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学生专业课作业抄袭现象调查分析与应对

2019-02-16王丽平

山东化工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专业课程

杨 珊,王丽平

(长沙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30000)

现在高校学生专业课程作业抄袭现象较普遍。经常一个班30份作业只有数个不同的不完全正确的答案,甚至有时只有一个相同答案。王雯姝等[1]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同学有作业抄袭行为;吴俊阳等[2]也调查发现,72.8%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作业抄袭的行为,87.5%的学生认为其他同学抄袭作业。这表明大学生作业抄袭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这导致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很差,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理解不深,甚至最基础的专业知识都未能掌握。这对于高校生毕业后就业影响很大,给用人单位造成应届毕业生"不学无术"的印象。而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最急迫的事情就是找工作,尽快融入社会。大部分学生倾向于找自己本专业的工作,而用人单位也主要招聘相应专业的学生,而考核应聘者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专业知识。课程作业作为巩固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的手段,可以直接反馈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学生哪方面知识欠缺的信息。该如何利用好课程作业,充分发挥课程作业的作用,成为许多高校教师关注的问题。

1 问卷调查结果

对某应用型高校大三大四学生做问卷抽样调查,调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是否抄袭,收集他们对待专业课程作业的态度和看法。发放问卷69份,回收67份。通过调查,只有一位同学未写作业,一位同学表示从未抄作业,高达97%的同学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有过抄袭作业的行为。抄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55%的同学认为作业难度大,不会做。这部分同学中有60%把抄袭行为归结于专业课讲的太快,每个知识点只讲一遍,他们理解不够透彻;20%的同学怀疑自己是否完全理解以及是否能做正确,宁愿相信别人(学习成绩一直较好的学生)或网络上搜索的答案;20%的同学懒得动脑筋思考,懒得课后复习所学知识,也懒得查找资料。(2)15%的同学有拖延症,不是没有时间做,而是每次到要交作业时才想起,所以就赶忙抄完。(3)12%的同学认为作业对自己帮助不大,听别人说大学所学的东西跟实际应用不一样,对自己将来工作没有帮助。(4)10%的同学忙其他的事情导致时间不够,交作业之前抄完了事。(5)6%的同学认为作业与考试无关或者对考试影响不大。除开55%的不会做的同学,45%属于态度问题,而55%同学中真正认为没理解透彻的占60%,那么真正不会做的同学其实只占55%×60%=33%,余下的67%主要是态度上出现了问题。

2 面对面交流

通过与师生面对面交流,所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是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与学习方式未融洽对接。

2.1 动力不足

深入与学生进行交流,学习态度上出现问题的学生所反映出的问题是动力不足。(1)奋斗目标缺失。他们中学时候的目标就是考大学,考上大学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与方向,他们表示,自己也不想这样浑浑噩噩,但实在是目光较短,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因此,学习的动力不足。Angell & Lance R.也认为:“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动机或者没有将未来的幸福作为动机,作弊的可能性就很大”[3]。(2)大学知识无用论。他们读大学就是为了一纸文凭,将来好找工作。听别人说大学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上用不到,认为大学所学的东西都是没有用的,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3)考试有套路。部分学生听学长学姐说,大学课程考试容易通过,按照考试题目"套路"去复习很容易通过考试,因此,也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去认真对待作业。

2.2 教学与学习方式未融洽对接

中学时老师会把一个知识点讲几遍,再加上反复练习,而大学的每门课程几乎所有的知识点,老师只讲一遍,甚至没有讲透就要做练习,跟高中教学方式差别太大,他们还不习惯。另外,大学之前所学的知识以理论知识为主,很少需要查找资料,而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与实际生产应用相结合,需要了解现有的行业标准、技术规范、标准设备以及相关参数与法律法规等等。这些知识量非常大,需要自己花大量时间去查找与阅读,他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查找这些知识或者如何应用这些知识。

