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尝试与思考

2019-02-20郑文福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群文英雄文本

郑文福

文/博罗县龙溪中心小学

“群文阅读”是近年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新名词,它是教师选择教学材料、学生阅读、师生多元交流的一种形式。下面,谈谈近年来我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一、正确认识,发挥群文阅读优势

只有教师正确认识群文阅读的本质,准确定位群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才能让群文阅读真正发挥其优势。

1.群文阅读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群文阅读,增加了单位教学时间内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一定主题关联下的阅读内容,有利于训练学生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也为深入研讨文本、比较阅读、分析鉴赏等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师生准确定位,不能因为阅读量的增加,而使教师“讲”和“导”的分量过度增加,而应为把阅读的自主权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

2.群文阅读需避免走马观花。群文阅读一改传统单文本细读教学模式,在单位时间内阅读多个文本,致使阅读和教学的难度大增。因此,在进行群文教学时,教师不能为展现自己的功底,减少了学生阅读的时间,使阅读变为走马观花。

如在 “勿忘国耻”的《狼牙山五壮士》《圆明园的毁灭》《七子之歌》《刻骨铭心的国耻》专题群文教学中,我并没有为完成“教”的任务,而使阅读流于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初读、求同品读、求异对比读的形式,让每一次读层次不同、角度不同、重点不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形成可迁移的阅读能力。

3.群文阅读需重视“读”与“品”。抓好低年级语文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决不能为“教”而教,应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读”、去“品”。如在“英雄”群文教学中,我让学生快速初读,学会从海量信息中抓住重要信息,重点品读;引导“求同”阅读,让学生寻找群文共同点,感受“英雄”形象;通过“求异”阅读,发现群文的不同点,感受“英雄”的本质;最后,结合学生对英雄的认识,总结讨论新时期真正的英雄,并趁机引导学生写英雄。这种教学设计,通过方法选择、反复阅读、求同求异、读写结合等策略,达到习得方法、提升认识、形成素养的目的。

二、确定主旨,巧妙选择文本组群

群文阅读教学从形式上表现为一堂课不再是读一篇文章,而是读一组文本。因此,群文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确定主旨,巧妙选择文本组群是基础。

1.以儿童阅读兴趣为线索进行组合

在选择文本组群时,我认为,从儿童阅读视角出发,选择儿童有阅读兴趣的文章应成为群文组合最为重要的线索。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乌塔》一文讲的是:14岁的小女孩乌塔用自己的钱一个人游遍欧洲。教师请学生交流:乌塔这样做好不好?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做表态,随后出示一组“中外孩子差异”的文章。在思想的碰撞下,学生自然而然明白,乌塔之所以可以出远门,是因为中外孩子所接受的教育不同,生活模式不同。由此,学生对自己的成长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2.以主题的多元探究为线索进行组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只有倡导多元化的主题探究,才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感悟。例如:“爱”的主题选取《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与课外莫怀戚的《散步》、朱自清的《背影》进行组合。通过这组文章,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主动去发现和思考,多角度地探讨“爱的多种形式”,丰富了学生对爱的多元理解。

三、方法得当,群文阅读效果方显

在群文阅读的课堂实施中,我尝试采用“明确主题→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的方法进行教学。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童话”一组为例:第一,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要求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第三,引导学生开展互动、多元的对话,让他们一同分享阅读心得,表达他们的独特感悟,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第四,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阅读,促使学生在思考中作出判断,进行质疑、辨析、解疑、归纳;最后,以读促写,读写共生,引导学生运用拟人的、夸张的写法,编一编童话故事,并向学生推荐国外的童话故事,布置一份关于“童话”的手抄报,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和对童话的了解。

群文阅读,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与总结,必将结出累累的硕果,实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群文英雄文本
英雄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重走英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