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牢狱时代”的异化人生

2019-02-17王彩胤曲玉红

文教资料 2019年1期
关键词:契诃夫

王彩胤 曲玉红

摘    要: 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在作品中塑造了多余人、地主、农民等形象。其中,官员形象亦值得深入研究。这些小官员在俄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契诃夫作品中重要的系列人物形象。本文对小官员这一系列形象特征进行分析,主要有媚上欺下、见风使舵,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心理扭曲、人格异化等三大特征。这些小官员是19世纪俄国沙皇专制的产物,也是契诃夫用来揭露“牢狱时代”俄国黑暗社会的有力武器。

关键词: 牢狱时代    契诃夫    小官员    形象特征

契诃夫出生于19世纪60年代,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后世称契诃夫、莫泊桑和欧·亨利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契诃夫在小说中创造的小官员形象在小说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契诃夫生长于俄国的底层社会,经过自己奋斗成了一名医生,丰富的经历使他熟悉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他热爱祖国,同情底层人民,对当时腐朽的专制制度强烈不满,于是走上了文学道路,通过自己的作品,对当时俄国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希望打碎这个旧世界,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一生写了近四百五十篇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十九世纪末的俄国,被列宁称之为“牢狱时代”。契诃夫妙笔生花向腐朽黑暗的专制社会开战,刻画了俄国尖锐的社会矛盾,他希望通过作品“揭露社会丑恶,揭示变革的需要,激励人们憧憬未来,追求美好的生活”。契诃夫用小说无情鞭挞统治阶级,嘲讽官场黑暗,他的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小官员形象,这些官员总体形象特征是:媚上欺下、见风使舵;人人自危、战战兢兢;心理扭曲、人格异化。通过这些人物,契诃夫生动展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与没落。

一、媚上欺下,见风使舵

在契诃夫的作品里,媚上欺下、见风使舵是很多官员的通病,这些小官员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迫害,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的帮凶,等级观念已经深入骨髓,对上级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级和百姓蛮横霸道、剥削欺诈。最典型的人物是《变色龙》中的警官奥楚蔑洛夫,他在街上巡逻,遇到一条狗咬人,警官对巡警说:“这条狗得打死才成。不许拖延!这多半是条疯狗。”当有人说狗像是日加洛夫将军家的,奥楚蔑洛夫立刻变了语气:“……只是有一件事我不懂:它怎么会咬你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魔鬼!”

奥楚蔑洛夫对待狗和被咬人赫留金的态度瞬息万变,从起初的要打死狗为赫留金主持公道,听说是将军家的狗,他的态度变成怀疑赫留金自己弄破了手,想讹诈狗主人的钱;有一个巡警说这狗不是将军家的狗,于是奥楚蔑洛夫骂狗“完全是下贱胚子”;可是将军家的厨师说这狗是将军哥哥的狗,奥楚蔑洛夫整个脸上洋溢着动情的笑容夸赞小狗伶俐。他趋炎附势、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丑恶嘴脸展露无遗。他就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是名副其实的变色龙。

在《脖子上的安娜》这篇小说中,莫杰斯特·阿列克谢伊奇也是这样一个小官员,他不但自己谄媚上级,还让妻子帮自己拉拢上级,溜须拍马。阿列克谢伊奇还带妻子去舞会,使劲夸赞自己的妻子漂亮,忽然他换了一本正经的语气接下去说:“是我使你得到了幸福,今天你也同样能使我得到幸福。我求你跟大人的夫人结识!看在上帝的份上!通过她我就能弄到主任奏事官的职位了!”

安娜受丈夫摆布,说法语、跳舞、社交,在丈夫的指挥下替他拉拢巴结各层官员,帮丈夫获得了觊觎已久的职位。契诃夫通过写安娜的命运揭示了官僚体制的黑暗。

契诃夫作品中的这些官员媚上欺下、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由此可见,俄国当时的专制制度已经腐败透顶,正在走向灭亡。

二、人人自危,战战兢兢

契诃夫作品中的这些官员在媚上欺下、见风使舵的同时,更是人人自危、如履薄冰。混迹于“牢狱时代”的官场,这些小官员每天都惶惶不可终日。最典型的人物是《小公务员之死》中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他在剧院里看戏,一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将唾沫溅到了坐在前排的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身上,切尔维亚科夫害怕将军怪罪自己,因而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弄得将军由哭笑不得到大发雷霆;切尔维亚科夫执着地申诉自己毫无冒犯之心,屡次登门道歉,最后将军忍无可忍,气得脸色发青、浑身打颤,大喝一声:“滚出去!”

