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2019-02-16恋,杨

山东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联螺杆菌幽门

刘 恋,杨 清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5)

据报道,全球范围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人群占 50 % 左右,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高达 85 % 以上[1]。中国作为人口大国,据调查统计,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 63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通常与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关系密切,同时还与脑出血、肝硬化等非消化系统多种疾病有关[2]。随着人们对相关疾病的关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和防治逐渐成为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

1 幽门螺杆菌

Hp 是微需氧,革兰阴性菌,其形态表现为螺旋形弯曲、单级、末端钝圆、多鞭毛的细菌。Hp 感染后不存在"Hp 携带"的状态,患者不能自发清除,大部分患者并无临床症状。Hp 感染后通常能引发患者消化性溃疡、胃炎、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且为相关疾病的主要治病因素,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 20 世纪 90 年代将 Hp 定义为胃癌的 Ⅰ 类致癌因子[3]。Hp 能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因此 Hp 胃炎被定义为一种感染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传染病[4]。全球 Hp 感染率在逐年下降,发达国家的 Hp 感染率从 30 %-40 % 降至10 %-20 %,但发展中国家 Hp 感染率降幅不大,中国 Hp 感染率由最早时期报道的 50%~80% 降至现在的40 %~60 %左右[5]。

2 Hp 感染现状与耐药机理

Hp 菌体的一端有2~6 条鞭毛,在菌体感染过程中鞭毛相当于助推器,锚定目标并提供动力。当 Hp 通过传播途径进入胃内,菌体通过鞭毛的运动穿过粘液层到达胃上皮表面,通过分泌黏附素定植于胃小凹与上皮褶皱等部位[6-7]。

幽门螺杆菌能分泌多种生物酶,分泌的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保护 Hp 不被中性粒细胞所破坏[8-9],而其分泌的尿素酶可水解尿素产生氨,在 Hp 周围形成一层保护壳,使其能在胃内强酸的环境中生存。Hp 的特性使其能够在胃中生存,并能导致一系列疾病,统称为幽门螺杆菌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胃炎、MALT、Hp 相关性口臭等[10]。目前,Hp 已被确定为 I 类致癌因子,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对 Hp 的研究也受到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对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治疗也已取得一定的成果。

3 Hp 感染疾病的发病机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公认的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经研究表明胃炎的炎症程度与胃黏膜上 Hp 的分布密度和数量呈现正相关,Hp 感染定植于胃上皮细胞后,与上皮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刺激上皮细胞产生白介素,并分泌一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和中性粒细胞,从而导致多核细胞浸润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此外某些 Hp 菌株还具有空泡毒素,能大量损害胃上皮细胞空泡,从而加速胃黏膜炎症形成[11]。

由于 Hp 引起的胃黏膜局部炎症症状,导致粘液-碳酸盐屏障的破坏,使其受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对胃蛋白酶产生细胞毒作用,使胃黏膜表面的粘液层分离、细胞内粘液颗粒减少,从而导致溃疡[12]。Hp 能通过多种途经导致胃上皮细胞 DNA 损伤或基因突变,从而使胃黏膜增殖细胞核抗原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在这个过程中会导致 DNA复制过程中错误的机率增高,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还能使黏膜上皮细胞 DNA 对外界致癌物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上皮细胞基因突变癌症的发生。

4 Hp 治疗方案对比分析

4.1 传统三联疗法

传统三联疗法,即运用质子泵抑制剂与两种抗生素共同作用 Hp 的治疗方法。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Hp 的耐药性逐渐增加,根除率降低至 80 %,甚至更低[13]。

4.2 序贯疗法、伴同疗法

有研究表明,序贯疗法与伴同疗法能提高 Hp 的根除率,可达 90 %,而传统的三联疗法根除率仅为 78 %。随着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逐渐增强,其单一耐药性能降低序贯疗法的根除率。

4.3 联合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通过定植于宿主肠道,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宿主健康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的总称。Kabir AM等[14]早在 1997 年通过一项动物实验证实,乳酸杆菌对 Hp 定植于肠道具有给"夺位"作用,能遏制 Hp 的生长。并且在喜欢喝酸奶的人群中,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比不喝酸奶的人群低。通过益生菌联合三联药物,是目前对 Hp 治疗的一种新型方案,最常用的方式为双歧杆菌,此外还有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乳球菌等。

4.4 门螺杆菌疫苗

目前药物抗菌疗法对 Hp 的治疗仍存在根除率不高、易复发、难以群体防治等不足。幽门螺杆菌疫苗的研究和开发有望彻底解决此问题。Hp 感染虽可刺激宿主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但此免疫反应不能清除 Hp。幽门螺杆菌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够有效抑制 Hp 定植和减轻胃部炎症反应。通过疫苗接种对抗 Hp 感染已成为目前最有前景的方法,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疫苗主要有全菌疫苗、核酸疫苗、亚单位等。

猜你喜欢

三联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浅析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中的余热回收应用研究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