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食护理管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钙磷代谢状况的改善效果

2019-02-15张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血透维持性饮食

张妍

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均需接受血液透析替代治疗, 以延长其生存期。但接受维持性血透的患者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常见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的状况, 可见患者机体呈高钙磷沉积或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不良情况, 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受到很大影响[1,2]。近年临床上强调为维持性血透性钙磷代谢紊乱患者给药治疗的同时, 再予以患者适当的护理干预, 以使其不良情况得到科学及时的干预[3]。为了进一步提高维持性血透的临床疗效, 改善患者机体钙磷代谢紊乱状况, 本次研究中以双盲法将纳入对象分为两组, 并予以两组患者不同的干预方法, 旨在对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管理的效果作探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68例维持性血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患者病情均符合《新编内科学》中相关诊断标准, 具有典型临床症状, 血磷水平均≥1.8 mmol/L, 透析时间>3个月;排除合并其他重大脏器疾病及临床资料不完善的患者。所有患者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19例、女15例, 年龄23~61岁, 平均年龄(45.06±5.41)岁;观察组患者中, 男20例、女14例, 年龄23~65岁, 平均年龄(45.30±6.6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 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实施一般护理, 对患者的饮食做相应的指导, 叮嘱患者优质高蛋白、低盐、低钾、低磷饮食, 蛋白质摄入量1.0~1.2 g/(kg·d), 让患者多食瘦肉、牛奶、蛋清等。

观察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管理。①健康宣教: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交流, 为其详细地讲解患者发生钙磷代谢紊乱的机理, 使其懂得高磷血症会对患者造成的影响, 提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期间的饮食原则, 务必保证患者日常生活中饮食高蛋白质、低磷, 叮嘱患者需将自己的日常饮食情况作详细记录。②饮食管理:全面详细地评估患者的机体状态,对其饮食习惯详细分析, 计算患者每天的磷摄入量, 再根据所获数据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规划, 患者每周反馈自己的饮食记录情况, 以食物营养计算软件估算每天的磷摄入量, 通常要将每天的磷摄入量控制为800~1000 mg, 叮嘱患者务必每个月复查, 再依据其体内血钙及磷水平, 提出适宜的改善措施。持续干预并观察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体内的钙磷代谢与营养指标数值变化情况, 包括血磷、血钙、iPTH、钙磷乘积、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蛋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体内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体内血磷、钙磷乘积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钙及iPTH指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钙磷代谢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血磷(mmol/L) 血钙(mmol/L) iPTH(p g/ml) 钙磷乘积(mmol2/L2)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4 2.09±0.26 1.02±0.08a2.34±0.19 2.35±0.15 469.81±587.09 460.34±554.074.86±0.843.20±0.64a对照组 34 2.10±0.31 1.96±0.27 2.35±0.22 2.42±0.18 470.57±569.52458.75±561.714.89±0.734.73±0.91 t 0.1441 19.4639 0.2006 1.7420 0.0054 0.0118 0.1572 8.019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干预前,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s, g/L)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s, g/L)

注:两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血清清蛋白 血清总蛋白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34 42.67±4.05a 41.34±4.06a 73.68±6.19a 72.56±6.04a对照组 34 41.96±4.11 41.58±4.61 73.72±6.56 72.19±6.32 t 0.7175 0.2278 0.0259 0.2468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维持性血透患者常会出现高磷血症, 此为人体内钙磷代谢紊乱的关键征兆, 并与人们的饮食情况息息相关, 该情况的出现会对患者的血透疗效及生存时间造成影响[4]。通常维持性血透患者并未深层认识到钙磷代谢紊乱会对自身造成的损伤情况, 要使其自主调节、改善早已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时难度很大, 临床上常见患者不愿接受饮食宣教及调节,故而对其病情控制及维持造成影响[5,6]。

于欣萍[7]的研究结果显示, 维持性血透患者对钙磷代谢知识与低磷饮食知识知之甚少, 患者对高磷及低磷食物不能区分, 也不能分清钙磷代谢紊乱原因及干预措施、并发症等方面情况, 提示需提高患者对钙磷代谢方面知识的认知度, 并加强饮食教育管理, 以使得患者临床依从性得以提高。谢满静等[8]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磷(1.35±0.34)mmol/L、钙磷乘积(3.24±0.81)mmol2/L2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营养指标也明显改善, 可见强化饮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降低有着积极影响。饮食护理管理注重对患者日常饮食严格管理, 并强调患者摄入优质蛋白, 保持其机体能量充足, 通常血液透析过程中会促蛋白质分解, 故而造成氨基酸大量丢失, 可见患者及时补充蛋白质尤为关键[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后, 观察组患者体内血磷、钙磷乘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未对其体内其他营养指标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 维持性血透患者接受饮食护理管理后其体内钙磷代谢状况得以明显改善, 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透维持性饮食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春节饮食有“三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