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把雨课堂融入物理化学教学改革*

2019-02-16黄雅丽娄本勇徐清艳

山东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物理化学互联网+课程

黄雅丽,娄本勇,徐清艳

(闽江学院 海洋学院化学工程系,福建 福州 350108)

目前,化学化工专业的很多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PPT,学生以教材和PPT为中心复习,学生是否进行了预习、是否在课堂上能掌握所授课程知识,课后是否进行知识的巩固与加强等, 教师比较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习惯,也很难及时得到学生的回馈,教学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改革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教育部在《关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不同类型高校小规模定制在线课程应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因此,如何把新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到教学场景中成为了一项与时俱进的研究课题。雨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合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有机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种潮流[1]。

1 雨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1.1 操作简单,教师和学生使用时容易上手

使用雨课堂时教师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培训即可上手,只需要安装PPT的插件和使用微信,就可以轻松掌握雨课堂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手机作为必备的通讯工具,已基本达到人手一部,使用雨课堂时不存在任何技术上的障碍,雨课堂可以把手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课堂告别“低头族”[2]。

1.2 具有监督功能,有利于实时把控教学状态

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把课前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要求学生在截止日期前完成课程的预习,老师可以通过后台监控查看每个学生对课前材料的预习情况。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发布随堂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并及时显示测试结果,便于教师掌握课堂教学效果。课后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发布复习题进行检测,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梳理。通过雨课堂,教师可以实时监督学生课前是否有预习、课中是否有遗漏环节、课后是否及时复习, 学生所有的学习行为数据均被雨课堂自动完整采集,有助于教师量化了解学习效果以及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从而进一步指导、调整教学过程[3]。

1.3 具有重复功能,让课堂在时空上外延

传统的授课是即时授课,有的学生课堂上走神或者打盹,可能就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但是通过雨课堂授课,学生可以全真回放教学内容,对知识点反复强化,有利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可以通过雨课堂交流平台给教师留言,利用现代通信手段,雨课堂将师生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与快捷,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课堂在时空上外延[4]。

2 雨课堂在物理化学及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为化工类各专业本科生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课程,它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该课程具有内容抽象、渉及单元操作较多、物理量多、公式多、计算繁琐、逻辑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是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主要原因。不断压缩的教学课时更是加剧了该课程的教学难度,学生在有限的课时难以掌握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抽象又复杂的教学内容学生学起来感到比较困难,普遍不感兴趣。而且,传统的教师课堂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较单调枯燥,学生听课容易疲劳、走神和打瞌睡,课堂效果不佳。

运用雨课堂可以对《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强化,包括加强课前预习、加强课堂实时互动、增加课堂讨论、强化课堂练习、加强课后总结与复习等。另外,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而运用雨课堂授课则可以通过推送视频的方式在每章内容的教学中增加1~2个重要的案例,通过案例教学,化繁为简,使学生从繁琐的公式推导中跳脱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显著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利于提高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5]。

物理化学是实验性很强的一个学科,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加强物理化学实验相关内容的教学,以复习、巩固、应用该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但是传统的教师讲述教学模式中学生都是被动接受,学生脑中仅有抽象的想象,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雨课堂授课,教师通过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在实验课中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实验操作过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抽象的想象。另外,教师在课前或课后可以运用视频的形式将物理化学发展史上重要的物理化学家的生平及贡献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近200年以来先贤们在那么简陋的条件下取得重大发现的前因后果,使学生从中感受到创新思想的重要性。教师还可以将物理化学的学术前沿通过视频形式引入实验教学,拓展学生的科学视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容易对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开展实验探究、自主设计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3 雨课堂的不足之处

首先,雨课堂的教学环境对网络要求比较高,需要有稳定安全的网络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雨课堂对网络具有依赖性,如果教学中出现网络不稳定就会直接影响到授课进度的正常进行。其次,雨课堂对手机和微信也具有依赖性,课堂授课借助手机平台,长期用眼容易引起眼疲劳、眼睛干涩、刺痒、视力下降等问题,因此长期使用手机将对学生的健康不利。第三,雨课堂中推送的题型不够丰富,目前只能出选择题和投票题,主观题不能网上作答。第四,虽然雨课堂是一种新颖实用的教学工具,但是并不是每门课都适用。如果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雨课堂授课,而参与者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提升是微小的,那么雨课堂可能不适合该课程的教学。第五,雨课堂中收集的数据并不是衡量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唯一根据,有关精神和感情层面信息的获得还需要教师切身去感受。因此,学生爱不爱听,关键还是看教师有没有花心思在教学上,能不能掌控好课堂的节奏,能不能与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6]。

4 结论与展望

目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课堂教学的枯燥造成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雨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资源,雨课堂作为免费软件,具有操作便捷、为教学提供课前-课中-课后全方位互动、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经济实惠等诸多优点,可以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师生之间可以达成良好的互动,同时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为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基础。

这种新潮时尚的教学模式可以正确引导学生灵活高效地进行学习,为教育教学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利用雨课堂进行物理化学及实验课程教学,可以使得该课程的内容更加充实,信息量更多,加强案例教学,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家取得重大发现的过程,将最新的学术成果引入课堂,逐步实现学生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物理化学知识,培养学生利用物理化学基本原理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基础和科学素质两方面都得以提高,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资源,可以为他们今后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足够的精神营养。

尽管雨课堂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就长远发展来看,它会在推广应用中不断进行优化,进一步自我完善,从而适应教学的需求,促进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物理化学互联网+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一)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二)
2019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物理化学(三)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芦丁-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物理化学表征及体外溶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