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体检者中的慢性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和干预控制策略分析

2019-02-15张庆肖佛义陈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肾脏病患病控制策略

张庆 肖佛义 陈妹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 CKD)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类型之一, 病死率较高, 难以根治[1,2]。本院选择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前后接收的健康体检者各8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健康体检者中的慢性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和干预控制策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常规组, 其中男400例, 女400例 , 年龄 20~85岁 , 平均年龄 (58.28±8.96)岁。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800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400例, 女400例, 年龄20~86岁, 平均年龄(58.47±9.26)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健康体检者均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血压、血糖等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并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慢性肾脏病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进行测试, 包括已经确定与慢性肝脏病相关的疾病知识、体检者的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药物治疗历史、生活习惯等。

常规组不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干预组采用干预控制策略进行干预:①加强健康体检的宣传力度。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多媒体等形式, 介绍当前慢性肝脏病在全球以及高危人群中的发病率, 向受检者宣讲健康体检对于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慢性肝脏疾病隐患的临床价值, 使健康体检者重视自己的身体, 让健康体检者认识到预防慢性肝脏疾病的重要性[3]。②开设慢性肝脏病专题讲座或活动,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 主要介绍慢性肝脏病的基本临床知识、疾病分期、患病的早期信号、致病因素、日常保养以及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与方法, 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 现场就患者的认知误区进行解释和纠正[4]。③制定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开展早期预防、关怀同步的防控措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前提, 定期检查是关键。提醒人们应该重视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上以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为主, 切勿暴饮暴食,多喝水、不憋尿, 坚持锻炼身体, 适量运动, 避免劳累,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人群, 应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 至少每半年监测1次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 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 而健康人也需要1年检查1次尿常规和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 ①回顾性分析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②分析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前后健康体检者的认知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以及危险因素 800例健康体检者中, 有慢性肾脏病89例, 患病率为11.13%。其中年龄因素>60岁所致27例, 占为30.24%, 高血压所致19例, 占21.35%,高脂血症所致15例, 占16.85%, 糖尿病所致11例, 占12.36%,高尿酸血症9例, 占10.11%, 合并≥2项8例, 占8.99%。见表1。

表1 89例慢性肾脏病的患病危险因素[n(%)]

2.2 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前后健康体检者的认知水平比较 干预组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后认知评分为(90.15±2.47)分,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53.66±1.09)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前后健康体检者的认知水平比较( ±s, 分)

表2 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前后健康体检者的认知水平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认知评分常规组 800 53.66±1.09干预组 800 90.15±2.47a

3 讨论

若慢性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低, 不利于早期发现疾病和排除疾病隐患。提高防范意识, 积极地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处理, 是防治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关键[5]。针对健康体检结果来看, 慢性肾脏病患病危险因素具体表现为年龄因素>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合并糖尿病以及合并高尿酸血症等。①受检者由于自身年龄因素, 抵抗力较差, 易患感染类疾病, 从而诱发慢性肾脏疾病。②高血压与肾脏的关系十分密切, 肾脏是一个众多血管组成的脏器, 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会引发肾脏细小动脉硬化, 根据病情的发展, 演变为慢性肾脏病。③血脂异常也会加重肾脏损伤, 随着肾功能的下降, 伴随而来的蛋白尿,继而出现低蛋白血症等, 从而引起肝脏代偿性合成血脂增加,导致血脂升高。④高血糖对身体的伤害随着血流可达全身各处, 造成肾脏等器官的慢性损伤, 如肾小球血管损伤[6-8]。

有临床研究发现, 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却不足10%, 而如何利用一种积极有效的干预方法, 对于提高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疾病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9-14]。通过干预控制策略, 加强健康体检的宣传力度, 让人们意识到健康体检对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要性, 自觉采纳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正确认知,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5-20]。

综上所述, 采用干预控制策略后, 健康体检者的认知水平显著提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脏病患病控制策略
计及SOC恢复的互联电网火储联合AGC控制策略研究
基于递归模糊神经网络的风电平滑控制策略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临床肾脏病杂志》稿约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