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数乘法单元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2019-02-20陈赛姬池瑞香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样例错例错误率

陈赛姬 池瑞香

文/广州市天河区新元小学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重点跟难点,本文在对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本单元错例的主要类型,利用访谈的方法找出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单元内容分析及知识点整理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学生开始接触小数乘法竖式的时候,学生容易受前面小数加减法竖式的影响,书写的时候,习惯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对齐,教学中可以出示课堂练习中的一些错误样例进行错误样例学习。2.要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的小数位数,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是一个难点,可利用学生课堂跟作业中的错误样例进行错误样例学习。3.竖式末尾的0,要提醒学生点完小数点,才能把0去掉,也可以利用课堂练习和作业中的错误样例进行教学。4.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一些检查竖式正确与否的方法,如可以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与因数中的小数位数相同,如不同,应该看哪个步骤出错,找出原因,并改正;也可以利用积和因数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并让学生养成算完之后检查的习惯。

积的近似数,主要是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以及小数乘法竖式为基础,可以让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时,关键看哪一位,就在那一位的下面画△的方法,以提醒自己结果只跟这一位有关,跟它后面的数都没关系。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主要是分配律跟乘法结合律混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1.让学生区分好乘法运算定律的结构,养成做题先观察运算和题目的数据个数的习惯。2.加强对利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各种类型题目的练习,加强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对比练习,同时也要渗透一些只能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的对比练习,防止学生思维定势。

运用小数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根据实际选择估大或者估小策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解决完问题后,要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采用的不同估算策略的原因,让学生通过练习,慢慢学会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二、典型错例分析及教学对策

(一)积的变化规律错例

【例】下面的式子中,( )和47×23的积相等

【错解】B

【错误率】20%

【错因】没办法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教学对策】1.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的移动规律。2.借助向上的箭头表示变大跟向下的箭头表示变小分析题意,把变大跟变小的过程直观展示出来。

如A.4.7↓×23分析:一个数缩小,另一个数不变,积变小,不可能选A。同理,不可能选D

B.0.47↓×230↑分析:47变成0.47缩小100倍,23变成230扩大10,积缩小10,不可能选B

C.470↑×2.3↓分析:47变成470扩大10倍,23变成2.3缩小10,积不变,所以应该选C

【单元类型题与对比班的错误率对比】

题目:根据26×37=96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6×3.7=( )

0.26×( )=9.62

0.26×370=( )

( )×0.37=96.2

我班的错误率是6.7%,对比班的错误率是17.8%。

【访谈】

师:你觉得借助箭头对解决问题有没有帮助?

生:我觉得标了箭头之后,我可以确定该填的数是比原来大还是比原来小,以前做这样的题目的时候,填了答案后,我总是不太确定是对的还是错的。

从我班的错题情况,没有学生最后一题的答案填成962之类的,一点都不搭边的答案,以及从我班的错误率,访谈情况来看,借助箭头对于学生分析题意是有帮助的。

(二)递等式中的错例

【例1】3.95×99+3.95

【错解】3.95×99+3.95

=3.95×(100-1)

=3.95×100-3.95×1

=395-3.95

=391.05

【错误率】17.8%

【访谈】

师:这道题目你是怎样做的?

生:99=100-1,所以就等于3.95×(100-1)

师:谁等于3.95×(100-1)

生:3.95×99

师:那后面的加3.95哪里去呢?

生:忘了加了

【错因】从访谈中可以看到,学生看到99,就想到100-1,但是忘记了等号的两边必须相等这个前提。

【教学对策】

1.加强乘法分配律中这两种类型题目3.95×99和3.95×99+3.95的对比练习。

2.加强3.95×99+3.95和3.95×99+1的对比练习。

3.拓展3.95-3.95×0.8 3.95×1.1-3.95 3.95×11-1这类乘减的练习。

【正解】3.95×99+3.95

=3.95×99+3.95×1

=3.95×(99+1)

=3.95×100

=395

【单元类型题与对比班的错误率对比】

题目1:1.23-1.23×0.8

我班的错误率是8.8%,其中4.4%的同学是没有简便计算扣分,4.4%的同学是用乘法分配率简算出错导致的扣分。对比班的错误率是20%,其中15.6%的同学是没有简便计算扣分,4.4%的同学是用乘法分配率简算出错导致的扣分。说明通过练习,我们班的同学基本都看到这道题目,知道可以用乘法分配率简算。

题目2:7.8×4.5+5.5

【错误率】4.4%,都是错以为可以用乘法分配率简便计算。

说明在做递等式的题目时,除了要加强类型题巩固练习,还要渗透一些对比练习,加深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三)应用题中的错例

【例1】一个乒乓球售价0.8元,一筒乒乓球有12个,买5筒这样的乒乓球要多少元?

【错解】0.8×5=4(元)

4×12=48(元)

【错误率】8.9%

【访谈】

师:题目已知了哪些条件?

生:一个乒乓球0.8元,一筒乒乓球有12个,买了5筒

师:求什么?

生:买5筒这样的乒乓球要多少元?

师:0.8×5求的是什么?

生:我本来是用0.8×12的,后来看到0.8×5可以口算,后面4×12又可以口算,就改成了这样了

【错因】从访谈中的可以看到,学生只看到题目的数据计算可以简便,就让可以简便的两个数先乘,但是没有考虑到应用题的每一步列式,必须有意义。

【教学对策】让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做完题目后,要跟自己解释一下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能解释得出来的,才能说明列的式子有意义,否则就得重新考虑。

【正解1】12×5=60(个)

60×0.8=48(元)

【正解2】0.8×12=9.6(元)

9.6×5=48(元)

【例2】一个长方形花圃的宽是60米,长是宽的1.5倍,这块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错误率】17.8%

【错因】1.学生没理解好长是宽的1.5倍这句话;2.只求了长就当面积。

【教学对策】

1.要求学生读题,根据关键句长是宽的1.5倍,写出等量关系式:宽×1.5=长,再根据等量关系式判断,宽知道,要求长,用乘法。

2.根据题目要求的是面积,写出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3.具体解答如下:

宽×1.5=长

60×1.5=90(m)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90×60=5400(m2)

【单元类型题与对比班的错误率对比】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宽是8厘米,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周长是( )

我班的错误率是4.4%,对比班的错误率是13.3%,说明平时教学中有必要要求学生写等量关系式跟公式,老师首先要做到板书示范,对于成绩差的同学,要采取一对一辅导来解决问题,并且要求要按照关系式或公式的位置代入,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慢慢就会写等量关系式,也习惯写等量关系式,才能更好地降低学生的错误率。

三、结语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重点跟难点,这一单元内容掌握好,既可以对前面整数乘法进行复习跟巩固,也可以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访谈的方法,能够更深入地挖掘出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通过错误样例学习加强学生对易错知识点的理解。

猜你喜欢

样例错例错误率
样例呈现方式对概念训练类别表征的影响
关于“角”的错例分析
“多”与“少”错例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四错例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基于样例学习研究的几点展望
降低学生计算错误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