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9-02-15肖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白内障实验组发生率

肖珊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 白内障患者发病率逐年上升, 白内障是人体器官退行性病变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老年多发疾病, 其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给老年患者生活带来不便, 引起患者出现焦虑、抑郁、自悲、自怜等不良情绪,不良心理状态会增加手术风险, 影响手术效果, 所以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予以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1,2]。心理护理是运用专业性的心理学知识, 对患者现存及潜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 减轻疾病治疗对患者的刺激, 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本院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对61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眼科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住入院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1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1例, 女30例, 年龄63~82岁, 平均年龄(69.7±5.1)岁;单眼手术患者57例, 双眼手术患者4例。实验组患者中, 男33例, 女28例, 年龄62~84岁, 平均年龄(70.1±5.7)岁;单眼手术患者56例, 双眼手术患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障碍、智力障碍及不能语言交流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 摘除患者浑浊晶体, 植入人工晶体,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教育、术后观察、术后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为:①疾病及手术相关内容护理:向患者简单讲解疾病的原因、手术作用及过程,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回答患者的问题, 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误解及恐惧,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环境护理:病房整洁、舒适、安静, 让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 使患者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有利于病情好转及患者康复。③心理护理:耐心与患者交流,了解分析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原因, 针对患者的实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理解、安慰患者, 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心理,以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SAS、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护理前,对照组SAS评分为(53.15±4.20)分, 实验组为(53.20±5.10)分;护理后, 对照组SAS评分为(46.13±5.20)分, 实验组为(40.30±4.90)分;护理前, 对照组SDS评分为(50.70±4.10)分, 实验组为(51.10±3.90)分;护理后, 对照组SDS评分为(48.70±3.50)分, 实验组为(40.20±4.10);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61 53.15±4.20 46.13±5.20a 50.70±4.10 48.70±3.50a实验组 61 53.20±5.10 40.30±4.90a b 51.10±3.90 40.20±4.10a b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7例, 前房渗出3例, 后囊膜破裂1例, 前房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67%;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3例, 前房渗出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56%;实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眼科疾病, 是器官退行性病变所导致, 白内障导致患者视力下降, 日常生活、行动均受到影响, 大多数患者会存在心理上的问题[4]。目前白内障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对人体会造成损伤, 术后会出现疼痛, 患者对手术风险的担心以及对术后效果的不确定性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不良情绪会影响手术效果及康复时间, 因此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在常规护理上应注重增加心理护理干预, 应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疏导患者情绪, 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5,6]。本院对61例患者增加了心理护理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 对照组SAS评分为(53.15±4.20)分, 实验组为(53.20±5.10)分;护理后, 对照组SAS评分为(46.13±5.20)分, 实验组为(40.30±4.90)分;护理前, 对照组SDS评分为(50.70±4.10)分, 实验组为(51.10±3.90)分;护理后, 对照组SDS评分为(48.70±3.50)分, 实验组为(40.20±4.10);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 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角膜水肿7例,前房渗出3例, 后囊膜破裂1例, 前房出血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9.67%;实验组患者角膜水肿3例, 前房渗出1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56%;实验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 缓解患者焦虑紧张心理, 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白内障实验组发生率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临床探析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过多晒太阳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