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技术》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2019-02-16李冰峰

山东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训实验教学考核

刘 蕾 ,李冰峰 ,权 静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

《微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他与其他专业课的内容存在分枝交叉,知识涵盖面广,且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较大,知识点繁多,是一门需要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的课程,其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制定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对于学生在日后的生产一线岗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以往的微生物实验开设内容相对较为固定,对知识点的拓展程度和创新性不够强,同时《微生物技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知识点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如何能够将关键课程技能传授给学生,并在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需要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课程技能的主观能动性。结合毕业生工作岗位任职要求,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结合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在实验实训教学中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改革措施[1]。

1 结合网络信息化平台辅助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由任课教师将实验的原理、步骤提前告知学生,并准备好实验材料和试剂,改革后的实验教学方法中将学生设置为一名员工,每次实训课程都需要完成相应的实训单元项目,并通过教师最后的审核。在实训过程中,可由学生自行组成不同的团队,自定实验方法和思路,团队交流讨论之后,进入操作环节,最终完成实训产品,由教师审核打分。学生作业可以在线上完成,也可以在自由讨论区域进行交流与互动。作为教师可以将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核心知识点如:革兰氏染色、超净工作台使用、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划线、接种、涂布)、微生物的诱变等小微教学视频上传在课程对应的教学网站上,学生可以及时在线观看教学视频,有任何不懂的问题均可向教师提问,教师的辅导答疑形式也突破了传统的讲台答疑和面对面辅导,改为线上随时释疑解惑,还可就某个实验操作步骤如:革兰氏染色、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等,进行实时在线讨论,提高线上线下学习的效率,实现教学资源的立体化和现代化。通过网络平台资源的嵌入,学生会开拓再次学习课堂知识的捷径,更加愿意在网络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将课堂中来不及消化的知识慢慢按照自己的节奏线下学习,并积极向教师留言提问,增强了课程的互动性。

2 以任务驱动为载体,全新实验教学内容组织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将单调的实验步骤转变为每次实训结束前必须递交的项目任务,并对学生施以任务考核,反逼学生在实验完成过程中积极探索并制定步骤和计划。在每次新的实训任务开始之前,学生需要认真预习并预先自行讨论,在课堂团队讨论过程中,每个团队提出自己制定的方法和步骤,这样避免了实验过程雷同或千篇一律,有利于学生积极创新,消除科学实验的神秘感,激发学生从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模拟生产一线的操作单元,让学生体身临其境,体会到完成工作中一份任务的艰难。如:设计酒酿制作、酸奶的制作、豆腐乳及提子酒的发酵等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训小单元,让学生在设计、动手、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所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并运用于实际;在发酵制作酸奶的过程中,每一个团队做出来的产品在大多数情况下口感是不一样的,这涉及到实验过程细节和风味制品后熟的原理,由于学生亲手参与了项目,印象就会更加深刻甚至终生难忘。

3 积极拓展实验实训项目的广度和深度

微生物实验主要是围绕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进行微生物的接种、生长、分离、纯化、诱变来开展阶段性实验,教师循序渐进地将实验内容提前全部整合到特定的实训任务当中,通过自行设计制作不同微生物生长过程及微生物反应器的动画、视频、图片等资源引人课堂,采用多种形式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并开展课内和课外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2]。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能够充分拓宽学生思路,打破墨守成规的实验方法,由于每一个团队的学生都有“任务”在身,如:制作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实验项目需要同学们不定点观测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无法在一天内得出结论和答案,需要及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不同小组间可以进行交流汇报,并由教师点评和考核。在整个项目的实施中,教师只是起到辅助学生选题,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学生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融入了团队协作和安全责任意识,也培养了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人翁意识被大大激发出来。

4 创新实验考核方式,细致全面地进行全方位考核

过程考核是近年来诸多教学改革普遍采用的考核方式,旨在改革传统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弊端,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消化,考核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实验报告的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对微生物基本概念的认知程度、实验报告的书写质量。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信息化资源平台,督促学生在线上学习课程网络资源,对于操作过程中有疑问的部分,通过观看微课、慕课的学习,以及资源平台里的教学演示录像、视频,来及时解决试验中遇到的问题,网络资源的学习时间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立体效果,通过实时监督学生学习网络资源的频率,结合学生完成在线题库、讨论板块、在线测试等项目任务作业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5 实验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实验教学改革需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这其中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各不相同,实训中学生动手能力和组织实验能力也因人而异,在实训过程中如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则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时解决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满足学生对课程的认知需要,强化对课程的管理组织和人文关怀,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欲望。同时实验课程也需要合理的考核评分标准支撑,理论和实操均需要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至始至终贯穿“培养学生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微生物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灵活的考核方式下主人翁意识增加,活络课堂加强交流,提高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操作能力。

6 小结

总之,在《微生物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过程中,作为课程的主要组织者-专业教师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基础知识亦需要有效的夯实。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讲授与实践观察相结合[3]。专业学生今后走向一线工作岗位,处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时学生对行业和岗位的责任心,团队合作精神,安全隐患意识等往往也是企业考核的员工一个重要的部份。这些细节问题大可由教师通过实验课程改革拓展来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步骤的培养,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实训实验教学考核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内部考核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