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传统手工艺在自媒体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2019-02-18王禹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自媒体

王禹

摘 要: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个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不但为其打开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更重要的是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空间和生存形态。如何思考自媒体对传统手工艺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移动互联网时代;自媒体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校级科学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7XYB08)。

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就目前而言,我们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没有从根本上化解这些宝贵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尤其对于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人来说,由于受到现代工业巨大的冲击,使得传统手工艺传承普遍面临着断层的危险。

1 传统手工艺传承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对于传统手工艺而言,传承,就是最好的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模式主要还是延续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等古老的方式。而目前很多传统手工艺人就面临“子不愿承父业”、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绝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人都是民间匠人,他们依靠干“手艺活”的方式维持生存,延续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就意味着他们必须高度依赖于市场。究其原因,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手工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可以说是处于社会的底层,徒弟拜师学艺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学一门手艺,养家糊口。由于长期不受社会主流阶层的重视,大部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只能依靠“师傅带徒弟”的形式,特别依赖于经验传授,无法形成规范化的教学体系。传承人在学成出师以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学徒工”的过程,既是学徒,也是小工,收入普遍比较微薄。也就是说,一般条件比较好的人,是不愿意去学习这些传统技艺的。这是传統手工艺在传承方面原本就存在的先天性问题。到了现代,这一先天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改善,反而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进一步恶化。由于大量传统手工艺品的实用性很强,匠人们的主要产品是日常生活用品,而这些手工艺品在现代化的浪潮下绝大部分功能已经被现代工业产品所取代,因此传统手工艺品受到极大的冲击。大部分手工艺人的产品已经逐渐失去了实用性,除少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可以作为工艺美术品销售以外,更多的手工艺产品已经失去了市场,因此,养家糊口的基本需求都已无法满足,进一步导致很多手工艺人面临“后继无人”的问题。

2 传统手工艺与自媒体融合现状

得益于移动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快速步入“自媒体时代”,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自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不胜枚举,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我们欣喜地看到,部分传统手工艺人敏锐察觉到了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商机,主动拥抱自媒体,并积极投入其中。然而,大部分手工艺人在使用自媒体平台时,只是简单的将其理解为一种营销渠道,而并没有真正深入地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运用自媒体的营销模式主要表现为通过“微博”、“朋友圈”、“抖音”等平台发布手工艺产品的宣传性图文或短视频,从而达到提高销量的目的,甚至直接通过这些自媒体平台进行交易活动。从这一点来看,自媒体仅仅只是传统销售渠道的一种拓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销售工艺品获取利润的生存模式,对于一些工业替代性较强的手工艺品而言,这种借助自媒体销售的方式对其销售额的提升十分有限。而另一种创新传承与发展的方式则表现为彻底转变了“通过销售工艺品获取利润”的思维方式,转而以“展示或表演传统手工艺从而获取流量并将流量变现”的思路进行创新发展。其中较为成功的案例如被网友称为“手工耿”的河北手工艺人耿帅,其通过自媒体平台销售手工铁制品并非主要利润来源,而是通过创作“最无用的铁制品”作为噱头赚取流量,最终通过自媒体平台将流量变现,并形成了基于“网红效应”的粉丝经济模式。无论是以自媒体作为营销渠道,还是彻底转型为依托自媒体平台的流量变现模式,抑或是二者相结合,这些都属于传统手工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传承与发展,对于更多的传统手工艺传承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3 传统手工艺在自媒体时代创新发展的意义

在我们国家,目前自上而下都基本形成了一种共识,那就是要保护、传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传统手工艺,政府及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然而,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的本源是来自于市场,尤其是传统手工艺品,如果不能使之回归商品的属性,仅依靠“行政式”的保护,只能解决现阶段这一代的传承人保护问题,而无法解决下一代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例如,目前依靠各级政府建立的各种“传习馆”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更多的沦为“表演馆”和“展览馆”。并且,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手工艺传承人的创造力,仅仅依赖政府进行保护,其投资与效益之比并不理想。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传承的载体是人。古人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就是说,对这些遗产的保护,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它们能够在当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但要为其输血,更要助其造血,使之形成适应这个时代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对人才产生吸引力,才能真正做到“后继有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自媒体时代正是一股有着强劲助力的“东风”,充分利用自媒体,需要手工艺人们转变观念、大胆创新,才能够使传统手工艺迸发出全新的生命力,真正完成传统手工艺的“自我救赎”,从而以新的形式在当代进行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亮,郝云华.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新生代传承人“回逆再构”式培养研[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1):6-70.

[2]董英.文化礼堂:非遗传承传播的新载体[J].大众文艺,2016,(8):5-6.

[3]巴桑吉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其对策[J].商业时代,2009,(31):126-127.

[4]杨雨佳.非遗文化生态空间的特征及保护[J].榆林学院学报,2014,(24):60-62.

[5]郑央凡,沈智毅.高校如何来传承地方非遗文化--以瓯塑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93-96.

[6]许元.国家非遗东阳木雕文化的教育传承及路径[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16,(1):47-51.

[7]高原.非遗文化下的产品设计路径分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1):64-67.

猜你喜欢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手工艺自媒体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民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牌化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