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沂南县黄埠灌区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9-02-15周业友

山东水利 2019年8期
关键词:支渠渠系种植区

周业友

(临沂市岸堤水库管理处,山东 临沂 276217)

沂南县黄埠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000hm2,设计引水流量4.5m3/s,为丘陵灌区,受益区域为张庄镇、砖埠镇以及青驼镇的部分村庄,灌溉制度为按区域轮灌模式。干渠全长12.71km,6条支渠全长24km。该灌区水源为引东汶河水,在张庄镇北黄埠村西汶河上建有拦河闸一座。

1 灌区现状

1.1 工程现状

黄埠灌区由于1996年底建成运行,干支渠以梯形土渠为主,干渠桩号0+000~1+350段为浆砌石重力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三铰拱盖板,上部覆土的暗渠段,桩号4+160~8+910段为浆砌石防渗渠道,其余干渠段及支渠均为土渠,干渠上共有2个节制闸,6个分(引)水闸,4座倒虹吸。

1.2 种植结构现状

该灌区处于丘陵地区,以干渠段影响区域划分,桩号0+300上游区域,全部为提灌,以种植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为主;桩号0+300~9+100段,渠道左岸区域,以种植冬暖式大棚蔬菜为主,右岸区域,以种植冬小麦,玉米,部分村庄种植冬暖式蔬菜大棚;桩号9+100以下区域,左岸区域以种植蔬菜大棚为主,右岸以花生,林果业为主。

2 灌区存在主要问题

2.1 产权管理分离,管理体制不顺

黄埠灌区由沂南县投资兴建,产权归沂南县政府,灌区管理单位是临沂市岸堤水库管理处,渠首拦河闸管理单位为临沂水务集团,产权与管理单位脱节,造成管理单位和产权单位都没有对灌区投入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申请财政资金支持,渠道及渠系建筑物都没有开展确权划界工作,产权界限不明确,管理单位的日常管理很被动。

2.2 灌区渠道老化失修,设计标准低

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均为20世纪90年代末建成,老化失修,干支渠“跑冒漏”非常严重,干支渠上的闸涵、渡槽、倒虹吸很大一部分已不能用或者不能完全发挥作用;渠道和倒虹吸淤积严重,各种杂物得不到有效及时清理。渠道及渠系建筑物设计标准低,矩形防渗渠段为地上渠,渠底防渗措施缺失,底部渗漏严重,个别渠段甚至存在贯通性漏洞;沙壤土土渠渗漏严重,造成整个灌区水的有效利用率非常低,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

2.3 灌溉制度不适应种植结构的变化

灌区采用大水漫灌、轮灌的灌溉制度已经不适应种植结构的变化。灌区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为主,漫灌容易泡塌大棚的土坯墙,无益而且有害。西部山区的林果,以提灌为主;花生种植区以座种点播为主,所以,灌区灌溉制度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种植结构的变化。

2.4 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矛盾突出

黄埠拦河闸同时担负城市供水和灌溉用水的双重任务。临沂城一期引水流量1m3/s,常年引水;当灌区农业灌溉提闸引水时,由于引水流量较大,几个小时后闸前水位就会降低,不能满足城市引水的闸前水位要求,需要关闭灌区引水闸,下游老百姓只能在田间地头等水。等闸前水位蓄至正常水位,再给灌区放水,水源供水矛盾异常突出。

2.5 灌区渠系建筑物配套不完善

灌区斗、农、毛渠配套不完善,支渠上的斗门大部分没有门体,出水无法控制,田间斗、农、毛渠布置不合理,斗门出来的水四处漫溢,大部分进了排水沟,灌溉水利用系数很低。田间工程配套不完善,使得灌区某些地块有水用不上。

3 解决措施

3.1 理顺管理体制,做好确权划界工作

为了使灌区发挥应有的作用,为灌区的内老百姓真正受益,需要产权单位和管理单位认真协商,把灌区管理权交给产权单位,做到有权有责,有利于有效管理和灌区长远发展。临沂水务集团作为城市引水供水的管理单位,应该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配水方案,保证用水双方的水源供应。产权管理权统一后,由沂南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抓紧实施黄埠灌区确权划界工作,明确管理范围,使灌区管理权责清晰,让管理单位的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渠系配套

增加灌区各级资金的投入,根据种植结构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对于蔬菜大棚区,渠系的设置以补充地下水为主;对于西部林果种植区,以发展微灌等节水灌溉为主;对于旱季作物种植区,在斗渠以下多设置提灌水池,为群众点播、座种、抗旱提供方便。加快完善黄埠灌区田间工程续建配套及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步伐,使灌区尽快发挥作用,提高水利用系数,保证农民用水户在干旱季节有水可引、可浇、可灌,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调整灌溉制度,适应种植结构

灌溉制度必须适应种植结构的变化,根据作物分布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对于蔬菜大棚种植区,应该在斗、农渠布置时,使灌溉水流入附近汪塘、排水沟,补充抬高地下水位,采取定期供水的方式;对于林果种植区,灌溉方式以滴灌、喷灌、微灌为主,在果品生长期内保持渠道内小流量长期有水;对于西部丘陵以旱季作物为主的区域,应该按季节供水,保证群众用水需求。

3.4 合理调配水源,保证用水

针对黄埠拦河闸在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水源方面存在的矛盾,灌区管理单位应根据灌溉需要,提前做好用水计划并提出用水申请;拦河闸管理单位应该在接到灌区用水申请后,立即根据灌区用水计划和城市供水要求,确定用水量和用水时间,向上游岸堤水库报送拦河闸用水计划。灌区灌溉时,黄埠拦河闸得到岸堤水库来水的及时补充,使闸前水位不降低,临沂城市供水和黄埠灌区灌溉用水都能得到保障。

3.5 推广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一是通过对干、支渠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多用先进的渠道防渗措施和灌溉技术。统一规划,配套斗渠以下田间工程,斗农毛渠的设置要合理,斗农毛渠都要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提高田间水利用系数。二是在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区建设以补充地下水为主的渠系工程,使大棚机井保证有水可用,促进高效农业发展。三是在林果种植区大力发展微灌技术,采用压力管道将水输送到每棵作物的根部附近,合理设置抽水前池和低压管网。四是在西部旱季作物种植区合理设置斗毛渠和蓄水池,从斗、农渠直接为蓄水池供水,蓄水池的设置点要多,面要广,保证移动式提灌设备用水。五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灌溉区域及灌溉对象确定灌溉用水定额,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建立起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格局,推进灌区发展;制定合理的供水用水方案,使灌区走上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的富裕增收,打赢脱贫攻坚战。

猜你喜欢

支渠渠系种植区
东支渠灌区存在问题调查及治理措施浅析
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影响的渠系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受防渗标准影响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问题探讨
吐鲁番市景观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基于Landsat-8遥感数据的冬小麦种植区地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不同渠道衬砌型式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C市主要草莓种植区土壤重金属镉、铅现状调查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基于无人机DEM的灌区渠系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