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15董小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实验组

董小慧

临床上对于肾脏疾病的患者而言, 病情发展至终末期主要的替代疗法就是维持血液透析。维持血液透析的新患者主要是刚经过诱导期透析逐渐地进入到维持性透析的阶段, 而且以后的透析治疗依从性以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都要求患者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 这样有助于减少透析并发症的发生率[1]。因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主要分析延续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28例。对照组男16例, 女12例, 年龄29~70岁, 平均年龄(51.3±6.4)岁;实验组男15例, 女13例, 年龄30~72岁, 平均年龄(51.8±6.9)岁。所有患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狼疮性肾炎等导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主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并发症的预防等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①成立延续护理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使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操作技能不断地提高, 同时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②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其自我管理能力、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等进行了解,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定延续护理方案。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患者应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 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使其在血液透析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③健康宣教。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药物的使用情况, 饮食的注意事项, 水分的摄入等, 同时还应指导患者学习透析通路的监测、体重管理以及运动锻炼等, 使患者可以全面地了解疾病, 学会相应的处理办法, 通过上课、微信平台、网络信息等形式将健康教育实际化, 真实化;④造瘘的护理[2]。要求护理人员嘱咐患者及家属, 勿在造瘘的部位处佩戴金银首饰, 注意日常卫生的清洁, 避免感染的发生;⑤定时进行随访。随访的方式可采用电话、信件、家访、网络平台等方式实施[3], 有助于及时掌握患者的情况变化, 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 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 告知患者透析的时间, 并且指导患者应正确地填写反馈表, 其中包括日常饮食、药物的使用情况、运动锻炼状况以及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以及生活质量情况。①自我管理行为: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评估, 其中主要包括4个维度(液体和离子的限制行为、饮食量管理行为、躯体和社会心理活动、一般状态的管理和社会心理行为)共25个条目, 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好[4]。②生活质量:采用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制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其实施评估。其中主要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 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4±10.6)、(61.0±8.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6.9)、(54.9±6.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28 64.3±5.1b 72.4±10.6a 54.3±4.8b 61.0±8.5a对照组 28 63.2±5.3 65.3±6.9 53.9±5.4 54.9±6.8 t 0.791 2.970 0.293 2.965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临床上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均属于终末期肾脏疾病导致, 而透析的实施应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 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率[5,6]。但大多数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对透析治疗不了解, 心理压力较大, 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且对疾病的相关知识掌握度不佳, 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也较低, 长时间进行透析使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皮肤瘙痒、内瘘功能失调、心血管疾病等, 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7]。因此对其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8]。

延续护理的实施主要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以及整体护理理念不断的延伸, 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在院外也可以接受正规的护理干预措施[9]。将院内护理和院外指导相结合, 成立延续护理质量监督系统, 借助网络平台对患者的疾病情况及时的了解, 同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使患者的护理效果大大提高[10]。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2.4±10.6)、(61.0±8.5)分,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3±6.9)、(54.9±6.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实施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维持性血液实验组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