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层思维下的问道

2019-02-20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层面信任角度

文/珠海市第五中学

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同的孩子。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孩子被破碎的家庭关系耗掉对生活的热爱。黄同学热爱阅读,独立思考,努力学习。然而,他却总是彻夜失眠,因为他的爸爸一年里和他说话的时间加起来只有24小时,甚至更少。初三伊始,黄同学在父母正式分开后,开始有了暴力倾向和交际障碍,表现反常。

我该如何帮助他向着正确的方向生长呢?黄同学因家庭问题导致心理失衡及行为偏差。虽然单亲家庭可以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也可以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因此,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会保持平常心,自然又平常地进行引导。

黄同学还只是一棵幼苗,不论经历什么,他都需要与世界不断地进行正面互动。作为班主任的我,有责任让他成为大环境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基于他爱阅读的特点,我挑选了Daniel Pink的《全新思维》送给他,这本书会给他传递一些知识以外的能力,我想这也是我赢得他的信任的一步。

有了这个铺垫之后,我开始尝试通过位置感知法,带着黄同学跳出思维的框架。人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至少应有四个层面,即自我层面、对方层面、第三方层面、社会中某一整体层面。因此,对于问题的解决需多角度的分析和定位。以下是我与黄同学的对话,我从以上四个层面对他的回答进行解读。

师:“父母的做法可能比较武断,没有考虑过你的想法和感受。”

生:“是的,我想不明白他们不合适为什么还要生下我,生下我为什么不想想我的感受!”(自我层面的解读,理解并尊重当事人的感受是信任的一个要素。)

师:“可是,世界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愿意看到爸爸妈妈明明不合适却要生硬的在一起或者吵闹着过一辈子吗?你长大后,如果家人强迫你和不喜欢的人一起生活,并且没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你愿意吗?”

生:“我一定受不了,这样看分开反而对大家都好。”

师:“而且,父母即使分开,却不影响他们对你的爱。父母有矛盾的这段时间并没有对你不理不睬吧。”

生:“虽然交流的时间少,但他们也会关心我的学习情况,会给我买一些礼物。”(站在对方层面的解读,客观的分析可得到学生更多的信任与信服。)

师:“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定希望你健康成长,出类拔萃,而你在我心中和其他孩子一样勤奋、懂事,或许其他孩子的父母没有离异,但依然会面临一些不如意,所以优秀是一种能力,我希望你具备这种能力!知道吗,英雄是不问出身的。”

生:“是这个道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旁观者层面的解读,让学生清楚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师:“习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广大青年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你不仅仅是父母的孩子,更是国家民族的孩子,所以,努力成长,追求卓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生:“我明白了,以前我的想法太狭隘。”(社会层面的解读,愿景展现大爱。)

以上思维角度的每一次转换都是对思维框架的突破,而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思维之下的。面对因单亲而产生问题的学生,舒适又自然的引导是教育的原则,真诚的交流和尊重可以带给孩子以信任,变换角度打破边界可以传递出外界的期望。用正面的评价,让孩子看见一个全新的自己可以给其以爱的温暖。

之后,黄同学慢慢地改变了,脸上有了笑容,性格变得乐观,成绩在整个初三阶段逆风而上,中考考出了优异的成绩。毕业时,他告诉我:“生活必将在风雪过后,重现生机,而我要做的就是向着阳光,心怀爱意,努力生长。”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黄同学的问题疏导上我采用的是一种不贴标签、不搞特殊化的教育引导。做到“六不四有”,即不刻意讨好,不过度保护,不生硬说教,不包办代替,不依赖家庭教育,不放弃教师引导。同时,由于学生的经验、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和感知不同,想问题不免片面和狭隘,因此需打破思维定式,从不同的位置和角度来认识问题,一要有正视自我的内心对话,二要有置换身份,站在对方角度的解读问题,三要有跳出是非,以旁观者的身份分析问题,四要有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深度认识。因此,这四层思维下的问道,问的是教师教育引导之道,问的是学生内心所向所需的澄明之道,这一过程,见真、见善、见成长。

猜你喜欢

层面信任角度
神奇的角度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角度不同
人啊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健康到底是什么层面的问题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二)
策略探讨:有效音乐聆听的三层面教学研究(七)
信任
从语言和体系两个层面理解庄子的“吾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