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新探

2019-02-17闫青平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

闫青平

摘    要: 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给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考察新媒体时代给党建工作带来的影响,从优化党建工作网站和创建即时网络通信平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增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党建工作    新媒体    高职学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以书刊、报纸为媒介的传统信息获取方式已经逐步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手机、电脑等为主的媒介逐步成为人们信息获取及交流的主要平台,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于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来说,面对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新媒體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这种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容易造成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1]。高职学生由于年龄原因,缺乏足够的信息辨别力,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言论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与运用,使得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变宽,党建教育理论通过新媒体充分运用到学生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新媒体的运用能够弥补传统党建工作存在的不足,使学生对党建工作有更自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必须做出改变和创新。

一、新媒体时代对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产生的影响

(一)多元的思想对党建工作带来了冲击

据2017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我国7.10亿网民中,学生职业群体的占比最高,为25.2%。由此可见,学生是互联网使用的中坚力量,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的运用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而且为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带来一些问题,如新媒体平台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瞬间成几何倍数增长和传播,这就充满不可控性和不确定性。当然,这些信息中有正面的积极的,它们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消极的、负能量的、虚假的信息。而这些信息通常以隐晦、委婉的方式表达,使一些辨识能力不强、意志力不坚定的学生受到影响,并且思想意识形态随之变化[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做到网络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覆盖到哪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改进党员教育管理、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加强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3]所以,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采取应对的措施,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的信息重新占领新媒体空间,成为主流,从而引领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是目前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以往的党建工作内容受到冲击

在以往的党建工作中,主要内容是通过上党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培训等,以前的这种方式可控性强,但是存在弊端,如教育效果不显著、涉及面窄、内容单一,培训时间和地点具有局限性。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等个人移动设备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手机刷朋友圈等行为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的行为。因此,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者应该创建网络平台,以随笔、声音视频、名人访谈等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和资料,接受思想的洗礼与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据笔者调查,虽然现在各大院校已经意识到新媒体的重要性,但是相对于多种多样的新媒体,高职院校的党建网站是静止的,党建教育网站信息更新过慢,版式缺乏新颖性,不易将网络教育的作用彰显出来。党建网站互动性有待增强,多数网站局限于单纯的宣教,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平台。“党建工作如果不能主动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不能充分认识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固守传统的工作模式,就很难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而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4]。

(三)新媒体的广泛用增加了党建工作的难度

由于新媒体的影响,党建工作形式已经由常务工作者为主、学生为辅的阶段转变为两者平等交流的形式。这些变化对党建工作者们提出新理念和新要求,必须调整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党建工作者来讲,是一种新的挑战。党建工作者要做到主动出击,通过自学与参考培训学习等形式,更快掌握熟悉新媒体技术设备,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党务工作者要做到应时代发展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从而改进以往的工作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党建工作的新形式与新局面。党建工作的难度提高了,工作更高效与实用成了以后工作研究的新方向与课题。

(四)党建工作形式需要改进以应对新媒体产生的冲击

在以往的党建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学生已经依赖手机等个人通信设备的情况下,刷朋友圈与微博等网上行为已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党建工作者们需要做出学生能感兴趣的文章、漫画、视频等,真正做到学生的共同参与,达到思政教育目的。再者,高职学生存在对深造和就业等信息非常关注的特点,而新媒体则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网络环境。学生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面对的是正负能量的双重冲击,针对学生的不同理解,则会产生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与评论。在内容丰富的新媒体中,党建工作不应该受到限制,而是要想方设法地利用好新媒体提供的平台。在新媒体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成为事件的发布人与评论人。所以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需要全体学生参加,合理利用新媒体,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面对负能量产生的影响,党建工作者更应做到严肃对待,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两点思考

(一)优化学生党建网站

由于以往的党建工作存在互动性差、工作方法简单、载体不足等弊端,导致教育效果不明显,从而影响党建工作效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高职院校要创建党建网站,利用新媒体技术及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等特点,建立以学生党支部为核心的党建宣传平台。党建网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党务工作者可以借助网络的便捷性,实现时事政治、党务动态的及时更新,这样有助于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随时随地地浏览和阅读,便于对其思想的教育与管理,拉近党组织和党员之间的距离。另外,网站上还可以开设党员知识竞答比赛、话题讨论区等,让学生畅所欲言,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这样既能使党员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又能提高党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建立即时通讯公共平台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移动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借助微博、微信、QQ群等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享,因为新媒体可以实现“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5]。尤其是微信,现在已经成为校园里最广泛应用的社交软件与工具,党务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在学生中高占有率和高使用率这一特点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要积极开设微信公众号或创建APP,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精心设计有关党的最新、焦点性话题,利用网络实现音频、图片、文字符号的多样化交流,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能力,同时这一点迎合学生求新、求异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实现师生全覆盖。另外,学校各系部可以建立微信群组实现对学生分类管理,跟学生进行在线实时沟通,让党建工作者与学生能在自由的、开放的舆论环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相互讨论和辩解,增加正能量,宣传主旋律,传播新思想。这种方式让学生反客为主,调动他们学习党的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接受党性教育,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双管齐下的新方法

把新媒体作为学生党建工作新的平台,并不是要求将传统媒体全部摒弃,因为以往的媒体的党建工作仍然是新媒体党建工作的基础。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这种双管齐下的新方法能真正达到所需效果。传统党建工作的优点要加以利用,新媒体能起到吸引学生兴趣的作用,两者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新媒體上,党建工作者们可以发布党建学习资料及公告等,利用新媒体与学生交流。在新媒体上,由于不是真正的面对面,可以消除学生的顾忌,使交流更加深入。而在新媒体之外,传统的党建工作不能丢掉,党建工作者除了指引学生参与新媒体党建工作外,还要对新媒体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反馈,这些工作则需要发挥传统媒体工作优势。党建工作者需要将灌输教育改变为沟通和交流式教育,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既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高职学校的学生党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加强新媒体在高职学校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发挥党的民主作风。因此,党建工作应该在以往党建工作的基础上,借助新媒体的技术和设备,积极创建并优化党建网站,建立即时通讯平台,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内容的拓展、形式的创新、空间的延伸,使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宇强.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科技传播,2018(2).

[2]洪福兴.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9):150-151.

[3]郭翙.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党建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深圳市智慧党建为例[J].党政干部论坛,2016(4):10-13.

[4]张泽宝,刘畅.论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的有效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99-102.

[5]薄舜予.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6).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党建工作新媒体
浅析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加强党建工作的措施及其创新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