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浅议

2019-02-17王小鹤孙奕煊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习生指导老师幼儿园

王小鹤 孙奕煊

摘    要: 教育实习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时间安排不合理、实习内容偏保育、实习指导不到位、实习评价随意化等问题,主要原因是高校与幼儿园合作不够深入、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高校教师指导能力不足、幼儿园缺乏责任感等,为此应该从多方面努力解决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学前教育专业    教育实习

学前教育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是目前很多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教育实习作为师范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教育实习能否发挥其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价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指导、实习基地、实习评价等。虽然,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教育实习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是教育实习成效并不明显。本研究从实习实践、实习内容、实习指导、基地条件、实习评价等多方面对教育实习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一、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育实习在时间安排上存在短而不集中的问题。经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安排的实践环节有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往往安排得比较早,时间为2周—3周。见习时间过短致使实习生刚适应幼儿园生活就要离开,而且与教育实习间隔实践表长,导致见习与实习脱节,实习生在教育见习中积累的经验和反思难以与教育实习衔接起来,直接影响教育见习的效果。由于教育实习时间短暂,实习生不能很快地适应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变换。在刚开始的教育实习中实习生通常很少有机会进行组织教学活动,并且刚刚适应幼儿园生活,慢慢和幼儿及幼儿教师熟悉起来后实习就结束了,使得实习生没有充沛的时间体验幼儿园生活及做好实习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教育实习的安排与学生其他项目活动时间相冲突,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由于部分实习生的实习教育实践安排在大四时期,使得教育实习与一些学生的考研或其他一些考试冲突,造成实习生不能兼顾,使得实习和考试会造成影响,给实习生带来压力。为了平衡两者的关系,教育实习需要更加合理的安排。

2.实习内容偏保育

通过对实习调查发现,虽然部分高校做了实习方案,明确了实习生的实习内容及要实现的目标,但是在实际实习过程中存在基地园中保育轻教育的现象。实习生普遍反映在幼儿园主要是干活,包括扫地、擦桌子、刷碗、打饭等,教育活动指导相对比较少。实习生很少有组织教学活动的机会,并且因为大多时间从事保育工作,使实习生很少有时间做听课记录或者观察记录。

3.实习指导不到位

实习指导大多由幼儿园指导教师和高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在教育实习中,指导教师要关注实习生的教学实践、人际关系和工作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指导教师在将实习生送入实习基地后,就对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很少关注,对实习生的指导更少。在幼儿园指导老师方面,一些幼儿园指导老师责任心不强,实习过程中很少对实习生的工作和学习给予关怀指导。还有些幼儿园指导老师存在能力问题,在实习生实习中不能发现存在的问题,难以给予实习生有效的实习指导。

4.实习评价缺乏实效性

实习评价是为了有效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并且督促实习生积极参加教育实习的有效方式。实习评价大多以幼儿园指导教师填写实习鉴定表和实习生的实习笔记等书面材料进行评价。实习鉴定表的制定随意,存在与专业发展不符的现象。另外,调查发现现行的实习评价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实习评价只有在实习结束后填写的实习评价表。并且填写实习评价表时,指导教师会因为人情关系或者主观偏好等多种原因,在打分和写评语时向好的方面写,不能客观地指出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有什么不足和优点,不仅对于实习生起不到帮助作用,还导致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过于懒散,态度不端正。即使知道自己做得不好,因为没有人监督,在实习结束后指导老师碍于情面也会给出较好的评价,就放任这些错误。教育实习评价变得流于形式没有意义,最后使教育实习效果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师范生实习积极性,进而影响教育实习成效。为此,调查后发现,造成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二、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问题的原因

1.高校与幼儿园之间的合作关系不深入

高校与幼儿园相互交流是促进合作关系深入的有效途径。目前来说高校与幼儿园进行交流就是组织研讨会、交流会等。但幼儿园方面科研意识薄弱,教师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教学,很少有教师有开展科学研究的自觉性。使得高校与幼儿园丧失互动交流的机会,不能形成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造成高校在教育实习方面处于被动的状态,高校需要幼儿园对实习生进行教育实习,幼儿园却对实习生不重视。实习幼儿园不了解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区别,以及第一次实习和第二次实习的不同,对于实习生常采取相同的安排。导致实习多次的实习生依旧有很少的讲课经验而多从事保育工作,使得实习生不能充分利用实习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

2.高校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能力

实习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与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有很大关系。由于地方高校不断扩招,生源增多,师资力量不能与之匹配。在教育实习时,实习指导教师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保障。一方面,由于指导教师数量有限“僧多肉少”,不能对每一位实习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实习生的讲课不能及时听课并给予指导和评价。另一方面,高校缺少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或辅导员担任实习指导老师的角色。但由于本身工作繁重,忙于上课及其他工作,难免忽视对实习生的指导,直接影響教育实习的质量。

3.缺乏相应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教育实习涉及学生职业道德、多种职业能力的发展,对实习的评价应该以多元化标准进行。完整的评价体系应该既有终结性评价又有过程性评价,对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指标、标准、成绩评定等都有详细的规定,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过程性评价能够及时对实习生的实习做出反馈,有利于实习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与改进,这种评价需要在实习前就已经拟好方案。终结性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实习目标和要求,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实习态度、能力提升、专业发展等,对学生实习做出综合评价。但是教育实习评价存在随意化、单一化的问题,缺乏必要的考核方案和体系,信度和效度较差,直接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态度。

4.实习基地对实习生指导缺乏责任感

教育实习对高校来说是提升实习生能力的关键性工作。但是,对于实习基地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对实习生进行培养的责任和义务,有的还认为实习生的到来会影响幼儿园的日常活动,甚至对实习生产生排斥心理。因此,在实习指导安排上,首先考虑的是哪些岗位缺人,优先安排实习生帮忙,并不是安排实习生在高质量优秀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由于指导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实习基地不筛选,造成一些教育理念落后的、职业素养不高的甚至刚毕业的幼儿园教师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教育实习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5.实习生自身的原因

通过调查发现,实习生对于教育实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首先是实习生认为幼儿园工作太过辛苦,没有时间休息。其次,实习生认为学不到实质性的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要在短时间内学到知识,虚心向指导教师求教。但一些实习生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主动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导致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使得实习生认为在实习中学不到知识。最后,实习生认为劳动没有所得。许多实习生反映,在实习中与幼儿园教师做同样的工作,甚至更多,但没有相应的报酬,内心觉得不平衡。

立足当前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在综合考虑影响教育实习效果多种因素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要解决当前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一是要加强高校与幼儿园的联系,深化合作,建立高校与幼儿园协同育人模式;二是要通过入园实践、外出培训等多种渠道提升实习指导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三是根据教育实习目标,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四是从实习生角度,综合考虑多因素合理安排教育实习的内容与时间;五是加强课内实践与行业的衔接,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小鹤.关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5(11).

[2]王香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实习适应状况调查及建议[J].幼儿教育,2010(1).

[3]孟莎莎.教育实习对学前教育专硕专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4).

[4]原晋霞.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课程改进的思考——从实习生的消极实习感受谈起[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12(11).

[5]徐哲.高等師范院校教育实习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6]陈文涛,刘霄,主编.教育实习的实践与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实习生指导老师幼儿园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爱“上”幼儿园
就差半分
中草药房实习生带教工作探讨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
Me
Where?
Mrs Lu’s Weeke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