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肥城市基层用水组织建设工作探索

2019-02-15党爱民冯圣军

山东水利 2019年8期
关键词:肥城市水价农田水利

董 民,党爱民,冯圣军

(肥城市水利局,山东 肥城 271600)

为充分发挥基层用水组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的作用,肥城市立足实际,多措并举,积极鼓励组建具有持续自我发展能力的农村基层用水组织。目前,在全市基层用水组织建立起以镇(街)用水户协会、村用水户分会为主的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全市共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0个,并颁布了农村用水者协会登记证书,制定了农民用水户协会章程,以及工程管理、灌溉、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和办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与管护体系,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打下坚实基础。

1 主要做法

1.1 加大宣传,营造浓厚舆论宣传氛围

为保障基层用水协会组建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肥城市进行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印制了《农民用水户协会事务手册》等宣传材料1万余份,通过开设培训班、走村入户等形式发放到农户手中。结合肥城电视台,以播发新闻、制作新闻话题、专访等节目形式广泛宣传,为农民用水协会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1.2 立足实际,深化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精细化用水管理是实现农业节水的有效手段。过去由于传统的农田水利设施归村集体所有、村集体管理,用水的是一家一户的村民,管用分离,造成管护不到位,许多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缩短了使用寿命,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

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肥城市对辖区内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产权核定、登记造册并颁发产权证书,对全市6420处农田水利工程发放了产权证、使用权证书,签订了管护协议书,同时,还积极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具有独立运营权限的灌溉服务合作社、服务站,破除了农田水利存在“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1.3 抓好试点,为全面推广积累经验

自进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肥城市潮泉镇潮泉村承担了全市的试点工作。为确保协会组建规范,不走形式,市水利局会同乡(镇)水利站相关人员,深入潮泉村广泛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按照全市农业水价改革总体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

作为农业用水协商定价、计量收费、水权转让的实施主体,潮泉村农业水价首先通过单个工程进行分析,核算灌溉基础能源(主要是用电量)消耗、运行管护人员基本工资,少量的维修折旧提取等,将方案提交灌溉合作社社员会议进行讨论后,征求广大社员的意见,形成合理的灌溉水价,经村委会同意后,报镇农民用水协会批复,最后报镇政府和市水利局备案。

为奖励节约用水,村灌溉合作社按照各用水农户消耗的水量,在不同的轮灌片区内划定平均亩用水量,对低于平均灌溉水量的农户进行优惠,并报村委会登记,纳入文明家庭和党员星级评定评选的参考范围,鼓励广大农户通过各种措施节约灌溉用水,通过试运行,群众比较满意。为全面推行潮泉村的经验做法,全市多次召开现场工作调度会,极大地推动和规范了用水协会的组建工作。

1.4 多措并举,全面促进基层用水组织健康发展

在规范组建农村基层用水组织的基础上,支持农村基层用水组织实行市场化运行、专业化服务、物业化管理,鼓励实行资本化运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鼓励将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使用权与农业初始水权赋予同一主体,更好地发挥农村基层用水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田灌溉工程、养护工程设施的优势和在用水管理、水费计收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水平和效益。

通过水利工程设施抵押贷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护,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基层用水组织给予重点培育,扶持其做优做强。借助高效节水灌溉试点县项目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工程,为边院镇凤凰村新建1座塘坝、1处泵站及新打1眼机井,并为村所有水源工程配套安装了“水电双控”计量设施。随着农业水利设施的不断改善,凤凰村金凤凰土地股份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4hm2土地和附属农田水利设施一并流转,由合作社统一运营和管理。

经过近2年的成功运作,金凤凰土地股份合作社充分发挥全民参与监督管理的优势,全村农户因此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农户每亩分红预计达1000元左右。山东方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生态农业公司,借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契机,公司投入50万元,发展微灌、喷灌35hm2,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5套,并在井口安装超声波流量计和节水灌溉“水电双控”RTU设备,实现了“水电双控”智能计量,彻底告别了过去传统的土渠灌溉。

2 实践成效

2.1 规范用水管理,提高了灌溉效率

基层用水协会的建立,基本实现了由农民自己使用,自己管理,乡村监督协调,水管单位延伸服务的目标,理顺了农村供用水管理体制,管理责任进一步落实,灌水效率进一步提高。

潮泉镇潮泉村通过工程、管理、农业技术等节水措施,80hm2核心试点区实现亩均节水15m3,年均节水6万m3,节水效率提高了近20%,水费收取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100%。通过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及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并直接向节水农户发放“精准补贴”,实现了节水与减轻农民负担互相协调。

同时结合精准扶贫,对灌区内的贫困户进行水费补贴,去年共对贫困户补贴水费3100余元,得到了贫困户的一致好评。合作社积极维护灌溉工程,灌溉条件明显改善,用水保证率显著提高,原有的23眼机井通过改造,有16眼节省了二次提水费用,粮食亩均增产80kg。

2.2 改善干群关系,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基层用水协会承担灌溉、收费维修等具体的用水管理事务,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积极性,村委会对协会工作进行指导和协调,村干部从具体的用水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在出现用水矛盾时作为第三方调节协会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的用水矛盾,弥补了协会协调能力差的不足。农民用水协会在充分享有用水管理民主权利的同时,积极维护农民的用水权益,减少了灌溉纠纷,增强了群众对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的信任度。

2.3 优化灌溉服务,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

基层用水协会是管理单位与用水户联系的桥梁纽带,其作用是显著的。肥城市安孙灌区管理所帮助安孙灌区用水协会制定运行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通过用水协会及时了解掌握灌区用水的实际情况,实现科学精准灌溉,受到灌区群众的热烈欢迎,从根本上提高了灌区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肥城市水价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小鹿和泥塘
基于实证数学规划模型的农业水价政策效应模拟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爱是什么
山东省肥城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经验与做法
体育教师参与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四点做法
专家解读《农田水利条例》
宿迁市宿豫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