切尔维亚科夫吓呆了。他“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懵懵懂懂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后来就……死了”。切尔维亚科夫一心想以道歉排遣内心恐惧,一个小官员由于惧怕权贵,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最后死在了惶恐中,可见专制制度下的官场多么可怕。

《在钉子上》这篇作品描写了小文官斯特鲁奇科夫请同事们到自己家吃饭,结果一进门发现一个大官的制帽挂在钉子上:官员们面面相觑,顿时脸色发白……“是的,他在这儿”,斯特鲁奇科夫支支吾吾,大官在他家里。一群小文官看到大官的帽子挂在斯特鲁奇科夫家的墙上,吓得没敢进屋,躲到了外面的小饭馆里。过了一个半小时,他们再次去斯特鲁奇科夫家里,发现又有一顶帽子挂在钉子上:这次挂的是普罗卡季洛夫的帽子,也是一个有权势的大人物。斯特鲁奇科夫非常沮丧,他们只好又回小饭馆等着。同事们都安慰斯特鲁奇科夫,“他在你家坐上一个钟头,保管你……十年官运亨通。福星高照呀,老兄”。

作品中的这些大官始终没有露面,挂在钉子上的貂皮帽子成了大官的象征,饱含深刻的寓意,森严的等级观念和尊卑意识沉沉地压在这些小文官的心上,他们看到帽子时,“面面相觑”,“脸色发白”,而后悄然退到小饭馆。这些小官员喘不过气来,他们既害怕权贵,又憧憬着自己成为权贵,他们在官场上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内心非常痛苦。

三、心理扭曲,人格异化

黑暗的官场使这些小官员感到压抑,想要逃离,却又不舍,心灵扭曲、人格异化。契诃夫说:“我的目标是一箭双雕——真正的描写生活,顺便证明这种生活怎样反常。”他认真地描写社会生活现实,却揭露了这社会的反常和扭曲。《小人物》中的九品文官涅维拉济莫夫复活节还在值班,年年如此,他烦透了,“莫非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道。逃跑以后呢?这些社会底层的小官员能逃到哪里呢?就像出走的娜拉一样,不会有好结果。即使逃出了公署,最后还得回到自己的住所,“而他的住所比值班室更阴暗、更糟糕……”复活节这一天过得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寫这种贺信……”

阴暗、糟糕的环境衬托着他压抑的心灵,想逃离又无处可逃,逃到哪里都一样黑暗。他们看不到光明,找不到出路,只好忍住现实的折磨,还要在过节值班的时候忍住恶心讨上司的欢心,给上司写过节的贺信,这份贺信就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摆脱困境的种种办法,就是写贺信给他那个十分憎恨又怕惧的上司,“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

“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最后这一段描写,他恨恨地拍死这只跑来跑去的蟑螂,发泄着他对上司的怨恨,实际上也是发泄着对当时官场黑暗的不满。他想逃离,又无处可逃,统治阶级的压榨使他心理矛盾而扭曲,偶尔一丝觉醒,也被这无情的黑暗吞噬掉。

在《胜利者的胜利》这篇作品中,一个叫柯祖林的退休的十四等文官是权贵的代表,他从一个可怜的小官员爬到了十四等文官的位置。坎坷的官场经历让他心灵扭曲、人格异化。柯祖林尽管退休了,还是当地权贵的代表,他报复以前的上司,让他演悲剧、吃胡椒面包。讓另一个小官员“绕着桌子跑,学小公鸡叫”。小官员父子两人赔着笑脸,愉快地踩着碎步绕桌子跑了起来。“咯——咯——咯——”!两人一边叫着,跑得更欢快了。小官员的儿子一边跑,一边想:“我就要做助理文书了!”

这群可怜的小官员心灵扭曲到何种地步,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不顾人格、言听计从,吃胡椒面包、学鸡叫,心里还高兴地想着“我就要做助理文书了”。短短篇幅就刻画了这群官员生动的形象,揭示了黑暗的官场和腐朽的社会造成的小官员人性的扭曲异化。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异化是一种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实现的特殊变种。”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垂危的沙皇封建统治和新萌芽的资本主义势力都在加紧对全国的统治与压榨。统治者迫害进步人士,禁锢民主思想,黑暗的社会吞噬下层官员的人格尊严,人的本性受到压迫,使他们扭曲变异。

契诃夫用犀利的笔无情地抨击着俄国社会的“牢狱时代”,揭示了黑暗的社会现实对人性的压迫与戕害。巴金说:“他的作品中没有一篇不跟政治有关,没有一篇跟当时的社会生活脱节……”契诃夫的作品通过描写这些小官员的心理扭曲、人格异化,揭露了“牢狱时代”沙皇的专制统治和俄国社会黑暗现实,为世界小说史留下了一批生动的小官员形象。

参考文献:

[1]于明清.果戈理的宗教世界[J].俄语语言文学研究,2002(11).

[2]戴桂菊.东正教与俄罗斯改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朱达秋,周力.俄罗斯文化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朱宪生.走进紫罗兰——俄罗斯文学文体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5]刘馄.精神与俄罗斯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金亚娜.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性信仰与现代性因素[J].俄罗斯文艺,2010(3).

猜你喜欢

契诃夫
写一部名作需要多久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121 页11 行到12 行
121页11行到12行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在海的面前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