“地”是柔顺,刚柔相济万事成功。“天长地久”“天圆地方”“顶天立地”等成语道出了“天”和“地”的伟大,更启示我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深刻内涵。

“天有阴阳,地有柔刚,人有仁义。”阴阳用于进德修业,体现出的形式与内涵是柔刚、仁义。柔为阴,刚为阳;仁为阳,义为阴。下面我们就诠释一下刚与柔的关系。人们常用“刚柔相济”来褒奖一个人的处事态度,刚与柔的表现形式有三种,可简述为“以刚克柔为常,以柔胜刚为恒,刚柔互变为位”。这些是阴阳理论在人生道路及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懂得了这些,可为你在人生征途中插上飞向成功彼岸的翅膀。

“以刚克柔为常”指的是一般情况下,通常呈现刚胜于柔的现象,如钢刀可削铁如泥。这启示我们,在困难险阻面前,要有钢铁般的意志,鼓起精、气、神来,营造强大的战而胜之的态势。

“以柔胜刚为恒”讲的是当你处于弱势时,要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应对对方的薄弱方面。正常情况下,石头可筑成堤坝阻水来驯服水害,但“水滴石穿”更是不争的事实,正是柔水以“恒”实现了克刚石的目标。这启示我们,优越的条件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神原子弹比物质原子弹更为重要。

“刚柔互变为位”讲的是刚与柔既是相对的,又是能够互为转化,关键取决于在时空中“位”的变化。同为碳元素构成的金刚石与石墨,一个至刚无比,一个柔软如泥,区别于碳元素的排列不同。“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启示我们,事在人为,要善于趋利避害,优化配置好自己的“位”,以实现刚柔相济,走好成功人生之路。

如何应对邪恶?

火雷噬嗑

噬嗑卦上经卦为离,离为火,为闪电;下经卦为震,震为雷,为威力。整个卦象为上闪电下雷鸣,喻意为威严而且光明,表现出在邪恶面前要威严果断,宽严相济。卦象中九四爻又似一硬物横于口腔之,不啮断则不能合,啮断之则合而亨通也。犹如运用刑律以惩治邪恶。六五爻阴爻居阳位,喻义执法者刚柔相济恩威并施。

“噬(shì)”为 啮,咬也。“嗑(hè)”为合。似一物横于口腔中,只有咬碎口中之物,口才能张合自如。犹如以雷霆万钧之势彰明刑罚,端正法律,营造判决诉讼的好环境。

初九:屦校灭趾,无咎。

“屦(jù)”为鞋子,“校”为刑械。勿以恶小而放纵。小惩则大过不生,大诫,罚小则大恶自止。把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就不会再有灾难发生。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肤”为带皮肥肉。文明执法不可施暴,即使发生像吞食肥肉使鼻子没入肉中的粗野行为。只要心存公正,有过失就纠正,不徇私枉法,也不会有灾难。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腊肉”较肥肉难咬的肉,意为复杂的案件。“毒”意为麻烦。资职不相称的法官处理复杂案件定会力不从心,遇到麻烦和难题。要不放过任何细节,不可退却,迅速提升自我,成为称职的执法者,才不会有冤情发生。

九四:噬干胏,得金矢,利艰贞,吉。

“胏(zǐ)”为骨头上的肉。在案件复杂,决断艰难的情况下,要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坚韧行事不可轻率,以求公平正义,方可取得好的效果。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具有坚守正道、清正廉洁、刚柔相济美德的执法者,虽面对不少艰难险阻,但可刑清民服,得到认可。要常以中正之道存惕厉之心,就不会有灾难发生。

上九:何校灭耳,凶。

“何”同“荷”,担负之意。不听劝阻,无视法律,小惩无效,积重难返的穷凶极恶之人,必遭法律的严惩。

总论

社会治理必须遵循惩防并举,赏罚严明的原则。本卦给出了“威严果断、宽严相济”的精髓思想。初爻告诫严罚小过才可止大恶。二爻告诫立法整治不可粗心大意,文明执法不可失态不雅。三爻告诫要当才职相符的称职执法者。案情不明不可妄断,必须以成铁案的标准、公正的态度要求自己的判案水平。四爻告诫遇到硬骨头案,要有百般耐心,不可有半点马虎。五爻告诫要用美德做保证,以如履薄冰的忧惧心态对待每一个案件。六爻告诫当严之时要威严果断,不可有丝毫的姑息。

如何正确处理形式与实质的关系?

贲卦上经卦为艮,艮为山,为阻止;下经卦为离,离为火,为光明。整个卦象为山下有火。喻意为文明以止,也就是以文明的方式规范人的行为。本卦彖辞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句道出了“贲”之卦旨和要义。

“贲(bì)”者,饰也。通过总结、规范、合理包装,突显事物本质特征,提升教育效果,可更好地教化引领人们走向文明进步。决定事物性质的关键是实质而不是现象,实质是前提,文饰是在此基础上的小提升,关键在于求真务实。

山火贲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努力遏制虚荣心理,就像没有条件坐车,就不要总想坐车。而应面对现实,把靴鞋准备好,脚踏实地,安步而行。

六二:贲其须。

“须”为胡须。适当的文饰,就像理好胡须可使脸面显得更美那样,使实质与现象相得益彰,增显其美。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如”为样子,“濡”为润泽。文饰彰显质美,以真善美的人、事、理引领社会文明进步,长久坚持下去,必有成效。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皤(pó)”为白色,“翰”为强壮,“匪”同“非”。追求形式与内容的互相彰显完美统一。文饰而不过分,质朴而不粗野。以先进文化的力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取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戋(jiān)”,为微薄、少量。文饰重在以自然真诚的心,力求以简朴的方式,获得饰显其美的效果。不可过分声张炫耀,就如陵园祭祖,用少量布帛即可表达敬畏之心。这样做尽管有吝啬之嫌,却是吉祥之道。

上九:白贲,无咎。

见素抱朴,返璞归真,呈现本真素质,保持朴实本色是文饰的最高境界。祛浮崇实可使人生趋利避害,善始善终,更可促进人生更多成功。

总论

如何正确处理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贲卦给了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人文化成,祛浮崇实”,是本卦的精髓思想。六爻启示我们:一是要顺应时势,文饰不可过分。二是要形式服从实质需要。三是文化功能的战略地位不可忽视。四是要尽力追求形式与内容互彰的最佳程度。五是重在自然真诚的心,宁可实质胜文饰,不可文饰胜实质。六是大象无形,大礼不饰,文过返朴则无可咎。

猜你喜欢

文饰实质阴阳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关于激光洗文饰你要知道的
解开关于文饰的误会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浅论守阴阳在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五老”精神的内涵实质和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