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审计技术前景展望

2019-02-19蒋文龙湘潭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镜像审计工作区块

◆蒋文龙/ 湘潭市审计局

区块链技术是比特币的底层支撑技术,不是一种单一的、具体的技术,而是一种融合计算机学、数学、网络学等多学科技术的集成技术模式。区块链技术是一项没有完成科学实验就提早进入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新技术,经历了从1.0 到2.0 再到3.0 三个发展阶段。正因为区块链技术还未被“临床验证”,就开始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场景,目前其容量、高频交易、共识算法拓展等问题,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越发凸显“瓶颈”制约。种种这些,都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实动力和前行方向。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审计,与审计融合,可以称为区块链审计技术。目前,区块链审计技术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与区块链技术一样,区块链审计技术也是各学科技术的集成应用模式,技术前进的基础依赖于其他各学科技术的创新发展。从这一点来看,当前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第五代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给区块链技术,也给区块链审计技术带来了发展的春天。所以,探讨区块链审计技术的发展前景,实际是探讨当前新兴技术在未来审计中的集成应用。

从核心特征和运行机理角度来看,区块链审计技术具体包括区块技术、组网技术、分布式技术、传输技术、共识技术、共享技术、计算技术、诚信技术、智能合约技术、安全技术等10 种类型。本文立足新兴技术在未来审计中的集成应用,试图对这10种区块链审计技术进行前瞻和展望。

一、区块技术前景展望

区块,即数据区块,相当于区块链审计网络系统“大厦”的“房间”。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区块相当于审计的标准数据表,由标准数据表组成数据库,一个审计节点可以有一个或几个数据库。区块是用来记录和存储数据的单元,目前的大数据审计数据标准表只是一个静态、直观、简单的记录表,只表述数字的简单意义。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将来的数据标准表不仅可以反映经过哈希散列递归关联分析比对的数据值,根据数据值还可以追溯还原数据值的计算产生路径(默克尔树)及相关计算逻辑、时间顺序等。但存储在标准表中的是最终数据计算值(哈希根),这样使得“轻数据标准表”“轻数据库”成为可能,可以大幅扩大数据区块和数据库的存储容量。重要的一点是,时间戳机制的引入,这使得数据标准表(区块)成了有“产品标签”(盖有时间邮戳)的计算产品,通过“产品标签”可以知道时间、地点、生产流程、计算逻辑、生产人员等详细信息,实际上是建立了区块链审计的各环节产品标签体系。

二、组网技术前景展望

区块链审计网络按照P2P 集中对等式结构组网,采取私有链兼联盟链形式。未来几年,最大的技术变化是5G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5G的超大宽带、超级容量、超快响应速度和超高传输速度,将大大增加区块链审计网络的存储容量、运行效率和反映速度,使得大规模的审计节点组网得以实现,区块链审计网络可以在更高层级、更大范围内实现覆盖,有利于推进审计全覆盖。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使得世界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区块链审计网络将来连接的不仅是数据,还包括由人、物、气象、环境、移动矢量等物理对象,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等之间的连结和信任,审计网络呈现的不再是枯燥、呆板、乏味的数据,而是万物互联的活生生的物理镜像(物理镜像是现实中物理对象的模拟)世界,审计进入“数据世界+物流镜像世界”新时代。

三、分布式技术前景展望

区块链审计网络是由分布在各审计现场审计组节点等组成的分布式结构网络。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入发展及金审三期工程的迅速推进,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或并行数据库技术未来应用到审计工作中将成为可能。分布式数据库或并行数据库使得原来集中存储于中心节点(审计机关数据中心)的数据信息,可以分布式存储在不同的审计节点,但整体上却是一个“数据中心”,数据信息可以在各审计组节点之间自由调用。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云存储技术,通过金审三期的现场审计作业云来实现,数据信息存储在数据中心提供的“云端”,而不是个人电脑终端,可以在“云端”开展审计作业,即N个审计作业云同时开展分布式审计或并行式审计,审计作业完成后,云端数据信息收回数据中心集中存储。

