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投资者身份与投资成败的关系分析

2019-02-20

新农民 2019年2期
关键词:生产农业农村

张 瑜

(临泉县谭棚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临泉 236408)

调查目的:当前我县农业规模经营亏损的占绝大多数,经营成功者屈指可数。本文通过对经营主体进行身份与投资过程进行调查,以期寻找投资失败的深层原因。

调查研究的对象:在主体类别上,指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业生产公司,并且在经营规模上,其实际投资规模须达到50万元以上。

从经营主体法人的身份来看,大致有如下两种情况:原住农村居民和非原住农村居民。现分别陈述:

(1)农村外出创业的返乡青年,这部分人占总投资人数的70%以上,这部分人头脑灵活、能吃苦耐劳、也有较大的胆略,外出创业成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他们由于出生于农村,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基础知识,有的是断续地在老家从事着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有着最切身的体会与感受,对土地有着较丰富的情感,拥有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知识,他们对农村生活、生产习俗有较深的认知,还拥有一定的农业从业人脉,这成为他们最终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的最大动力。

这些创业者从事农业规模经营的动机大致有这么几种:

①他们不能被外地发达的城市所吸纳,无法成为真正的城市市民,只是游在城市的边缘,无奈之下认为只有农村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②他们看中家乡农业支持政策的较大力度,想通过农业经营获取较多的政策支持资金;

③他们认为自己的农业小规模生产经验,在其较大资金的支持下,完全可以实现较大规模经营成功;

④他们在外地就业创业时,发现了与农业相关的投资机会,便及时回乡,进行农业投资。

外出返乡从事农业规模经营失败的主要原因:

①他们对农业支持政策的理解明显过于理想,一方面,国家的资金与政策支持规模与他们自有的投资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他们想让国家当其投资成败的保险公司,是不切合实际的,这是不正确的判断。更何况,其惠农资金的获取与政策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成本或损耗,实际获取的利益与实际应得利益有相当差距。

②他们误判自己的经营能力:他们只是懂得一些农业生产技术,而规模较大的农业投资,更重要的是对管理技术的要求,而他们基本不懂得投资管理,至少他们不懂得农业一线生产管理的特殊性,比如:成本的预算、雇工的管理与组织、集中收获时产品的紧急处理、灾害性天气的应对措施、以及土地租赁、产品销售方面面临的社会问题,这些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都不是小规模经营户所能掌握的,而这些方面的不足,是造成规模经营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2)另一种农业规模经营者是投资农业之前基本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他们或者是从事工商业的人,或者各级政府公职人员,更多的是农业领域的技术干部,大学生村官等。这些人从事农业规模经营的优势是:

①他们掌握有较系统的农业生产理论知识,特别是农业技术干部,认为自已从事农业规模经营,正好可以发挥其技术优势,实现农业致富梦想。

②他们掌握有许多农业产业政策,或者拥有较多的农产品销售信息、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他们可以充分利用自已的身份优势,认为自已在土地流转、农资采购、产品销售过程中可以充分行使职权,可以更容易取得大宗土地,可以更容易地组织起劳动力,可以更容易获取国家政策支持。

③他们可以更容易地筹集大量资本,容易把生产规模快速扩大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资金优势。

这种投资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①这些人基本是完全的工商资本拥有者,他们对农业、农村了解得很少,但由于其控制的资金找不到理想的项目,于是轻易地认为农业项目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高收益项目,于是便在某些农村朋友的拍胸协助下上马了项目。他们不懂农业生产,人生地不熟的,于是,他们只能聘用农村中有一定影响力的当地人作为经理,而这种委托基本没有严格的协议,即使有规范的协议,对于一个农民、一个没有资产的人,约束力几乎为零,这种委托毫无保障,而农业生产周期很长,投资者又不能轻易停下一个投资项目:支付的土地租金不可能退回,搭好的大棚,拆除后基本没有价值了,建好的田间道路与水井更没法撤离。最后只能勉强支持,越陷越深,最后破产。

②农村投资环境不良,导致投资者的各种优势资源被农村人分割霸占:比如,投资者争取到了农业政策补贴,土地出租便把地租抬高,把本应由农业经营者享用的补贴变相占为已有;如果本季生产歉收,地租与工资一分少不了农民的,如果丰收了,取得了较大收益,农民会要求涨工资,甚至会哄抢、偷窍农产品,这种事在处理过程中,投资者基本得不到正当权益的维护。这是传统的仇富心理的支配造成的。

③农业技术干部的知识是系统的理论知识,在农村实际生产中却需要最直接的操作知识与技能,两者根本不是一回事,这种差距导致技术干部从事农业生产投资经营时得不到应有的优势,最终也是很难成功。

猜你喜欢

生产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