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理论下上海博物馆文本的英译研究

2019-02-18陈兴

卷宗 2019年34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摘 要:博物馆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示了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肩负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与外国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参观中国博物馆,这对博物馆文本的翻译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上海博物馆文本为例,对博物馆文本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翻译技巧,使外国游客能够更准确了解文物,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功能对等;翻译策略;上海博物馆文本

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到中国旅行的外国游客与日俱增,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渴求也日益高涨。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藏品丰富,质量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因此,博物馆文本的英译成了必不可少的需求,在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的文本英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还包含了文化的传递。本文对上海博物馆文本进行研究,总结翻译策略,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文本英译在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2 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奈达是西方翻译理论派的代表人物,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一点,他将功能对等定义为“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应该仅仅关注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应该关注语义、风格、文体上的对等,使得从译文传达出来的信息中,既要有表层词汇信息也要有深层次的文化信息,并且要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话语”使源语言读者和目标语言读者获得同样的感受(李文革,2004:114-116)。在翻译博物馆文本时,也要考虑读者的感受,使游客感受到文物的魅力。

3 博物馆文本英译存在的问题

上海博物馆的英译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从语言和文化这两个层面对其进行分析。语言层面包括用词不统一和语法错误。文化层面包括省略重要信息,缺少背景信息和翻译不恰当。

3.1 语言层面

3.1.1 用词不统一

上海博物馆的文本翻译还有用词不统一的现象,会用不同的译名来翻译文物名称。这样会误导外国读者,使得读者认为两者有差别。译文用词不统一,在文化的传播中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例1:

1)原文:花卉图册

译文:Flowers, album

2)原文:梅花竹石图册

译文:Flowers and Plants, album leaves

在翻译“图册”一词时,出现了两个译文,分别为“album”和“album leaves”,这会使读者去思考两者之间的差别,会给读者带来误解,提高读者的阅读难度。在翻译时,尽量统一译文,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3.1.2 语法错误

英语为形合,汉语为意合,在翻译的过程中,容易忽视英汉语之间的差别,导致语法错误。在上海博物馆的文本翻译中,有些翻译文本出现了语法错误,比如以下这个例子的时态错误。

例2:

原文:唐代是雕塑艺术的高峰期,无论是佛教造像、陵墓雕刻的俑像的塑造,皆以写实为基础……

译文:The ensuing Tang dynasty (AD, 618-907) was the classic period of Chinese sculpture. A strong realistic element appears not only in Buddhist sculpture but also in……

根據原文,译文当中的“appears”发生在过去,应该采用过去时态,改为“appeared”。由于汉语没有时态变化,所以在翻译时容易忽略这一点。翻译博物馆文本在文化传播中作用较大,翻译文本出现语法错误会对中国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2 文化层面

由于博物馆文本包含丰富的文化信息,翻译该文本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出去。所以,英译时要注意背景信息的传达,让读者真正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在上海博物馆的文本翻译中存在某些问题,使得难以读懂文本,其中包括缺少注释和省略重要信息,这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读者难以读懂这些文本。

3.2.1 省略重要信息

在博物馆文本的翻译中,信息准确非常重要,而在上海博物馆的翻译文本中,省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会增加外国游客理解文本的难度,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例3

原文:灰陶骆驼

隋公元581-618

译文:Grey Pottery Camel

Sui, A.D.581-618

在上例中,“隋”直接翻译成了“Sui”,中国人很清楚“隋”是一个朝代,而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可能会将其误解为人名。所以在翻译时,要把“隋”译成“Sui dynasty”,避免误解,使译文更好地传达文化信息。

3.2.2 缺少背景信息

由于博物馆文本中经常省略中国游客了解的背景知识,而大多外国游客却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够,因此,译者在博物馆文本翻译时,要当添加外国游客不了解的文化背景知识,使得文本更易读懂,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介绍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作用。

例4

原文:其後诸如清初四高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等,乃至晚清、近代三百馀年的画坛,大都在其理论辐射下而成就,形成了一个群体性的文人画创作高潮。

译文:Dongs theory profoundly impacted and nurtured his followers such as the early Qing Four Monks, the Four Wangs, Wu Li and Yun Shouping, Jinling School, Xinan School, and cultivated literati painting to reach its peak in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上例介绍了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其中包含了很多文化信息,比如“四高僧、四王吴恽、金陵画派、新安画派”。如果没有背景介绍,大部分读者都不了解这些文化信息,于是也很难真正了解董其昌的成就。所以在翻译时,可以在用括号解释文化信息,或者在文末用脚注来添加背景信息。

3.2.3 翻译不恰当

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博物馆文本多文采斐然,四字词语较多,当中蕴含着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翻译这些词语的时候,如果直译无法传达出其中的文化信息,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避免不恰当的翻译。

例5

原文:在中国古代,书信被喻为“锦鲤”、“飞鸿”、“青鸟”、“彩云”。书札,就是亲笔写的信札,它是人们互通消息的工具,也是承载一切美好感情的使者。

译文:In ancient China, letters were compared to koi fish, wild goose, messenger bird, and cloud. Letters wer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They traveled miles and miles, carrying peoples worries, longings, and best wishes to their beloved ones in remote places.