四、传输技术前景展望

目前的审计网络传输技术受制于容量、速率和反映速度,在大规模视频、音频、影像等传输中效率低下,将来5G 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等先进通信技术应用于区块链审计网络,将带来超大宽带、超级容量、超快响应速度和超高传输速度,使得大规模数据信息、图片、视频、音频、影像等的传输“自由行走,随心所欲”。同时,随着金审三期工程可以解决远程移动终端(手机)、远程电脑终端等的远程移动设备部署,加上5G、量子通信、可视化等先进通信技术的应用,审计现场与非现场、现场审计人员与数据分析中心和指挥平台等将实现远程实时连接,“连接如同见面”,审计现场无论设在哪里,审计人员无论走在哪里,都如同“面对面”,这将大幅提高审计的即时性、协同性和工作效率。

五、共识技术前景展望

共识技术引入到审计工作中主要是“投票”和“标准”的问题。“投票”即代表决策模式,将来的区块链审计模式,是一种网络“线上”模式,审计事项进行到某个程度,需要决策时,即同步开展网络投票,即时投票和决策,提高决策的即时性、现场感和科学性。“标准”本身就是共识模式,在区块链审计网络将来会积累丰富的标准数据、标准表、标准法规、标准数据疑点、标准问题、标准数据分析模块、标准文书、标准成果等,这些“标准件”将会丰富到无论审计人员做什么工作,都可以找到相应的标准格式,使得共识标准成为一种大众性标准、日常性标准,使审计工作成为一种“标准件”工作。这种标准如果上升为市级标准、省级标准、国家级标准,审计工作将成为“市标”“省标”“国标”工作,审计质量将得到标准控制,并随着国、省、市标准提高而同步提高。

六、共享技术前景展望

共享技术的原动力是激励,激励机制是共享技术的核心机制。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成果)证明机制是区块链审计共享技术的两个主要激励机制。将来由审计项目跟踪管理部门实现与审计现场的无缝连接跟踪,按照精细化指标,综合考量时间、距离、人员、环境及工作的数量、质量、难度、紧急程度等,按一定公式进行计算,给出现场审计工作量证明和审计成果证明,审计人员只有把自己的审计行为、努力和成果等,实时连接到审计项目跟踪管理部门,才能得到出具的工作量和权益初步证明,同时广播和公告出去,得到51%审计节点认可,才最终授予永久性工作量和权益证明。这种激励机制是共享的原动力,促使审计人员不断地去工作和创造成果,并广播与公告到各审计节点,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作量和权益证明。同时,最重要的进步是由于5G、物联网、远程访问、可视化、智能语音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远程共享、实时共享、“面对面”共享、多方共享、秒级响应共享等成为可能,这将大幅提高共享的容量、速率、规模、现场感、即时性和智能性等。

七、计算技术前景展望

算法是区块链的核心技术,算法水平越高,区块链的效率和产出就越高。提高算力是人类社会一直的追寻,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量子计算、虚拟计算、智能计算等新一代算法技术兴起,一旦引进应用到区块链审计中,算法技术、算力、计算速度、计算容量等将会呈几何级增长,审计的能力将大幅增强,将做到精准定性与定量,作出精准判断和评价。

结合审计工作的实际和对未来的展望,未来的区块链审计计算技术将朝着五个方面发展:一是关联算法更先进。数据与数据、表与表、库与库、镜像与镜像及数据与表、表与库、数据与镜像等之间将实现自由关联和比对。二是数据计算能力更强。各种数据、信息、镜像等之间的关联分析比对能力更强,能实现个体、局部、整体、先后、纵横等随意关联分析比对,能借助高等数学、物理、化学等高级别计算函数和公式,设计更为复杂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模型实现更高级别的计算。三是可视化计算推广应用。利用可视化技术,将数据以表格、图形、图像等各种直观立体的形式开展计算分析,能使计算变得形象生动和充满趣味性,提高计算技术的吸引力和效率效果。如英国等西方国家正大力推广可视化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的效率和质量。四是云计算技术逐步应用。随着金审三期现场审计作业云的部署,云端存储、云端计算得以实现,现场审计分析计算在云端开展,审计计算的算力、容量等大幅提升。五是虚拟计算技术出现。物联网物理镜像的引入,将通过镜像世界反映审计对象及周边环境的各种业务活动和相关条件,通过虚拟镜像技术,呈现过去和现在的镜像场景,推演各种可能向前的镜像场景,从而预测事务的未来发展。虚拟计算更像是一种未来发展场景的实验,将带来计算范式的革命性变化。六是智能计算技术兴起。把成熟的计算方式、路径和模型,编写成自动化计算程序,从而实现简单触发条件的自动程序计算,这将成为未来计算的“主力”。

