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对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患者中的影响

2019-02-15蔡艳丽张琳琳陆春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止血带气压局部

蔡艳丽 张琳琳 陆春云

气压止血带可通过气压的改变对血管进行压迫, 有效阻断患肢血流, 达到止血目的, 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 受到四肢外科手术的广泛欢迎[1]。但其所存在的弊端也日益凸显, 由于手术所需时间较长, 局部肢体长时间处于正性压迫作用下,极容易出现缺血缺氧, 造成组织细胞损伤[2]。皮肤损伤作为气压止血带的常见并发症已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 如何在围手术期对局部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成为护理工作的关键[3]。本研究中, 作者就人性化护理对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患者中的影响展开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来本院骨科行四肢远端手术的患者212例, 排除化脓性感染、严重挤压伤、静脉曲张伴血栓形成等禁忌证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6例。

1.2 方法

1.2.1 术后处理 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气压止血带, 采用J S-827 A型电脑气压止血带, 宽度为5.5 c m, 上肢手术选择长度为52 c m, 固定部位为上臂上1/3;下肢选择60 c m长度,固定部位为大腿根部上1/3处。局部用脱脂绷带平整包裹作为衬垫保护皮肤。工作时间控制在1 h左右, 工作压力控制在上肢<35 kPa、下肢<75 kPa。

1.2.2 护理方法

1.2.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在术中时刻注意密切观察, 在合理控制充气时间、检查止血带工作情况的同时, 要密切关注局部皮肤状况, 一旦出现压红症状, 应及时与手术医生、麻醉师沟通处理。

1.2.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①术前:做好疾病宣教工作, 就手术流程向患者做简要讲解,说明止血带的工作原理, 并强调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疼痛、感觉丧失等不良反应。充分关怀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缓解其紧张等不良情绪。②术中:选择合适绷带作衬垫, 松紧度以一指为宜, 并充分固定防止滑脱。合理规划调度, 严格控制手术时间, 若>1 h, 则视分次缓慢情况放气10 min, 并抬高患肢, 保障局部血供。③术后:松止血带后需对局部血供进行密切观察, 并对局部进行消毒, 必要时辅助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 皮肤损伤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 皮肤损伤情况分为暗红、淡红、无压红。

1.3.2 并发症 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肢体麻木、静脉血栓、止血带休克等。

1.3.3 护理满意度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量表, 从沟通、环境、操作等方面对满意度进行评价, 分为完全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完全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肢体麻木、静脉血栓、止血带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10.38%、9.43%、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53%、58.49%、3.77%、4.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2.45%(98/1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06%(105/1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表3 两组满意度比较(n, %)

3 讨论

气压止血带可通过电脑调节相关参数, 可通过对压力和时间的调控, 自动泵气从而达到理想压力值并维持, 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的止血设备。气囊在气压泵的作用下, 快速充气, 压迫局部止血, 可在短期内阻断血流, 从而降低了术中出血, 极大的方便了手术操作[4]。不恰当的使用虽然在术中没有明显弊端显现, 但可遗留一定程度的皮肤损伤, 严重者可导致神经损伤及止血带休克等并发症[5-8]。

本研究就人性化护理对气压止血带在骨科患者中的影响展开探讨, 并从皮肤受损情况、并发症及满意度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肢体麻木、静脉血栓、止血带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10.38%、9.43%、0、0,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4.53%、58.49%、3.77%、4.7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2.45%(98/106),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06%(105/10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患者体质各异, 在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 但对照组较观察组更为严重, 这可能与术中捆扎过紧, 压力过高, 血流长期不畅有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了患者的术后恢复, 护理满意度也较低。人性化护理可有效规避应用止血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 有效保护患肢局部皮肤, 有利于后期的恢复。

手术本身作为一种较为强烈的刺激, 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术中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无疑会加重这种影响, 甚至影响后期的恢复。人性化护理从患者自身的需求出发, 从生理、心理等角度对患者进行周到的护理, 在沟通医患关系的基础上, 为患者术后的恢复打下了坚实保障。在护理工作中, 应面向患者做好知识普及, 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时间选择合适的袖带, 以衬垫辅助保护局部皮肤, 同时密切把握时间和压力, 最大限度降低对皮肤的损伤。

猜你喜欢

止血带气压局部
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不使用止血带更佳
一种新型多通道可扩展气压控制器设计
2 种常用战术战伤救治止血带对人体四肢止血效果的比较及分析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看不见的气压
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从专利角度看止血带的发展概况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