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伤亡案例分析及对策

2019-02-16黄中杰

山东化工 2019年13期
关键词:救援火灾

黄中杰

(消防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如何避免消防人员伤亡一直是各类灭火救援队伍首当其冲的事项,诚然有的伤亡是战斗行动中不可预见或无法抗拒的因素造成的,也有的是救援人员安全防护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准确、处置措施不恰当所致[1]。因此,有必要对战斗行动中各类伤亡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今后的战斗行动中最大限度避免伤亡。

1 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中消防员伤亡现状分析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如何强化“安全第一”理念,不断提高安全意识,扎实做好各行动环节安全防控工作,是整个消防队伍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2]。

1.1 倒(坍)塌埋砸

建(构)筑物由于自然原因或燃烧高温作用,往往易使建筑部分或整体丧失承载能力,导致结构局部发生破坏或整体倒塌。在各类灾害事故处置中,由于消防指战员对建(构)筑结构、材料、性能、使用情况等把控不准,盲目进攻、或位置选择不当而造成被埋砸伤害事故时有发生[3]。所分析的56起案例中,14起出现建筑倒塌事故,占比25%。如2014.2.4上海宝山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仓库火灾中房屋坍塌2死2伤;2015.1.2哈尔滨陶瓷大市场仓库火灾中楼板坍塌5人牺牲;2017.5.2福建宁德柘荣民房火灾局部石条楼板发生坍塌1人牺牲。

1.2 高空坠落

物别是在建筑火灾扑救中,由于对建筑结内部格局不清,受浓烟、黑暗环境条件限制、急于开展行动而造成摔落、失足等伤害事故时有发生,6起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占比10.7%。如广西玉林、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四川成都、上海徐汇火灾现场、贵州沪昆高速救援案例等6起共计7人的人员伤亡案例。特别是2018年5月12日江苏淮安又发生一起高层建筑火灾扑救中1名现役官兵坠亡的惨剧,更加引发了全国消防队伍的思索。

1.3 烟火围困

一方面火场中大量使用的塑料及化纤制品燃烧所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易导致人员中毒、窒息;另一方面烟气温度较高,极易导致灼伤、烫伤,相继发生了12起被烟火围困事故,占比21.4%。如2008.1.2乌鲁木齐德汇国际广场火灾有毒气体弥漫3人牺牲;2009.2.9央视新址火灾因吸人过量毒气1人牺牲7人受伤。

1.4 危品爆炸

与火灾蔓延相比,爆炸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通常伴随着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发生危品爆炸10起,占比17.8%。特别是2012.10.6湖南南常吉高速公路中液化气槽罐车爆炸3名消防队员牺牲;2015.8.12危化品仓库爆炸导致消防现役24人、专职75人牺牲的重大伤亡。

1.5 不慎触电

火灾发生时,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电线电缆落到地面,在没有切断电源时,消防人员在救援过程中使用的液体灭火剂和金属类的器材装备,稍有不慎而引发触电。2007.9.13浙江嘉兴平湖木门厂火灾中电线断落而且导致2人死亡。2009.8.2.,浙江诸暨灯具厂火灾中被脱落的带电导线击倒1人伤亡。2009.8.19河北廊坊高速公路交通事故1人被电击倒抢救无效牺牲。

1.6 溺水蛰伤

所分析案例中6起因激流、河道突然垮塌或救援行动中支点不牢固、绳索断裂、安全钩脱落等原因导致坠水从而引发伤亡事故。如重庆云阳、内蒙武川、广西贺州、湖北武汉、湖南岳阳、新疆博尔等伤亡案例。2起在摘除马蜂窝过程中防护装具出现展异常而导致伤亡,如:2010年河南安阳、2014海南文昌相继发生马蜂蛰亡的案例。

1.7 出动事故

车辆动过程中由于道路狭窄、路面冻滑、超速、方向失灵、疲劳驾驶、路况不熟等原因引发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发生了如2015.4.4河南许昌支队在出警途中抢险救援车与滞留货车碰撞2死2伤;2015.8.18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出警途中水罐车侧翻造成1死2伤;2017.10.4西藏日喀支队则出警途中水罐车侧翻造成1死4伤等惨剧。

2 灭火救援战斗行动中消防员伤亡的根本原因分析

造成消防员在灭火救援中发生伤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深层原因主要体现在装备操作不当、训练不深入、防护不到位、指挥不力等方面。

2.1 装备操作不熟练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由于装备器材性能参数了解不仔细,对具体的操作规程不掌握,使用注意事项不清楚,平时维护保养不到位,操作不熟练等因素导致进入现场后,操作随意或者器材装备故障,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或无法完成行动任务[4]。

2.2 作战训练不深入

多数训练只注重体能、技能、班组操法、合成演练等硬性考核指标,开展安全防护专项训练少,即使在合成训练和实战演练中也常忽视安全防护训练环节。此外大部分大中队因缺少各类灾害事故模拟训练场地及设施,导致高温、毒气、缺氧、高空、黑暗、爆炸、垮塌等模拟实战环境下的训练开展不经常、不深入。

2.3 防护措施不得力

科学的做好个人防护是预防灭火救授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在个人防护上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个人防护装备未照标准配备;二是防护装备使用不合理,认为只要不是有毒、浓烟场所不落实个人防护也没事;三是安全管理不到位,尤其是涉及到空呼器、安全绳、救生软梯、缓降器等器材时,没有履行严格登记,检查、测试等关键环节。

