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成因及应对

2019-02-17许妙花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汉语学习留学生

许妙花

摘    要: 外语学习焦虑感研究在国外已有较长的历史,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外语学习和焦虑的关系一时成为语言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20世纪末汉语国际教学界才开始关注焦虑问题,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通过阐述我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现状,进一步分析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产生的原因,提出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留学生    汉语学习    焦虑感

一、我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研究列举

汉语国际教学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结合在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特点进行研究。

钱旭菁(1999)通过对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调查研究,得出焦虑感对留学生具有消极的影响,且表现在口语学习方面,对书面学习没有直接相关性。

张莉、王飙(2002)研究了在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和汉语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得出留学生的焦虑感对其汉语学习具有负面影响,即焦虑感越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越低;留学生的焦虑感对口语、听力影响较大,对书面学习影响较小。

施仁娟(2005)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现状、成因和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得出留学生的焦虑感主要来自性别、国别和主观语言水平的结论;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感还来自汉语自身的特点;留学生的应付方式主要是积极的。

孔祥荣(2006)调查了初级水平的留学生在听力课上的焦虑现状及应对策略,调查结果显示亚洲学生的焦虑感比欧美留学生的焦虑感高;留学生的应对策略一般是成熟的。

尚晓宇(2006)研究了高级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焦虑情况,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总的来说,我国在外语学习和汉语学习的焦虑感研究已取得成绩,在借鉴国外研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在定量研究方法上,取得的数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由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研究起步尚晚,关于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首先,从国别角度出发的研究很少,且集中在美日韩等国家。我认为,研究者们可以在一些推行汉语学习多年的秘鲁、印尼等国家进行更具体的研究,以使汉语教育在这些国家进行得更加顺畅。其次,从语言技能的角度来说,大多集中在阅读和口语技能上,听力和写作的研究则几乎没有,研究者可以从听力和写作方面下手,使在语言技能焦虑感的研究更加全面。另外,研究者也可以考虑从个人纵向的角度进行撰写。

二、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产生的原因

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产生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留学生自身的因素,二是外部环境。

(一)留学生自身的因素。根据研究,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自身因素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性格。尤其是性格急躁的学生,他们易于因为小事而产生焦虑感,在汉语学习方面由于急于实现目标,欲速而不达所产生的焦虑感;完美主义倾向的学生为了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犯错,过于苛刻要求自己而产生的焦虑感;竞争意识是很多研究者认同的引起对外语学习者产生焦虑感的重要因素,因为害怕竞争,或者认为自身不够优秀、发现自己的水平不及同学而产生的自卑感。

第二,不确定的或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时会产生焦虑感。面对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在对未知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留学生要用陌生的语言表达自己,或者自己的话语难于被他人理解时,容易产生焦虑感。

第三,留学生对汉语的看法会引起汉语学习焦虑。留学生在学习汉语之前,对汉语了解不多,认为学习汉语与学习母语相似,因此对汉语学习抱有较高的期望。来到中国后,遇到声调、汉字等困难后,产生恐惧感,认为汉语是一门很难学的语言,因此产生焦虑。

(二)外部环境对留学生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留学生焦虑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态度、行为,课堂活动,教材编写的难易程度,文化圈子和考试等五个方面:

第一,教師上课时对学生的态度、看法及教师行为等会使学生产生焦虑感。如果教师上课对学生太严厉,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耐心,或者逢错必究,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紧张,越紧张越焦虑。教师如果经常就一个问题提问个别学生,不组织小组活动,学生也会因紧张而产生焦虑感。另外,留学生很在意教师的评价,如果评价是负面的,学生就会担心自己达不到教师要求而产生焦虑感。

第二,课堂活动会影响留学生产生焦虑感。课堂上如果教师经常提问,未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准备,让学生独自回答或者毫无准备就让学生上台表演等,这些行为就会让学生产生焦虑感。课堂进程过快,学生认为自己赶不上进程,拖了后腿,也会感到焦虑。

第三,教材编写的难易程度会让留学生产生焦虑感。如果教材编写的内容难度高于留学生现有的水平,学生有多处看不懂或者不理解,那么,留学生就容易产生焦虑感。

第四,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的焦虑感。特别是刚到中国学习的零起点留学生,如果他们不懂英语,加上教师课堂上用英语作为媒介语,那么这些留学生常常会因为听不懂而产生焦虑感。

