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法治思维,依法共建良好师生关系

2019-02-18殷彩桥杨朝晖谭家武张继乔王晶晶徐峰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治校依法师生关系

殷彩桥 杨朝晖 谭家武 张继乔 王晶晶 徐峰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一项重大国策,依法照章治校在未来注定必然会成为依法治国的大趋势要求。高校师生要培植培育并养成法治思维理念,提高法治思维能力,要崇尚法重视治思维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实践运用,依法制定并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依法共建良好师生关系。

关键词:法治思维;师生关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决议,要崇尚法治在国家和社会的统辖管理中的重大作用,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体制框架,是依法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保证。十九大以后,依法治国是一项重大国策,依法照章治校在未来注定必然会成为依法治国的大趋势要求。高校是以教员和学子为主体,展开教育、教学和科研,提拔培育和教育造就祖国需要的合格人才的阵地。学生受学校管理,学校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和有约束力的目标,学生务必遵照服从管制约束的义务。大学生是高校服务的对象。在教学指导教授过程中,教师和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为同学提供服务的职能。学生有权享受教育,获得合理的教育指导教学资源。作为大学最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在学校的安全与稳定,与其成长发展相关。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层面的规定,建立依法教师高校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督促鼓励,鞭策推进了依法治校是相当紧要的。 如何提升高校师生运用法治思维,建立良好高校师生关系?我以为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高校师生要自觉培养并且养成法治思维理念

法治思维的概念解释主要是指运用法治的理念和原则、精神和逻辑对所面临的现实的问题进行分析的思想认识活动或思想认识过程,着眼于思想念头。法治方式主要是强调采取的措施和行为要符合现有法规法律的规定性,着眼于举止行动和施行践诺。高校担任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艰巨任务,也是目前为我国输送建设人才的重要场所。高校老师要对自己所培养的学生负责,有责任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爱情观和价值观,只有积极主动、踊跃的将法治思维观念植入到高校的平时的管理活动当中,我们的教员和学子在校的正当权益才不会受损。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跟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陆续普及,高校与同学之间各式司法问题的案件越来越频发,越来越多,高校败诉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因此引入更加规范的法制化轨道,从而避免因法制依据的缺失给高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惑,从而制止避免学生出现“校闹”等不良事故爆发。 作为高校的各级各类师生在工作学习中,要通过各种途径,研习培植并领悟通晓法治思维观念,明晰懂得为何用,怎么用,养成依法依规履职办事的习惯,遇到现实问题时自己要想到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程序,让法治思维成为法子自己内心的自发的一种心理需要,在遭遇权力与权利、权限和权益冲突、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冲突时,要主动使用正当程序解决问题,减少师生对抗。

2 高校师生要自觉培养并提升法治思维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公民法制意识的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状告并且起诉学校的纠纷激起了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如何避免师生的纠纷产生成为目前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需要老师和学

生双方都努力不断完善学法制度,健全建立学法的长效机制。每位师生要积极参加学校、学院以及党委和团委等各级部门组织的法制法律知识讲座和专题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学习。在内容上,不仅要学习宪法、通用法律及学校履行职责的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还要看重法律法令的纲领原则、法治精神等思维能力的研习培植。

3 高校师生要自觉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在教学管理活动中依法制定并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拟定以及颁发,宣告标记我国高等教育步入法治时代是中国华夏的第一部教育法令。1982年重新修订的《宪法》明确规定指出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准绳原则。2003年7月《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向教育界揭晓宣告,阐发讲明了学校、教员和同学等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指出遵章保护教员和学生弟子的正当权益。随后颁布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国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国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师资格条例》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地指明了依法治校的法律依据和基本准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工作中首先要保证服从以上的上位法,如在与宪法、教育法等上位法基本原则保持一致基础上制定学校工作中的各项规章制度规定,不能违背超越法律的界限规定,在工作学习中应该自觉依法遵循各项规章制度与工作程序。

4 高校师生要全方位学习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定,依法共建良好师生关系

在面对各种师生矛盾纠纷多发频发的现实中,特别是在学生各种诉求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时,更应注意全方位学习运用法治手段,做到有效化解高校师生矛盾纠纷,妥善协调高校师生利益关系,不断鞭策、督促并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依法认识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某些习惯和办法,更不是个人和上级领导者法律之外的暗示指示,看法和意志等,按法律程序规定的工作方式处理好学生个体问题,确保解决办法和处理结果经得起实践检验,在法治成为治国理政基本方式的大背景下,必须切实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师生关系出现矛盾纠纷问题时,不要做法盲,不要感情用事,要树立讲法理讲证据,让程序和流程合法化,更好地保护构建法治育人环境,进一步建立并促进融洽、祥和、协调、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不管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是留学生,都要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行为,要研习遵从《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规定。不打架、不拉帮结派,做文明大学生,不做有害同学和校方及国家的事情,认真踏实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本领,做符合国家要求的合格人才。在学生科研及论文写作方面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习遵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不论助教、讲师还是教授,任何级别的指导导师都要恪守科研论文的审核规章,定要把好学术关,夯实坚守和恪守学术诚信和道德、维护完善学术尊严。

5 要建立健全依法履职的考核评价机制

滥权应担责、有权就有责、侵权要赔偿,要制定通过鼓励奖励和评优评查等合法的激勵管理机制和措施,深化责任和担当并行不可分割的意识,对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教员和学 子,要严肃劝诫,必要时追查行政责任;对待那些已经形成违法犯罪的,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要依法追究事主刑事责任。

6 要把握多种思维方式的合理运用

正确处理好政治思维、道德思维、经济思维与法治思维的相互关系,使计划决议既正当合法合规、又入情入理。有些教师由自己的法制观念淡薄,对那些差等生和后进生或偶尔犯错的学生,采用态度简单粗暴,歧视或侮辱学生人格,造成学生伤亡事故的实例给人震撼,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以上行为显然已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甚至是一种犯罪行为,严重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信心和希望,违抗了素质教育应有的宗旨方向,尊重爱护同学人格,是每个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焦点,是重中之重也是创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是师生情感疏通的桥梁,切忌动辄当众嘲讽挖苦批评和颐指气使,深入走进到学生中间去,周密全面剖析理解和包容宽恕学生内心深处的思维方式和奇特出格行为,赢得学生对你的信任,如此才能有利于建设和睦的师生关系。

总之,作为高校师生,在教学管理活动中要提高法治思维理念,重视法治思维的实践运用,依法共建良好师生关系,创办融洽、太平和安好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戴忠祥、郑全新主编,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2017年6月第1版.

[2]李太平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长江出版社,2017年6月第1版.

[3]潘晓良、郑莹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江出版社,2017年6月第2版.

[4]陈楚庭,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6)

[5]陈金钊,对“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诠释[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2)

[6]冷余生,谢飞厚主编,高等教育学[M].长江出版社,2017年6月第1版.

[7]陈芳妹,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3).

猜你喜欢

治校依法师生关系
依法保护生态环境要坚持“抓小打早”
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当好参谋助手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依法履职尽责 献计振兴发展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刘伯承治校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