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学习的电子化实践

2019-02-17雷婷于利建陆偲佳何曹铭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堂观察语文学习

雷婷 于利建 陆偲佳 何曹铭

摘    要: 现代教育呼唤电子教材的诞生,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得其对电子教材的需要更迫切。语文统编教材的问世,成为语文学习电子化的一个契机。研究小组选定了目前已经问世的统编中小学语文课文,设计出了可以在ipad上直接使用的交互类语文电子教材,通过有无iPad课堂对比教学观察,发现各自的优劣。

关键词: 语文学习    iPad教学    课堂观察

一、语文学习电子化实践的缘由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技术随之极大提升,这些都对目前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形态带来冲击,智慧学习、数字学习应运而生,其杰出代表是电子教材。与以往的纸质教材相比,电子教材不受时空限制,方便携带,随时可学;电子教材可供教师、学生和家长反复使用,节约纸质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电子教材将声音、文字、图片和影音文件集于一体,数据更新快且较准确,使传统纸质教材和教学手段中难以实现的实验和动态演示过程得以轻松实现,具备共享性、开放性、动态可生成性等特征。

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电子教材,实现听、说、读、写等环节的整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参与度,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提高。然而,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特殊性。语文教材的复杂性、文本解读的多元性、思考题的主观性等,都给语文学习的电子化带来了困难。现存的语文电子教材较少,带有视听内容的更加缺少。同时,大多数电子教材不能同时支持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廉价的移动终端难以支持电子教材。因此,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师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电子化需求越来越高。

2017年9月起,全国中小学三科开始使用统编教材。统编语文教材从选文到培养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提出了“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等新的课程目标,更加重视阅读教学的“1+x”、学习的“一课一得”、单元的整体学习,等等。这些都对语文的学习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语文学习电子化的一个契机。

二、语文学习电子化实践概述

研究小组首先选定了目前已经问世的统编中小学语文课文,通过使用MAC OS平台的iBooksAuthour排版设计软件等,对它们进行创意编排设计,最终设计出了可以在ipad上直接使用的交互类语文电子教材。

在电子教材出产后,我们投放至试点学校(温州市第十四中学、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上虞外国语学校)进行测试。小组成员设计问卷,收集学生、教师体验感,收集建议。教师将电子教材运用进课堂,团队成员则需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小组成员根据问卷反馈及课堂观察发现的问题,改进电子教材,并发布在相应的公众平台,如教育论坛、网站、自媒体等途径进行推广与宣传。

三、有无ipad课堂对比教学观察

此处我们选择两份成品——《梦回繁华》(说明文)和《美丽的颜色》(传记)为例做对比观察。

(一)《梦回繁华》有无ipad课堂教学参与效果对比

小结:通过对比两节课对ipad的使用情况,笔者发现,在ipad课堂上,出于对新技术的兴趣,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要高于无ipad课堂的学生参与度。

(二)小结

1.ipad教学的优点

(1)学生课堂思考有痕迹。ipad使用中,学生可以随时对课堂内容记录,可以打字,或者手写,在效率上有很大的保障。再加上电子设备的易存储性,学生的答案可以较长时间、较好地保存在云端,以便之后的查看与修改。

(2)教师对学生的思考有监管。在ipad使用中,教师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思考进度,可以提示学生。尤其对于需要书写的课堂作业,教师在监管时就可以清楚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动态,对于走神、作业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师可以及时提醒。

(3)多方数据为新技术增添新意。Ipad中可以随时添加网络资源,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信息查询时的兴趣不减,可以保证课堂随时有新内容出现,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2. ipad教学的不足

基于以上特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较为突出,注意力较为集中。但是,ipad教学中仍存在如下不足,值得教师们商榷:

(1)学生对ipad操作出现争执。包括如何操作,操作人員等,使用ipad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

(2)学生将一定的注意力投入电子设备中,难免对教师在口头讲解内容时走神。或学生认为教师讲解的内容一定会呈现出标准答案,他在进行思考时,必会产生惰性。

(3)对于部分教学环节,ipad只是在形式上增加了新意,比如本课的导入环节。这会导致该部分的教学实践过长,而缩短了其他重要内容的讲解。因此,ipad是否需要贯穿于教学的每一环节,值得教师们探讨。

四、反思与建议

(一)反思

本次语文学习化实践尝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技术活专业上的困难,因此一些设想没有得到落实,研究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1.互动性不够,互动方式比较单一。在实际试用中发现,本设计与学生的互动性还不够,不能满足师生的所有需求,比如教师在软件使用过程中不能直接看到学生的答案,难以对其进行及时评价。

2.课程群的设计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现在很多学校在使用乐扣、希沃等教学助手,未来我们会尝试与这些大平台合作,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以更好地落实课程群的设计理念。

(二)建议

通过这次语文学习化实践尝试,我们小组对语文学习的电子化有了更多的思考。本次实践也为未来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语文教学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1.课外资料的选择需谨慎。在选择课外拓展资料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的同时,篇幅也需要控制。若拓展性资料过多,则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的专注度。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可以设置额外的课外拓展材料,由教师控制开放权限,让这一部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2.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电子化教材的优势。现有的电子学习软件,如流利英语说,就将英语的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提高趣味性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它还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正向反馈,这也是电子化教材在设计反馈部分时需要注意的。

3.在出示主观题答案时,要避免直接给出。对于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材料的解读可以是多角度的,主观题的答案也是不尽相同的。如果学习软件单纯给出一种答案,那么不仅失去了文本语言的品味和乐趣,而且阻碍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建议学习软件在设计答案时,应给出更多个人化、独特化的解读,引导学生进行更多更深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高中出版社,2011.

[2]谭娟晖.关于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4(12).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文可义.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教育导刊,2003(2).

猜你喜欢

课堂观察语文学习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