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绵阳2019年春节后就业形势分析报告

2019-02-19杨万东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3期
关键词:绵阳市形势劳动力

杨万东

经过综合分析研判,绵阳市节后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总量持平运行,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就业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9年春节后,绵阳市就业局采取抽样调查的形式,选择部分企业以及三台县的2个劳务输出明显的行政村进行了调查,并结合“春风行动”系列招聘会成效,认真分析研判节后就业形势并提出相应对策。

就业整体形势延续稳定向好

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看,无明显变化。截至2月19日,全市各县(市、区)、园区已陆续举办招聘会25场,1000余家企业参加招聘并提供岗位近6万个,企业数和岗位数同比基本持平;平均工资和工时情况基本持平;普工、酒店服务员等个别岗位薪资略有上升。

从企业生产经营及用工情况看,向好面不变。企业总体经营情况较好,规模企业复工率达7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员工返岗率较高,无明显流失现象。

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看,仍持续扩大。三台县鲁班镇长寨村和建设镇建国村劳动力1706人,占总人口的49.5%。节前外出务工人员1343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8.7%;节后打算外出务工140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2%,增加3.3个百分点。外出务工仍以省外为主,占比56.5%,其中回原企业(单位)工作达71.5%。

稳就业面临的形势和风险

一是经济运行影响就业增长和稳定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或将持续,同时,国内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对绵阳的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也将带来一定影响。二是企业运行成本依旧偏高,经济性裁员可能性增长。特别是原材料、用工、能源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企业的赢利能力和发展空间,有可能导致企业减少用工。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缺工与“招工难”并存。一部分劳动者积累了一定财富,就业意愿不强;高端人才引进难,引进的人才留不住;本地高校对产业人才需求支撑不足;产城融合水平不高;企业盈利空间不断压缩,提高薪资待遇的空间不断减少。四是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加大了技术替代而形成的失业风险。当人工成本与智能设备的比较效益平衡达到临界值,企业使用智能生产线的意愿更加强烈,增加了现有员工的失业风险。五是农村劳动力参与就业的意愿降低,转移就业压力较大。部分失地农民、大龄劳动力等群体的劳动参与意愿不高,待就业、慢就业现象增加,外出务工趋势进一步放缓,转移就业压力较大。

就业形势展望及稳就业对策建议

一是就业创业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岁末年初,绵阳市出台了《加强农民工服务保障三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加之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双创”升级版等“组合拳”,有利于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创业,特别是建设中国科技城和四川经济副中心将吸引更多在外务工人员回绵就业创业。

二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绵阳市服务业已进入迅速提升期,服务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吸纳就业的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稳步上升。

三是积极兑现相关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的有关政策,加大奖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执行“三个清单”等常态化服务企业办法措施,“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解决企业困难问题,为稳增长稳就业保驾护航。

四是拓宽渠道加强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质量。着力破解培训需求矛盾,统筹培训资源,开发适合农民工务工需求和符合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培训工种,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专业型转变,提升就业质量。

五是鼓励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改善工作环境。鼓励企业在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同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增强企业认同感,激励激发员工潜能。

六是引导劳动者改变观念,做好职业规划。多措并举引导劳动者改变就业观念,根据自身情况,按需择业、因技选岗、凭能拿薪,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加强普法教育,养成法律意识,遵守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遵守劳动合同,增强契约精神。

猜你喜欢

绵阳市形势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绵阳市多措并举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绵阳市青少年宫作品
绵阳市网络作家协会成立
绵阳市图书馆孙桐生自藏《绣像石头记红楼梦》初探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