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众智、聚群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三联”“三争”抓脱贫

2019-02-19赵志雄

新农民 2019年18期
关键词:红旗三联贫困户

杨 帆,赵志雄

(1.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6;2.曲靖市麒麟区茨营镇,云南 曲靖 655006)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全镇将有2个贫困村出列(吴官村委会、杨家村委会),105名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工作压力更大,是全力冲刺、攻坚拔寨、异常艰辛的一年。干部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务必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做好打硬仗、打苦仗的准备。

1 茨营镇贫困状况

茨营镇是国家级生态镇、是省级卫生镇,是2017年脱贫的省级贫困镇,也是麒麟区唯一的纯农业镇,全镇现有人口11464户40050人,有杨家村委会、吴官村委会、红土墙村委会3个贫困村,2018年红土墙村委会贫困出列,2019年计划杨家村委会,吴官村委会贫困村出列。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37户2207人,14年至18年脱贫490户1755人,保留户147户452人,2019年计划脱贫27户105人。

2 采取的主要措施

2.1 凝心聚力,党建引领有力量

(1)组织保障,明确责任落实有力

成立了镇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抽调业务精英专职负责扶贫工作。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工作来抓,镇党委书记、镇长亲自抓,明确党委副书记、一名副镇长具体抓,确保脱贫攻坚工作有坚强的人力保障。建立脱贫攻坚问责机制和人才选拔任用机制,确保干部作风优良、廉洁奉公、落实有力。

(2)正风肃纪,狠抓干部作风建设

严格按照改进工作作风要求,从“四风六纪”入手,健全制度。严格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制度,严格婚丧嫁娶报告制度,树牢“四种意识”实践“四种形态”,重点运用“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领导班子带头从考勤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方面做好表率,对出现违反作风纪律的行为露头就打,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2.2 聚集“三联”,解决脱贫攻坚组织化建设、实体化运营难题

(1)公司实体化运行

按照党委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及《公司法》规定,成立茨营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建立镇“党委+公司”服务平台,由镇长担任董事长,相关工作人员由镇扶贫办、财政所、农经站、农业综合站、劳保所等部门人员组成,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健全完善公司章程、业务流程、人事管理、内部财务管理等制度,承接区级扶贫开发公司具体经营项目,实现公司运行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村集体经济收入有提高,贫困户有分红。

(2)合作社规范化管理

抓住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有利契机,建立村(社区)“党组织+合作社”实施平台,由10个村(社区)党总支创办专业合作社,村(社区)负责人为合作社具体负责人,合作社与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按照“统一整合资金、统一动员入社、统一产业布局、统一经营管理、统一产品销售”的模式,由镇财政出资,为每个合作社注入20万元启动资金,确保专业合作社运行有保障,实现党组织和合作社联建联营。

(3)群众组织化参与

根据贫困群众在产业链和利益链上的个性需求,分类别分层次制定专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土地托管、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把党员、致富带头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聚集到专业合作社来,把贫困群众有序组织到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去,实现村(社区)所有贫困户100%入股专业合作社,促进群众稳定脱贫。

2.3 聚力“三争”,解决脱贫攻坚干部群众动力不强难题

(1)建强基层堡垒

开展“组织争红旗、干部争标兵”活动,通过“定目标亮任务、定项目谋措施、定责任考落实、评成效争红旗”的“三定一评”措施,以村为单位,争夺“五面红旗”(基层党建红旗、脱贫攻坚红旗、产业发展红旗、人居环境红旗、文明和谐红旗)和“红旗标兵”,践行“七个过硬”素质,打造特色基层党建,筑牢坚强红色堡垒。

(2)建设“绿币爱心超市”

开展“群众争积分”活动,茨营镇坚持“节俭、方便、易操作”的原则,按照“六化”(品牌化打造、一体化运转、特色化积分、信息化管理、常态化服务、时效化体现)运行模式,建成绿币爱心超市2个、10个网点和32个流动服务点。

(3)采用网格化管理

采取“五分包保责任积分制”,成立相应的五面红旗工作组,采用“定岗、定人、定责、评比”三评一定措施,确定固定职能岗、党员先锋岗、群众责任岗。

2.4 聚焦产业,解决贫困对象稳定增收难题

(1)“龙头”带动

通过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引进江苏华佳集团、香港乐颐、广东堂生、广东绿联、云南三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加工有规模、运行有效益的大型龙头企业,形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格局。通过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开展技术培训,进行规模收购,强化产业扶贫效果,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产业上建立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脱贫增收。

(2)“绿色”带领

通过为企业提高优质服务,增强进驻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打造万亩供港绿色蔬菜园区、两万亩绿色蚕桑园区、猕猴桃产业园区、富硒梨产业园区和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特色食用菌生产基地的“四区三基地”绿色产业体系。引进外销蔬菜种植企业6个,带动本土发展蔬菜企业2个,建成0.1万hm2外销蔬菜、333.33hm2山地蔬菜、666.67hm2加工型蔬菜及666.67hm2灯盏花生产种植基地,完成蔬菜产量1.44亿kg,产品主要销往“深广港澳”及沿海地区,实现产值3.2亿元,带动周边农户2600余户,为当地创造工资性收入4500万元。

(3)“品牌”带富

通过产品精美包装、电商平台销售、参加展销会等方式,提高了消费者认可度,提升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形成了以“茨营龙潭河”、“茨营河”为主的高原特色绿色蔬菜品牌,以“麒麟”牌为主的生态丝制品品牌。“绿壳”土鸡蛋、麻辣酱、海鲜菇等土特产品,富硒梨、“女博士”草莓、猕猴桃等特色水果,销量稳步提升,为企业、贫困户增加了收入。在团结村打造“巧媳妇”系列品牌,年销售丝织品、竹制品、刺绣等“巧媳妇”系列产品50余万元。带动36户贫困户100人到企业务工,实现户均增收2万余元,逐渐形成了“一个巧媳妇带领一家富,几个巧媳妇带动全村富”的格局。

3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基础设施薄弱

虽然借助扶贫项目开发和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的开展,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但少数村小组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群众发展需要。

(2)内生动力还不足

虽然经过思想教育和引导,大部分贫困户有较大改观,但还存在极少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部分村小组基础工作差,脱贫任务重,村组干部干事激情还需要进一步激发。

(3)产业发展不均衡

少数村小组由于地理原因,产业发展受限制,发展缓慢,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策,强化产业支撑。

4 下步工作建议

(1)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转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2)大力夯实基础工作

强化主体责任和担当意识,压实工作责任,对照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及时调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3)加快推进村庄整治

结合美丽农村建设、围绕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通过集中时间、集中人力开展工作,实现村容村貌和生态环境美化优化的目的。

(4)“五力”促发展、“四联”创双赢、“三强”助脱贫

“五力”促发展:“向心力”、“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号召力”;“四联”创双赢:“联网”、“联手”、“联创”、“联享”;“三强”助脱贫:“强产业”、“强创业”“强家业”。

猜你喜欢

红旗三联贫困户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浅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应用研究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