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哲学思考

2019-02-16陈志发

文教资料 2019年34期
关键词:政绩观以人民为中心精神状态

陈志发

摘    要: 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只有把个人的政绩,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真心拥护的政绩。必须将创造政绩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结合,主观世界改造得好,就能够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必须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政绩,只有深入社会实践,重实干、办实事,才能创造出真政绩。必须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关键词: 政绩观    以人民为中心    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标准    精神状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①本文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要求,从哲学视角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如何树立正确政绩观作如下思考。

一、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始终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的基本原理提出来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②(128)为谁创造政绩,是政绩观的本质内涵。共产党人的政绩观,说到底就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指明了方向,即把创造政绩的根本目标确立在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之上。

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是实践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中国共产党,对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观的根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正确政绩观的集中体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一定的领导岗位上,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③。把以民为本作为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根本保证。关心人民、爱护人民、保护人民是各级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职责。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首先要强化公仆意识,甘当人民的勤务员。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创造政绩,归根到底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的。要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研究工作时,在决策大事中,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愿望为第一取向,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追求,坚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经常不断做好事,真正实现“为官一任,发展一方,造福一方,稳定一方”。只有把个人的政绩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创造出让人民群众真正满意、真心拥护的政绩。

二、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努力将创造政绩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目的支配下的有意识的活动,但不是纯粹的精神活动。实践活动则必须引起客观世界的某些变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④(53)人的实践活动“不是消极地适应外部环境,而是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意志改变环境,在客观世界中打下自己主观的烙印,在改变事物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④(54)。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进程中,人的主观世界可以得到磨炼和提高;人的主观世界不断得到改造,又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指导的共产党人,主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领导干部主观世界改造得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就能够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政绩。

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存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究其产生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领导干部放松主观世界改造、忽视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结果。对领导干部来说,改造主观世界最重要的是解决好政绩观、权力观和群众观问题。领导干部必须时刻铭记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领导干部的全部任务和责任,执政为民是对领导干部掌好权、用好权的根本要求。领导干部要善用手中的权力,只能用之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用之制造虚假政绩、谋取私利。当前,领导干部改造主观世界,最根本的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解决不适应不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问题。要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着力解决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不强、党风不正、遵守或执行党纪不严的问题,把创新发展理念要求内化为增强党性、提高觉悟、改进作风的自觉行动。每一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寓改造主观世界于创造政绩的过程中,用改造主觀世界的成效创造更大的政绩。

三、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坚持用实践标准检验政绩。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⑤(103)。用实践的标准检验政绩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必然要求,“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成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的”④(166)。用实践的标准检验政绩,就是要看政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各项工作的成果是否正确,必须回到实践中,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才能得到证明。实践既是创造政绩的大学校,又是检验政绩的试金石。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深入社会实践,重实干、办实事,才能创造出真政绩;政绩成效如何,必须接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

用实践标准检验政绩,要求领导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把各项政策和工作落到实处。只有把本地区、本部门的情况摸熟了、吃透了,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工作思路,才能进行科学决策,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政绩。只有符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客观实际的政绩,满足最大多数人民意愿的政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绩,才是符合实践标准的真政绩。真正的政绩应当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样的实绩不是虚张声势喊出来的,也不是作秀做出来的,而是求真务实干出来的。急于求成搞的“政绩工程”、迎合上级树的“形象工程”、欺骗群众造的“数字卫星”,这样的假政绩既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又经不起实践检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做工作自觉从人民利益出发,决不能为了树立个人形象,搞华而不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⑥(243)

用实践的标准检验政绩,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学习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和基础。党员干部要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理论学习作为立身从政之本,当成一种生活习惯,形成一种常态,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重视在实践中学习,掌握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为官一方,为政一时,当然要大胆开展工作、锐意进取,同时也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一张好的蓝图,只要是科学的、切合实际的、符合人民愿望的,就要一茬一茬接着干,干出来的都是实绩。”②(292)领导干部观察问题、做出决策、付诸实施,都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脱离实际的高指标、违背规律的快速度,最终都将被实践否定。只有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熟练把握具体工作规律,才能正确地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绩。

四、树立正确政绩观,必须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创造政绩。

毛泽东说:“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⑦(47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坚持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运用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⑧(89)政绩观反映的是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所在,也是党的干部建立政绩的动力之源。精神状态问题是觉悟问题、追求问题和理想信念问题,说到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精神状态至关重要,精神状态关系工作状态,关系政绩大小。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定,与时俱进是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显著标志。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取得重大业绩的重要思想保证。树立政绩来不得半点虚假,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唯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才能取得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本身要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完成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同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正在做的事结合起来,使党员干部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①。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狠抓落实、真抓实干的使命担当,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责任面前不推诿,挑战面前不退缩,在关键时刻和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真正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努力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领导干部。只有这样,才能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坚强党性,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政绩。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6-1(01).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學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③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1-1-(01).

④杨贵春.马克思主义哲学简明教程[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⑤列宁选集(第3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

⑦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⑧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猜你喜欢

政绩观以人民为中心精神状态
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术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政绩观
树立正确发展观、政绩观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盐业落地生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应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拥有五方面的精神状态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万玛才旦的寓言式小说——在深层意识对精神状态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