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2019-02-18余艳娜李卓芳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学科服务图书馆音乐

余艳娜 李卓芳

摘 要:本文通过对15所含音乐专业的艺术高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针对音乐专业所提供的图书馆学科服务方面不仅缺乏特色且专业学科服务程次较低。通过分析音乐专业学科服务与其他学科服务的不同,提出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在音乐专业学科团队建设策略,以期能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科服务;图书馆;音乐;艺术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艺术院校图书馆对音乐类专业多元化服务的研究”(项目编号:QN201409)。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正在趋向个性化、专业化、主动化的学科服务模式转变。因此,学科馆员应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自身学科与特点并对其进行梳理归类,有针对性地调整学科服务方式,以提高学科服务质量。

1 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现状调查

高校图书馆网站是服务读者的重要窗口,反映图书馆服务的服务内容。2019年,通过网站调查法对各大音乐院校和艺术院校等15所,含音乐专业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相关学科服务信息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仅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和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有学科导航服务;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三所高校网站设置有学科服务;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四所高校设有学科馆员服务。参考如下表:

在图书馆网站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进行文献调查,以“图书馆”+“艺术”/“音乐”+“学科服务”进行检索,以“图书馆音乐学科服务”为主题的文献仅有一篇《音乐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基础与策略》;以“图书馆艺术学科服务”为主题的有14篇,共计15篇论文文献。由此可见,我国学者对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相关研究甚少,学科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图书馆没有设置专门的学科服务、学科馆员服务、学科导航服务等深层次的、嵌入式的学科服务,缺乏预测、推荐、跟踪和评价,呈现科研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随着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改变,学科服务模式正向专业化、个性化、主动化的学科服务模式转变,因此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学科服务建设,有效调整学科服务模式从而提高学科服务质量。

2 音乐专业学科服务与其他学科服务的区别

2.1 科研成果的表现形式与评价方式不同

虽然论文和著作仍然是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但科研成果中有很多以音乐创作作品为主的艺术创作成果,教育部有着明确规定,要求对其的主观评价必须由学科专家来进行,即以同行评价和科研成果影响力评价为主。这也就是说很难将常用的文献计量学指标和知识图谱技术等机械的方法应用到对其的评价中去。围绕着音乐作品的创作和表演所实施的学科服务肯定有所不同,例如,研究前沿、热点论文和网络地图等,这样的学科服务对音乐艺术类就不太适合,而英国《留声机》(GRAMOPHONE)以及国际性演出、赛事、公开课等,专业学科馆员应该对这些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2 音乐专业学科资源载体形式丰富

尽管大部分学科都比较依赖书籍这一主要资源,但在利用方式和依赖程度方面,不同学科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文学、医学学科,它的数字资源在提供检索字段上最为突出,特点是文献各个层面都被题名、全文所覆盖,这大大推动了查准率和查全率的提高。但音乐专业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双重特点,其乐谱类资源,全文字段是不可能存在的,资源类别划分模糊,没有统一的学科标准。从实际情况上看,大多数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单一,缺乏特色性、互动性、实践性等深层次、嵌入式的学科服务。为了实现学科服务的专业性,必须对资源载体作清楚的区分、归类和储藏,并调动学科馆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学科馆员全面素质的培养。

2.3 教学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科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教学形式的不同而发生改变。例如:文科和理科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在教学和课题环节中更多的是对文献资源进行跟踪、预测和评价以及检索和利用,通常情况下都是从文献层次出发的。而音乐类专业中占据教学的主要是表演与创作,这是实践性强且感性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学习基本乐科、表演艺术、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等人文背景,涉及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这个时候文理学科的服务形式自然不适用,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学科馆员不仅需要具备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知识,更需要有丰富的音乐学科背景知识。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很多图书馆学科服务只停留在文献检索、新生培训、馆员联络等基础性服务的层面,并未深入性、嵌入式的跟踪研究,缺乏学科交叉的专业知识和服务。

3 艺术院校图书馆音乐专业学科团队建设

3.1 建立完善的专业学科服务制度

艺术高校图书馆一直被定位为学校的教辅部门,长期未能得到学校重视,导致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与设施设备有限,从而阻碍了学科服务的发展。另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未建全科学合理的学科馆员绩效和考核制度,对学科馆员绩效考核标准的定义模糊,无法体现学科馆员的价值从而无法高效的调动学科馆员在服务工作的积极性。艺术类学科服务应以学校、院系、图书馆三个层面为基础,建立相联系的学科服务制度,从而为图书馆学科服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性保障。

3.2 以文献资源为基础的专业学科服务

音乐专业文献以书籍谱例、音像资料、作品分析等为主,很多时候都需要相同主题但版本不同的乐谱文献和音像资料。学科馆员要提供与文献资源相关,且针对实际教学研究的资源分析和检索方面的服务。除了对学术前沿的分析,此类学科服务还需要提供更深层面上的旋律检索和谱例分析等。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类专业学科的文献资料、音像资料繁多且珍贵,由于音乐类专业较为特殊,学科馆员应该将精度较高的音视频文献,开放性资源纳入重点保护资料,除了要提供音频资料网络资源服务,还应该认识到在音频资源在自建资源中的重要性。

3.3 以现代化技术为保障为读者提供科学化服务

学科馆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科服务的质量。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学科馆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專业的知识、学术修养与图书情报学技能的能力。首先,专业学科馆员既要在专业领域上与科研人员、学者、教师平等沟通的能力,又要具有图书情报学知识的信息素养和服务水平。其次,学科馆员必须熟练地掌握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和方法进行网络的获取、发布、存贮和传递信息,以确保为读者所提供的学科化、深层次、嵌入式的专业学科服务。

3.4 以读者为中心为确保学科服务达到读者真需求

学科馆员应加强与各院系的教师密切的沟通和联络,以深入了解学科教学的发展和需要,在联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研究各专业、各学科师生对信息的需求规律,制定出适合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策略与服务内容,使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产生持久的关注度。学科馆员应积极寻求各院系科研人员、学校科研单位的支持,以部门联合的形式,全面而深入地嵌入到各级科研项目中,努力提供研究人员在整个科研过程中的信息需求,提高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在科研的过程中,学科馆员努力加入科研研究当中,使自己成为中坚力量和合作伙伴。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学科之间在教学模式、科研模式、学术成果表现形式、知识传播渠道和学术交流形式上有所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学科在学科服务方式上的不同。总而言之,针对不同学科要遵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此构建一个好的学科服务模式,为学科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芙蓉.“双一流”背景下艺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4):67-69.

[2]曹进军.基于MMS的艺术专业学科服务实践模式探索——以音乐专业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7(06):25-29.

[3]暴文慧,李萍,徐媛媛,连朝曦.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互动合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35(07):35-37.

猜你喜欢

学科服务图书馆音乐
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