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与康复

2019-02-15王奕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循证骨质住院

王奕宾

老年骨质疏松是骨科常见疾病。老年人骨量减少, 脆性增加, 易导致骨折, 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如何护理老年骨质疏松的骨折患者, 会直接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减少术后并发症, 帮助患者更早出院。循证护理这一理念早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1], 21世纪已经被临床上大多数医生和护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文通过探讨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的不同, 系统评价循证护理的效果, 为日后临床护理工作提高科学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且所有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排除重大器质性疾病患者、严重心脏病、脑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骨外科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护理, 从基本的饮食、环境、休息以及功能训练为目标, 帮助患者逐渐改善和恢复, 定期帮助患者更换床单、翻身、保持病房通风良好,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切口感染、是否出血发热等情况, 预防术后继发感染和并发症[2]。

1.2.2 观察组 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成立循证小组, 明确职责, 培训小组成员, 掌握循证护理的核心和方法。依据临床经验以及患者不同的个体差异探讨不同患者围术期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需要护理人员所做的具体工作和达到的目的, 然后寻找循证支持, 遵循循证护理的基本原则, 查阅其他手术围术期护理文章, 再结合显示医院护理经验, 运用已知的专业理论知识评价其护理操作真实性、可行性, 然后确定结论[3-5]。指导实践应用于临床, 出现不足, 加以改进,最终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治疗效果分为优、良、可、差;优:得分90~100分;良:得分80~89;可:70~79;差:<70分[6]。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骨折愈合情况[7]。采用问卷调查形式统计患者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2.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骨折愈合率100.0%、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85.0%、80.0%, 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0.0%, 住院时间(18.7±1.8)d短于对照组的(26.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n(%), ±s, %]

表2 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n(%), ±s,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骨折愈合 并发症 住院时间(d) 满意度观察组 40 40(100.0)a 3(7.5)a 18.7±1.8a 100.0(40/40)a对照组 40 34(85.0) 8(20.0) 26.1±3.6 80.0(32/40)

3 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是老年常见病之一, 近年来, 发病率逐渐增高, 而且骨质疏松也严重地危害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骨质疏松最直接的危害是导致老年人轻易骨折, 而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式。手术操作技术日渐成熟, 但围术期和术后的护理会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结局[8]。因为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下降, 术后的恢复也较慢, 需要更好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 常规护理只能避免术后继发性感染等问题的发生, 但不能促进老年患者骨折愈合更加快速, 患者舒适度也得不到保证, 日后生活和机体功能也不能保证很好的完善。

循证护理理念是基于以往经验学者的科学总结以及作者临床经验综合制定的护理模式, 在不断地实践、理论求证、再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9], 直到找出一个最佳的适用于患者个体本身情况的护理方案, 然后严格实施的一项操作。这种模式下的护理更为科学化、系统化, 综合性也较强, 可以综合多个护理方案的优点, 屏蔽其缺点, 并且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适用于不同的患者, 针对性更强, 护理效率更高。本文实验通过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组内人员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护理内容和具体操作都有明确的计划也有专业的操作实施安排,所以对于护理的结果也有一定预见性, 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加以质控管理, 使护理成绩更为优异。在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同时, 每个护理人员都同时不断地学习, 更新理论知识, 结合实际工作深刻地理解理论专业, 提高了护士的素养和技能,同时加强了护士队伍的建设[10]。不同护理标准和程度的干预,对患者心理、功能恢复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 术后并发症也明显不同, 从结果可以体现, 循证护理模式患者效益更高。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优良率为92.5%, 高于对照组的7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率100.0%、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的85.0%、80.0%, 并发症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的20.0%, 住院时间(18.7±1.8)d短于对照组的(26.1±3.6)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将循证护理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股骨骨折手术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循证骨质住院
妈妈住院了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关注健康 远离骨质疏松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中老年骨质疏松无声息的流行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骨康操”预防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