第五,考试让学生产生的焦虑感。考试是大家熟悉的,不管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对待考试,由于复习不充分、太在意考试结果等,大家都会产生焦虑感。

三、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应对

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成因有留学生自身的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部分,那么,应对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的策略,主要从这两方面入手:

(一)针对留学生自身的因素而采用的应对策略。留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决定学习成效的最主要因素,是决定性因素,因此,留学生要正视焦虑感,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中国有句古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认识外界之前,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对自己的汉语水平有正确的认识。很多产生焦虑感的学生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汉语水平,总觉得自己的汉语水平不如别人,总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害怕说错,因此,这类学生应该调整好心态,摒弃错误观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第二,正确认识焦虑感。适度的焦虑感是汉语学習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适度的焦虑感会激发学习动力,成为汉语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不敢怠慢学习。当然,超过一定的焦虑感就会影响学习,这时学生应该冷静分析焦虑感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焦虑,还是因为对模糊现象的恐惧带来的焦虑。知道了原因后,留学生应该对症下药。

第三,树立适合的目标。过高的目标会因为难以实现而产生挫败感,伴随产生焦虑感,过低的目标由于没有挑战性而最终由于没有进步而产生焦虑感,只有树立了略高于留学生现有水平的目标,才能降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焦虑感。

第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前,留学生应养成预习的习惯,事先预习课文、生词、语法等,以便上课前对学习内容先有了解,上课时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就更有信心,更愿意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更积极参加课堂小组活动;课堂上,教师讲解时要集中精神听,遇到不懂要及时提问,不要不懂装懂;课后要按时完成作业,严格要求自己。对待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要用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

(二)针对外部因素而采用的应对策略。上文分析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产生焦虑感的外部因素有:教师的行为、态度;课堂活动;教材编写;文化背景;考试等五个方面。现针对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焦虑感的存在,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的学生腼腆,害怕出错,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他们多说,只要开口了就进行表扬,让他们先获得信心;有的学生过于急躁,目标定得太高,急于实现目标,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耐心给学生分析,告诉他们学习应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另外,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清晰感觉到教师是按规则进行的,而不是根据个人喜好,教师要切记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即使在汉语学习上某些留学生的天分不够,但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公平对待“好”学生和“差”学生。

第二,教师要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课堂活动。教师提问应该针对学生的水平,较难的问题可以提问水平较高的学生,较简单的问题可以提问水平较低的学生。上台演讲或者表演的,教师应事先给予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如有个别学生不愿在公共场合说话,他们事先跟教师打过招呼,教师应尊重这类学生的意愿,不为难他们。

第三,教材编写的著者要考虑学生的水平,与时俱进,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话题,摒弃过时话题,摒弃过时的语法翻译结构编书法。

第四,对于刚到中国而不懂媒介语的留学生,要多寻求同一国家其他同学的帮助,可以与他们同桌,遇到听不懂的可以及时求助于他们。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文化适应的过程,来到中国,大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慢慢适应。

第五,针对考试产生的焦虑感,教师与学生都应有意识,教师应第一时间公布考试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时间充裕的话,教师应对考试内容进行复习;学生除了平时努力学习之外,考试之前也应安排时间进行复习,查漏补缺,减少考试带来的焦虑感。另外,应对焦虑感,学生应有意识地调整心态,可以多阅读些自己平时喜爱的课外书籍,或者看些放松心情的综艺节目,适当运动也可以减少焦虑感。

参考文献:

[1]钱旭菁.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时的焦虑[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9(2).

[2]张莉.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2001(3).

[3]张莉,王飙.留学生汉语焦虑感与成绩相关分析及教学对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1).

[4]施仁娟.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状况成因和应付方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尚晓宇.高水平韩国留学生的汉语技能焦虑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6]孔祥荣.初级水平留学生汉语听力课堂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6.

[7]文陈洪.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及其应对方式研究.西南师范大学,2002.

[8]陈劼.英语学生课堂焦虑感与口语水平的关系[J].山东外语教学,1996(4).

[9]张琳.对录音辅助手段降低汉语口语课中学生焦虑感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10]吕雪源.从学习焦虑和自我监控策略看中高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汉语学习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教室留学生》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与体验
信息时代汉语学习现状调查
渤海大学留学生汉语综合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
“留学生凌虐同学案”给谁提了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