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

2019-02-15周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预见性胎盘出血量

周丹

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 也是女性的一种本能。阴道分娩对产妇的损伤小, 避免了剖宫产带来的风险,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有利于产后恢复, 因此许多产妇选择进行阴道分娩, 但阴道分娩易导致产后出血, 危及产妇生命安全[1]。临床上对产妇产后出血的问题十分重视, 为了能够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采用了预见性护理措施, 其护理效果显著[2]。本文为了进一步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护理效果, 选取了92例产妇进行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7月本院进行阴道分娩的9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每组46例。对照组产妇年龄最小23岁, 最大36岁, 平均年龄(28.53±4.21)岁;分娩时孕周最短39周, 最长42周, 平均孕周(39.17±0.95)周;初产妇29例, 经产妇17例。实验组产妇年龄最小24岁, 最大38岁,平均年龄(29.14±4.83)岁;分娩时孕周最短38周, 最长41周,平均孕周(40.23±0.75)周;初产妇26例, 经产妇20例。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记录产妇产后2、24 h出血量, 并观察生命体征, 询问产妇是否感到不适, 注意清洁会阴, 预防产后并发症等。

实验组产妇进行预见性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产前护理:护理人员在预产期前1周对产妇进行相关的常规检查,并根据产妇的年龄、性格、心理状态、经济状况等因素, 对产妇进行综合产前评估。大多数产妇在产期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要多与产妇交流, 耐心倾听产妇的想法, 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 让产妇了解分娩的过程, 详细介绍产后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帮助产妇缓解心理压力,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分娩。对于有贫血、高血压的产妇, 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应急方案。②产中预见性护理。第一产程:仔细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 如果产妇出现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症状, 医生应及时作出处理。第二产程:保护好产妇的会阴部位, 避免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胎盘剥离情况, 指导产妇进行分娩, 同时检查胎盘是否完全分娩, 观察软产道情况。③产后护理。产妇送入病房后,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 并给产妇注射适量的缩宫素。产后2 h最容易出血, 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 告知产妇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指导产妇用母乳喂养。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评定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 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产妇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83.52±12.29)、(139.64±14.82)ml, 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0.73±22.91)、(250.85±26.38)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s, ml)

表1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 ±s, ml)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产后2 h出血量 产后24 h出血量实验组 46 83.52±12.29a 139.64±14.82a对照组 46 140.73±22.91 250.85±26.38

2.2 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44/46), 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78.26%(36/46);实验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33, P<0.05)。

3 讨论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称为产后出血, 80%发生在产后2 h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因此临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临床上引起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很多, 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3,4]。①宫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在正常情况下, 胎儿娩出后, 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则会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从而容易发生产后出血。②胎盘因素:根据胎盘剥离情况, 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 造成产后出血。③软产道裂伤:产妇在分娩过程中, 医生对软产道检查不仔细, 遗漏出血点, 或者缝合、止血不彻底均可引起产后出血。④凝血功能障碍: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产妇存在凝血功能障碍, 定然会造成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出血后,如果处理不当, 会导致产后大出血, 引发失血性休克, 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临床以往会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 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的止血效果, 但对于大出血产妇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所以对阴道分娩产妇展开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重要[5-9]。

预见性护理是护士应用护理程序对产妇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与判断, 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 进而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产妇的满意度。阴道分娩产妇通过产前、产中、产后进行预见性护理, 可以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分娩[10,11]。同时在不同产程进行不同护理干预, 可以避免软产道损伤, 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 提高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产妇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 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 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临床借鉴。

猜你喜欢

预见性胎盘出血量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产前超声与MRI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诊断效果对比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胎盘大补靠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