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改善的影响探讨

2019-02-15陈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延续性血压常规

陈洪

妊娠高血压不仅影响孕产妇的生命健康, 还会威胁围产儿的健康。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 以保证母婴安全。为探究延续性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血压改善的影响,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36岁, 平均年龄(28.82±2.97)岁;孕周20~35周, 平均孕周(28.95±2.59)周。观察组患者年龄23~38岁, 平均年龄(27.93±3.42)岁;孕周18~32周, 平均孕周(29.01±2.61)周。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如协助患者常规产前检查、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常规妊娠降压药使用指导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延续性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疏导: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果出现焦虑、恐惧、悲观等负面心理, 及时予以帮助和心理疏导, 多与其沟通交流, 帮其解除疑虑, 适时予以鼓励和安慰。向其介绍成功案例, 告知其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可能导致血压升高。②血压护理:患者生产过程中, 要求主治医生联合护理人员密切关注其血压变化。尤其是选择顺产的妊娠高血压患者更应该对其做好全程血压护理评估, 第一产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宫缩及胎心变化, 第二产程中注意维持患者持续吸氧和监测血压变化。患者分娩结束后, 予以宫缩剂以防产后出血。③不良反应护理: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子痫症状, 如果出现子痫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按照医嘱予以降压药、镇静药, 并记录患者具体病情及发展情况,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协助患者更换体位, 采取侧卧位方式以防痰液阻碍呼吸道, 必要时予以吸痰处理[1]。每日帮助患者进行皮肤、口腔清洁护理。④产后护理:患者产后出汗多, 需要及时帮其更换衣物、被褥, 增加身体清洁频率。输液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视力下降等情况。定期按压患者子宫和检查宫缩恢复情况, 观察其是否出现恶露及其颜色、性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命质量评分, 其中生命质量评分包括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4个项目, 每个项目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命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护理前,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037、0.1229,P>0.05)。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s, mmHg)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s, mmHg)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aP<0.05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5 155.13±10.75a 132.78±8.17b 96.87±5.42a 80.98±7.06b对照组 45 153.27±11.20 141.96±7.58 97.01±5.39 90.03±5.57 t 0.8037 5.5256 0.1229 6.7510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角色功能 认知功能对照组 45 69.01±6.27 65.12±5.03 67.21±5.23 66.83±4.72观察组 45 84.11±5.13a 82.25±4.97a 83.62±5.41a 82.75±5.13a t 12.5035 16.2507 14.6294 15.319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妊娠高血压的高发期一般为妊娠24周后, 患者临床症状一般为尿蛋白、高血压、水肿等, 病情严重者甚至可见昏迷、肾功能紊乱及脉络膜血管梗死等症状。妊娠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与患者全身小动脉出现持续性痉挛有关, 对孕产妇健康及胎儿生长均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确保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需要在临床治疗的同时予以患者良好的护理措施, 以提高疗效。

延续性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的一种护理模式, 根据患者的具体或特殊情况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纵向延长护理服务的时间或横向增加多种护理服务[3-7]。关于妊娠高血压的延续性护理, 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理疏导、血压护理、不良反应护理、产后护理等护理措施。由于患者得知疾病后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 会担心疾病对胎儿产生影响, 甚至有些患者会出现严重的负面心理。同时患者由于过度紧张、恐惧心理容易升高机体血压, 加重妊娠高血压病情。因此, 需要予以患者一些心理疏导,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高血压病情恶化。血压护理是针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 血压不稳定不仅影响孕产妇的健康, 还会影响到妊娠结局的好坏和胎儿安全。因此, 需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降低妊娠风险[8-10]。子痫是妊娠高血压患者最易发生的不良反应, 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子痫症状, 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及时采取措施, 以防不良反应带来的不良的妊娠结局。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妊娠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显著, 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血压常规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常规之外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