3 分析及应对措施

3.1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调查所反映出的现实是:是否抄袭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高校教学者应对“大学生入学教育”、《思想品德修养》课程中增加或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他们重新进行人生定位和设定目标,帮助目标不清晰的学生树立明确目标。目标应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而不只是“考上大学,找份工作,养活自己”如此狭隘的人生观和短视目标。目标远大,动力才更足,才能走得更远。如果一个人设定的目标是行一万里路,如果最后只完成了十分之一,那他将来会行千里路,如果设定的目标是行一千里路,最后只完成了十分之一,那他将来只能行百里路。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融入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醒学生为自己的远大梦想而奋斗,从而改变学生应对专业课作业懒散的态度。另外,抄袭作业本身属于不诚信的行为,但有研究表明,只有30.5%的学生认为作业抄袭有悖学术道德[1],大部分学生并不认为作业抄袭是不道德、不诚信的行为;张庆玲等对高校学生进行采访发现,985和211高校的学生大多数认为将作弊(包括课程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等)提高到道德的层面是不妥当的,普通高校学生甚至认为作弊跟道德不沾边[4]。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抄袭作业是很普遍的事情,甚至视之为家常便饭,61.6%的大学生认为大学学风宣传和教育薄弱[2]。因此高校有必要应对大学生加强学风和诚信教育,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 教学方式改革

对于大学学习方式的转变,高校教师可利用学生手机不离手现象,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互联网,留有空间让学生自己搜查资料,设定一些需要查找资料的问题或提问,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并予以适当的提醒和帮助。另外,课外作业,需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或其他资源查找资料,并注明所查资料的来源,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减少抄袭人次。例如,部分理工科专业学生专业课会用到管道,他们通过计算得出的管道尺寸往往不符合管道尺寸标准,可让他们模拟买家买这些管道,在此过程中,他们会了解管道有不同材质,材质不同尺寸标准不一样,价格不一样,性能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通过课堂的模拟式操练,在实际查找资料过程中学习,逐渐变被动为主动,把思考问题和查找资料逐渐变成一种习惯。高校教师传授专业知识时也应结合工程实际,采用项目式或案例式教学,理论为应用服务[5],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的哪一方面,怎么运用。消除学生对"所学知识对工作无帮助"的片面理解。只有正确认识到专业知识的意义,学生才能从内心深处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也会更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专业课作业。另外,专业课作业不能过于理论化,应结合实际应用,让学生从模拟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就感。部分教师直接采用教材中的习题作为课程作业,而教材中的习题往往过于理论,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强,或者表述上与实际应用相关性不大,这需要高校教师付出大量心血搜集资料,将工程或项目实例与所授专业知识结合,整理出应用感强的作业题。

3.3 消除“知识无用论”

我国高校教材更新慢,教材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技术的更新速度,大量学生认为大学知识已经过时[6]。再加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等新闻的推波助澜,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大学知识是否有用产生质疑。对此,专业教育应减少对教材的依赖,只将课本作为辅助性参考书,重视企业与行业标准,引入前沿技术,强调企业需求[5],往利于学生就业的方向教学,让学生在顺利就业过程中认可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被进行适当的变通或者有所改进,但百变不离其宗,基础理论不会变,在专业课程中学到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也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并不理解这些,教育工作者应提前让学生知道并理解。对于 “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等网络信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理性对待与分析。邀请一些优秀的、从事本专业的毕业生回校做讲座和宣传,消除现在大学生对大学专业知识的误解,不被社会上的流言所误导。

3.4 缩紧毕业政策

国内许多高校抱着“不为难学生,稳定考试通过率,确保毕业率”的态度,对学生实行“宽出”政策,在课程考核方面政策宽松,导致学生形成“反正能毕业”的看法,并一届影响下一届。好在,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话:“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要避免轻轻松松就能毕业”。其在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上也表示:“要狠抓本科教学秩序整顿严把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让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危机感、让刚刚入学的学生有压力感、让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有责任感” 。这表明,大学生想要混日子的,随随便便就能毕业的好日子即将到头了。在课堂上,向学生宣传这些有关的会议精神,让他们知道教育部的决心与相关政策。作为高校任课教师,应坚持原则,不能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降低试题难度,或者“划重点”,试题应与平时作业难度一致,内容挂钩,可以触类旁通,但不能一样,让学生知道掌握了课程作业就达到了通过课程考核的程度。任课教师也应同时摆明自己坚决反对抄袭作业的态度,严查抄袭作业者。在毕业条件与授课教师的双重压力下,学生的懒散态度会逐渐改观。

通过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和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上的改革与努力,以及缩紧大学生毕业条件,逐渐改善专业课程抄袭的现状,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专业课程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山西省芮城县 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开展专业知识大实践活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专业知识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