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及对策研究

2019-02-20杨锡齐

师道(教研) 2019年4期
关键词:家校联动家校体育锻炼

杨锡齐

文/广东实验中学

1.问题的提出

“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是指学校与家庭共同承担学生体育教学的联合教育行动,包括学校向家长传播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传授体育教学技能,家长担负小孩的家庭体育指导,家长适当参与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实践类型,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和教育发展趋势。既然“家校联动”是目前教育发展趋势,为什么我们在初中阶段开展“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会常常受到一些影响?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开展“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广东实验中学2018级部分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

2.2研究方法

2.2.1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对“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一些体会和感想,掌握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在“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实施情况,为本文的理论进行佐证。

2.2.2访谈法

约谈和访问部分学生、家长和体育教师在“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实践中的执行情况,并收集大家的看法和建议,为本文认证提供依据。

2.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系统对实验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

2.3研究步骤

2.3.1实施“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干预

步骤如下:(1)体育教师向实验班的学生和家长宣传体育活动重要性,出版《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给家长和学生;(2)体育教师利用家长会、周末等时间对实验班家长进行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出版《中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方法》发给家长和学生;(3)体育教师聘请有资质的家长代表进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和协助组织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个别单元教学聘请有资质的家长参与上课);(4)体育教师协同班主任与家长建立微信群,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每周布置家庭体育作业,家长负责学生家庭体育作业指导、督促和陪伴练习,并按要求定时向体育老师或班主任“打卡”汇报完成作业情况;(5)学校组织家长代表参与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等。

2.3.2听取反馈及建议

开展“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一年后,对体育教师、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和访谈,听取他们对“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结果

从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中可知,影响目前“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主要原因有:(1)体育教师方面,20%认为增加了工作量;20%不愿意对家长进行体育教学技能培训;10%认为没有必要开展。(2)学生方面,36.68%担心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32.17%不愿意家长介入体育教学指导;27.14%认为家庭体育作业量偏多偏难。(3)家长方面,37.58%认为自己体育教学技能差,难以胜任对小孩进行体育指导;31.62%担心影响小孩文化课学习;24.24%认为受家庭体育场地制约,18.49%家长认为没有时间陪伴。

3.2分析

(1)体育教师是“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主导者,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用课余时间与家长一起共同指导体育教学活动,关注学生的家庭体育锻炼情况,保持与家长的沟通等,这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负担。但从调查中可知,不愿意“家校联动”的体育教师属极少数现象,这主要与教师的责任心和自信心有关。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客观上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成长背景因材施教,要求家长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及时沟通并适时修正对学生的教育。此外,学习的延伸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学校与课堂,而是已经扩展到社会与家庭,家长也是孩子的教师,家庭是重要的教育场所。一方面,“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增加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学生在时间分配方面存在矛盾,担心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另一方面,由于青春期“初二现象”的干扰,部分学生不愿接受家长的指导和督促,尤其是男生;再一方面由于学生体质差异和锻炼习惯原因,对家庭体育作业完成情况存在差异,造成部分学生认为目前学校布置的家庭体育作业偏多偏难。

(3)家长是“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中坚力量,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家校联动”需要家长和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达成统一的教育理念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果。一方面,由于家长年龄、学历、职务、兴趣和工作性质等原因,部分家长对初中体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存在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我国社会存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长期重文轻体的影响,造成部分家长对体育活动认识不足,担心体育教学活动会影响小孩的文化课学习;再一方面,部分家长未能领会学校布置体育作业精神,认为家庭体育活动场所较小而制约了孩子的体育活动。

4.对策

(1)加强对体育教师敬业爱岗教育,鼓励体育教师热爱体育教学工作。利用教研活动等形式加强体育教师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增强体育教师责任感和自信心。

(2)加强学生体育锻炼重要性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明白体育锻炼促进文化课成绩提高的道理。要求学生在家庭体育锻炼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力争完成学校布置的家庭体育作业。调整家庭体育作业锻炼目标和运动量,以每天30分钟左右为宜,保障学生良好的体育行为养成。

(3)利用家长会和家长微信群加强对家长的体育学习重要性宣传教育,让家长重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改变重文轻体的传统教育思想。加强家长的体育教学技能培训和体育行为指导,让家长用良好的体育行为感染孩子。联合班主任鼓励家长指导、督促和陪伴小孩进行家庭体育锻炼,做好每天的家庭体育作业“打卡”汇报。

(4)建立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家长“三位一体”家校联动体育教学管理模式,由体育教师制定学生体育锻炼方案,班主任负责检查落实,家长督促、指导,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练习平台上与教师、家长平等交流,共同反思。

(5)建议家长与学生利用休闲时间共同阅读《家校联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中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方法精选》。

“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不但发挥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交叠效应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和家长的良好体育行为,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影响“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原因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只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中阶段“家校联动”体育教学模式才能逐渐得到完善。

猜你喜欢

家校联动家校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浅谈家校联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
夏天体育锻炼“四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