八、诚信技术前景展望

区块链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共识诚信和不可篡改诚信两个方面。共识诚信指的是区块链网络中的验证、决策等,是由51%以上节点共同投票确定的,这种“投票结果”不管是对区块链网络内部还是对外部都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将来,随着区块链审计系统共识标准(如标准数据、标准表等)体系的丰富和细化、数据信息的充分透明共享、网络决策的即时同步等,区块链审计网络的决策等共识工作将更加标准化、精细化、透明化和民主化,公信力将越来越强。不可篡改诚信源于区块链的时间戳机制,引入到审计工作中,指的是金审三期的审计行为日志系统。日志系统将记录区块链审计网络的一举一动,每一个数据、表格、疑点、问题、审计结论等,都将标识时间、人员、地点、形成路径和逻辑等详细信息,可追溯和查验,如同农产品的“产地到餐桌追溯系统”,记录了采集原始数据到审计结论的全过程,每一个“实体产品”都用标签进行标识,实际上是构建了一套审计产品标签体系和追溯体系,使得每一个审计产品都可永久查验和追溯,确保审计产品的质量和信任度。

九、智能合约技术前景展望

智能合约是同步部署在区块链审计网络的一种智能化执行程序,智能合约的引入实际是智能化审计或智慧审计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引入,会使得审计数据信息验证、身份认证、审计行为与路径、审计方式方法、审计计算分析等都编写成智能合约。智能合约将逐步替代审计人员的劳动,常规性审计工作将来都会交给智能合约去执行。未来审计水平的高低,实际是智能合约水平的高低,即智能化计算、分析、管理、执行等模块的数量和先进性,智能合约数量越丰富,执行能力越先进,意味着审计的智能化或智慧化水平越高。审计人员将退出常规性审计工作,主要任务是将审计工作变成标准化、公式化、程序化,简称“三化”工作,这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主要任务是将不规则、不标准的审计事务变成标准化、公式化的审计事务,再编写成智能化程序,生产出更多的“智能合约”。随着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一种可以代替审计人员和智能合约工作的新创造——智能审计机器人将会在未来出现,智能审计机器人通过封装AI 芯片、传感器、雷达、摄像头、智能音箱等新一代技术产品,其能力可能达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审计人员。常规性审计工作、智能合约的执行操作,尤其是复杂、艰难、疲劳的现场审计调查工作,将交给智能审计机器人去完成,审计将进入机器人审计时代。

十、安全技术前景展望

区块链是建立在密码学基础上的一门新技术,高安全性是其重要特征。未来,随着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安全将是一种常态,数据信息验证、身份认证、权限验证、传输验证等将由智能合约自动化执行,审计进入自动化执行的智能安全时代。同时,指纹识别、语音识别、指静脉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等先进的生物识别技术将应用到区块链审计中,一些密码学方式逐步被生物识别技术取代,审计进入到生物识别安全时代,安全性大大提高。此时,审计工作的安全技术和防护,由于技术水平的大幅提高,审计机构和人员本身已无法承担,将交给专业的网络安全技术公司、生物识别技术公司等去实施及进行动态升级,这实际上是一种安全服务外包时代。

总之,区块链审计技术实质是一种开放包容、主动融合、集采众长的包容性、集成性技术模式。其对于审计发展有两层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是可以无限接纳、融合、集成第四代、第五代……第N 代新技术,使审计技术在吸收与集成中与时俱进,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的前沿;二是对于审计监督者来讲,“打铁还需自身硬”“先当学生,后当先生”,审计只有始终向经济社会学习、向新技术学习,借鉴吸收再创新,才不会在新技术迭代更新迅猛大潮中丧失监督资格和监督能力,才不会出现技术恐慌,才能担负好国家审计监督的重任,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猜你喜欢

镜像审计工作区块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区块链:一个改变未来的幽灵
镜像
区块链:主要角色和衍生应用
镜像
区块链将给媒体业带来什么
区块链+媒体业的N种可能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