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探索
——以大理市喜州镇桃源自然村村庄规划为例

2019-02-20夏斯奇

新农民 2019年2期
关键词:洱海白族风貌

夏斯奇

(上海伊绘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随着旅游业与农村、农业的不断融合,村庄的旅游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成为了国内学者与城乡规划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议题。本人在大理市喜州镇桃源自然村村庄规划过程中,进行相关规划内容的梳理和分析,进而提出以乡村旅游为导向的村庄规划策略。

1 现状问题

在规划工作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分析总结了以下主要几点问题:

(1)空间格局方面:现状山水界面建设无序造成视线遮挡,田园风貌没有得到较好的展示。

(2)产业发展方面:由于缺乏对旅游产业科学分析和合理引导,导致桃源旅游市场出现无序化发展,外来投资商与村民争利现象突出。

(3)生态环境方面:由于缺乏对村庄合理有效的建设管理,存在对土地资源浪费及侵占洱海保护线现象。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改善,村民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相矛盾。

(4)基础设施方面 目前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是停车设施、公服设施质量、道路等设施仍有待完善。

(5)历史文化方面:白族物质空间环境与传统文化未能有效延续利用,民族文化特征淡化,未能彰显文化底蕴。

2 旅游发展思路分析

我们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周边区域资源的联动,提出以下旅游发展思路:

结合桃源村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精湛的白族民居建筑群,独特的海景客栈,浓郁的白族风情和文化,打造其成为大理以及大理-丽江发展轴上大的重要的旅游节点。桃源村位于丽江与大理区位的中间通过大丽公路的串联,可以带动桃源村的旅游发展;桃源村紧邻洱海,可以依托洱海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鲜明的文化特色,发展深度体验旅游。

3 旅游发展策略与规划探索

在规划过程中,以旅游发展为导向,首先针对发展目标、开发模式、运营模式,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再从区域与村庄层面进行规划,以达到区域、村庄、旅游线路、景点的有机合理规划,并提出适宜桃源村发展的的旅游发展机制。

(1)发展目标

突出生态休闲度假和传统民族文化主题,挖掘桃源村旅游特色优势,打造桃源村民族特色旅游村景区的品牌影响力,打造大理洱海海景休闲和民俗体验旅游度假的新亮点。

(2)开发模式

回归自然,观光休闲农业度假模式:针对乡村旅游消费的新特点,以富有特色的旅游内容接待实施满足游人需要。突出文化,民俗风情体验度假模式:围绕民族特点旅游村寨建设,完善配套旅游接待设施,构建桃源村旅游接待平台,以农家院落、民宿、农家客栈为单元实现统一经营管理,制定旅游线路,确定品牌旅游产品。打造民俗风情体验、美食、观景、民俗活动等。

(3)运营模式

多元合作,以合作社为主体的运营模式:以农村合作社为核心,农户在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基础上建 立的互助性经济组织。通过企业参与、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等方式,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从而促进乡村旅游长效发展。

4 村庄规划中的风貌提升措施探索

桃源村是苍山洱海边,最能体现白族建筑风貌以及民族风情的璀璨明珠。通过对现状建筑进行整治,提升桃源村的村庄整体风貌与乡村旅游形象。

在村庄规划中,提出以下三大类整治提升措施:

(1)保护修缮类建筑

对保护建筑及建筑环境要素所进行的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加固和保护性复原等。对部分建筑,在不改变外观特征的基础上,调整内部布局、完善配套设施。

(2)整治类建筑

建筑整治的重点是恢复其传统建筑风貌形式,对与白族风貌有冲突的新建筑建筑,改变立面外观,如加小青瓦屋面,更换建筑门窗等措施以与村庄风貌取得和谐。

(3)拆除类建筑

对与传统风貌及环境其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拆除。在拆除后需异地建设的,新建建筑物的外观必须与其周边环境和原村落风貌和谐共融。

5 总结

本文旅游发展导向出发,并以城乡规划学为主,通过大理市喜州镇桃源自然村村庄规划中的规划分析、旅游发展策略、风貌提升措施等重要部分进行探索分析,归纳出在桃源村规划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对今后工作中相关项目实践和研究提供更有效的借鉴和指导。

猜你喜欢

洱海白族风貌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洱海月下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洱海,好美
洱海太湖石
白族火把节:一天星斗下人间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爱上洱海,只需要这十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