2.4 辖区情况不熟悉

部分队伍对辖区“六熟悉”工作不重视,未按照训练计划开展,对作战对象情况不了解,对周边道路交通水源也不熟悉,从而贻误战机,使灾情不断扩大。对深入了解和研判单位的危险部位把握不准,对预案修订正作也不够重视。从相应的案例分析中发现,深入到建筑内部进行内攻或救人时,因对建筑结构及格局不熟悉而导致不能正确选择进攻或撒退路线。

2.5 现场侦察不到位

部分指挥员火情侦察意识淡薄,认为到达现场后只要第一时间开展出水、救人等作业,基本都能顺利完成任务,而忽略这一重要环节,极易出现现场情况还没摸清、没有科学决策、合理任务分工、就盲目开展战斗行动,忽视安全防范措施。

2.6 组织指挥不科学

目前基层指挥员大多都很年青,灭火救援现场组织指挥经验、能力和水平都还欠缺,特别是面对复杂、符殊、危险性大的事故现场时,相应的临机处置能力不足、对现场何时需要内攻、何时需要撤退时机把握不准、对危险性缺乏预判。

2.7 战术运用不准确

通过对近年国内重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发现,往往多由于初期不能有效把握战机。战机的把控与对作战对象结构、消防设施、工艺流程、潜在危险等情况熟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个人、内攻小组、水枪阵地安全防护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与侦察到位、科学判断决策、力量部署合理,果断处理进攻与撤退、内功与外控等战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8 紧急避险不恰当

长期以来,部分基层单位消防人员缺乏对各类灾害事故特点的理性认识、危害程度的全面掌握及避险技能的素质养成,在面对突发险情时往往不知如何紧急避险,接到撤退命令后不知如何选择撤退路线,难以确保自身作战安全[5]。

3 加强灭火救援行动安全工作的对策

灭火救援现场情况复杂且千变万化,具有不可预料性和突发性,只有规范管控好灭火救援现场的各个环节,才能尽可能地避免伤亡。

3.1 加大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深入开展对历年消防队伍灭火救援事故通报、战例影像资料、《作战训练安全要则》、《抢险救援行动操作勤务规程》等学习,引导人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吸取事故教训,筑牢安全意识,形成“时时、处处、事事”讲安全的良好氛面,将“讲安全、学安全”融入执勤战备、灭火救援和训练、生活、工作每个环节[6]。

3.2 开展专业训练,提高操作能力

当前灾害现场情况复杂,战斗条件恶劣,没有良好的装备是难以做到个人防护,更谈不上完成救援任务。各级消防部队要认真做好空气呼吸器、呼救器、防化服、隔热服等个人防护装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参加各类灭火救援时,手套、安全带、安全钩、安全绳、胶靴、头盔等必须佩戴齐全。同时,加大消防官兵对装备学习、操作和管理力度,确保装备能用、好用,杜绝因装备失灵、操作失误造成官兵伤亡。

3.3 深化基指培训,提升初战能力

基层指挥员指挥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灭火救援战斗的开展。因此,只有通过举办培训班、讲座、实战演练等方式,加强对基层指挥员的培训,提高技战术水平,从而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通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典型案例分析、想定作业、实战实训等方式训练初战指挥人员的分析、判断、预测、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多看、多学、多思才能真正提高初战指挥人员的决策能力[7]。

3.4 深入辖区熟悉,强化实战演练

基层指挥员对辖区范围内各类场所的结构、类型、危险性有了深入细致的掌握后,才能有针对性制定方案。同时,在充分了解熟悉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实战演练才具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检验和提高临机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确保人员将演练充分内化为实战[8]。

3.5 明确岗位分工,加强安全评估

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指挥现场职责分工不细致、私自变更岗位、冒险操作、监督落实完成情况不到位等情况有密切联系。甚至由于周围环境噪杂、混乱,危险信号根本无法及时察觉,从而导致事故发生。特别是安全员的设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不仅要对现场安全状况、组织进攻人员的安全防护情况进行安全检查,还要能进行动态观测、全局观察、有效开展安全评估[9]。

3.6 遵循行动规律,科学合理用兵

指挥员应敏锐观察、准确判断、遵循规律、合理用兵、快速反应、以变制变,牢牢把握火场指挥的主动权,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当灾害现场发生突变或危及人员生命安全时及时调整部署,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7 建立精准指挥,统筹把握全局

灭火组织指挥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贯穿于战斗行动全过程,因而需要建立高效的组织指挥机构、明确的职责分工、规范的组织程序、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各级各类作战人员通力协作,有效实施战斗意图,不间断地实施有效指挥,充分发挥灭火救援组织指挥体系的最大效能。

3.8 精细组织战评,汲取经验教训

依托数据平台建立战例研究库,收集汇总分析各类灾害事故典型战例,进一步实现查询、处理、整合、绘图、评估、估算、信息交换等功能,在复盘中掌握规律,挖出金矿,切实达到“以评促训、以评促战”的目的,为汲取经验教训开辟新途径,提供新方法,大力探索三维动画、人工智能、模拟仿真等技术,提高战评工作的系统性、联合性、参与性。

4 结论

总之,灾害事故现场瞬息万变、复杂异常、模式多样、潜在危险无处不在,只有未雨绸缪,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安全制度,强化专业训练、提升战技能力、深化安全管理水平,做到研判准确、科学决策、分工合理、落实到位方能能将危险因素降到最低,面对危险时临危不惧,化险为夷,才能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10]。

猜你喜欢

救援火灾
高速火灾
紧急救援
“直升”救援,畅行蓝天
3D打印大救援
火灾有话说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紧急救援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