在上例中,直接将“锦鲤”、“飞鸿”、“青鸟”、“彩云”译为了“koi fish, wild goose, messenger bird, and cloud”。“锦鲤”、“飞鸿”、“青鸟”、“彩云”这些词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这样的翻译很难传达其中的文化内涵。并且,“goose”在英文中的引申含义是“傻瓜”和“笨蛋”的意思,把“飞鸿”直接翻译为“wild goose”是不恰当的,源语言读者和译语语言读者不可能取得相同的感受。

4 翻译策略

上海博物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随着外国游客的不断增多,馆内英文译文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而这种对外宣传的文本“其目的是吸引更多海外游客,译介上强调可读性,以求信息接受的最大效应,但又有其特殊性”(曾丽沙,2005:19)。博物馆陈列物品意蕴丰富,许多文化概念对于今天的外国读者来说很陌生,所以译文必须具备可读性,单纯的翻译很难传达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译者要考虑译语读者的感受,巧妙地运用翻译策略,使目的语读者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最大信息量,最大程度上达到功能的对等。笔者分析之后,将翻译博物馆文本的策略归纳为以下3种。

4.1 音译加注法

博物馆文本包含很多文化术语,由于文化差异,源语的词语在译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说法,于是便出现了词汇空缺现象。在翻译文物名称时,处理词汇空缺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音译加注释”(陈曦,2012:161-163)。该策略用汉语读音加上适当的解释,来传达文物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从而达到翻译目的,使读者了解文化内涵,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部分文物名称的英译,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如下例:

例6

1)山奢虎簠

Shan She Hu Fu (food vessel)

2)师寰簋

Shi Huai Gui (food vessel)

3)家爵

Jia Jue (wine vessel)

4)小臣單觯

Xiao Chen Shan Zhi (wine vessel)

在上例中,都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部分器物的名称由生僻字构成,富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外国读者很难了解这些文物。因此在翻译中采用音译加注的方法,用拼音加括号补充这些文物的用途,在“Shan She Hu Fu”和“Shi Huai Gui”后面补充“food vessel”,在“Jia Jue”和“Xiao Chen Shan Zhi”补充“wine vessel”,让目的语读者知道这是食器和酒器,更好得达到功能对等。这样的译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翻译过程中文化元素的弱化和流失”(朱安博、杨艺,2017:30),帮助目的语读者通过该文物的汉语发音和注释了解文物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用途,更好地了解文物,传播中华文化。

4.2 省译

博物馆文本多使用成语,描述形象生动,辞藻华丽,并且有些会带有文言文,运用大量典故及民间传说,使得意义深远。在博物馆文本翻译中,有时候将信息完全翻译出来,并不能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反而会让目的语读者更加迷惑,因此译文应适当删减冗余信息,保留主要信息。例如:

例7

原文:犹如藉继承董其昌画学思想的朱耷、王原祁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皆属得以升堂入室、进入艺术自由王国之彼岸者,个中董氏指点迷津、金针度人之用,可谓无量……

译文:the same way as Dong Qichang, who served as a lighthouse in the ink world to assist and inspire a later group of artists such as Zhu Da, Wang Yuanqi to accomplish their goals in the art journey. Dong Qichangs contribution is tremendous and unrivaled in his time and throughout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上例原文辞藻华丽,采用了多个四字词语,渲染气氛,感染读者。但如果完全将这些信息翻译出来,不仅信息累赘,而且增加了译语读者的阅读难度。译者直接将这些文化信息词意译出来,简洁明了地表达了董其昌对其他艺术家的帮助以及他巨大的贡献。

4.3 添补

博物馆文本的目的是向译语读者介绍馆中文物,译者需提供准确而充足的信息。中国观众由于对中国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其汉语文本往往略去了知识,而外国游客却对中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因此,需要常常借助增补法,适当增加不为目的语读者熟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

例8

原文:周颢,字晋瞻,号芷岩,是嘉定竹刻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竹刻艺术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式的人物。

译文:Zhou Hao (ca.1685-1773), also known by his zi (courtesy name) Jinzhan and his hao (literary name) Zhiyan, is considered not only a great master of bamboo carving in Jiading area (now belongs to Shanghai) but an artist of great influence and landma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amboo-carving art as well.

在例11中,譯文在“Zhou Hao”后面添加了时间(ca.1685-1773),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他生活在什么时期。而在翻译嘉定时,也在嘉定后面加上了“(now belongs to Shanghai)”这样的背景信息,以此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周颢,使源语读者与译语读者取得更相近的感受。

5 结语

文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博物馆文本的翻译在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阐述了具体的翻译策略,旨在寻求源语和译语之间的平衡点,使目标读者不仅更加准确的了解文物信息,而且深刻感受悠久的文化历史,以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Nida,Eugene A.&Charles R.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陈曦,陈汉良.历史文物名词英译的规范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61-163.

[5]黄忠廉.应用翻译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朱安博,杨艺.国家博物馆文物翻译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2017,30(3).

[8]曾丽沙.论旅游指南翻译的主题信息突出策略原则[J].上海翻译,2005:19.

作者简介

陈兴(1995-),女,汉,江西赣州,硕士研究生,华东理工大学,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翻译策略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