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对胸部重型损伤后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9-02-15杜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休克胸部肺部

杜卓

胸部损伤在各种意外伤中比较常见多发, 随着交通事故、高空坠落等意外频发, 该疾病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发病后患者多合并血气胸、呼吸衰竭、休克等危重症, 极大增加了救治难度, 在临床上应及时进行抢救治疗, 以救治患者生命健康[1]。此外, 采取积极救治的同时, 实施维持患者有效呼吸、促进循环复苏以及病情观察等早期急救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次研究以探究综合护理对胸部重型损伤后休克患者的预后效果,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胸部重型损伤后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应救治, 无死亡, 采取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0例, 女10例;年龄15~62岁,平均年龄(32.0±11.4)岁;合并症:肺挫伤6例, 血气胸10例(双侧3例), 血胸5例(双侧1例), 颅脑损伤9例;致伤原因:车祸伤8例, 高空坠落伤7例, 墙体倒塌伤7例, 钝器伤5例,其他3例。观察组患者中, 男26例, 女14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32.3±11.5)岁;合并症:肺挫伤10例, 血气胸12例(双侧2例), 血胸6例(双侧1例), 颅脑损伤12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0例, 高空坠落伤15例, 墙体倒塌伤9例,钝器伤4例, 其他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给予病情监测、吸氧、止血、呼吸机及病房清洁、常规对症治疗、胸腔引流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措施。①体位护理:损伤、失血后出现休克患者病情危重,需及时安排抢救治疗措施, 改善患者呼吸、循环, 增加回心血量, 头部适当抬高15°, 下肢适当抬高20°, 保持头侧取平卧体位;②纠正休克:根据心电图监护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 调整补液量、补液速度, 至少建立两条静脉通路, 促进循环血量尽早恢复;③急性呼吸衰竭护理:保持血压平稳,限制输入水分量以及晶体液, 给予患者止痛、吸氧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控制抗休克过程中的输液量及输液速度;④肺部感染预防:胸部重型损伤患者同时合并机体免疫功能、呼吸功能受损, 影响机体分泌物排出, 同时痰液分泌量增加、排出不畅、细菌繁殖等, 均容易诱发肺部感染;护理人员应每间隔一段时间巡视1次, 辅助患者翻身、排痰以及更换体位等;⑤补充血容量:胸部重型损伤后休克发生后, 会影响正常机体血液循环, 减少血液循环量, 容易发生低血压、脑缺氧、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护理人员需至少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用于疏通循环、扩容以及输送抢救药品;⑥切口引流管护理:维持引流顺畅, 引流瓶中盛装无菌水, 防止感染发生;加强巡视, 查看引流是否有堵塞, 若出现血凝块堵塞,每2小时挤捏一次。发现引流异常, 及时告知医生急救处理。⑦其他护理:损伤后患者因长期卧床, 护理人员在提供基础护理, 还应给予患者人性化关怀, 防止压疮发生,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明确休克发生原因, 并制定对应急救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护理5周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 F-36)评分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 共包括36个小问题, 总结为8个维度:一般健康、身体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精神影响、体能、体能影响、精力, 各维度评分最差0分, 最好100分, 分数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0±1.4)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3±1.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093, P<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经护理5周后, 观察组的一般健康、身体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精神影响、体能、体能影响以及精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一般健康 身体疼痛 社会活动 心理健康 精神影响 体能 体能影响 精力对照组 30 51.00±2.2060.50±2.0050.40±1.2248.00±2.0548.12±1.9060.05±2.4041.28±1.9048.15±1.90观察组 40 62.59±2.50a 71.95±2.05a 61.95±2.00a 60.05±2.20a 55.20±2.20a 68.75±2.40a 52.20±2.12a 55.20±2.15a t 20.191 23.367 27.943 23.343 14.111 15.009 22.282 14.259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其中低血压6例, 急性呼吸衰竭4例, 肺部感染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3.3%;观察组共有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 其中低血压1例, 急性呼吸衰竭1例, 肺部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59, P<0.05)。

3 讨论

重型胸部损伤因病情发展快, 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 准确把握手术时机、积极提供急救是成功救治的关键。而且重型胸部损伤患者多因失血量过多, 容易并发休克, 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时, 不仅需要结合积极有效的治疗, 还需结合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 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改善预后效果[2]。

本院在常规重型胸部损伤护理基础上, 总结胸部损伤、休克的临床经验以及护理经验, 同时通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案, 并及时反馈护理实施效果, 进一步调整护理方案, 以提高护理效果。纠正休克以及合适体位护理, 保证患者呼吸顺畅, 恢复机体正常的功能,在提高身体舒适度的前提下, 为急救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积极预防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 可有效降低此类并发症发生率;补充血容量, 改善机体血液循环;补充血容量护理,改善有效循环, 建立静脉通道, 输送药物、疏通循环等;胸部重型损伤休克患者需应用引流装置, 保证引流顺畅、流水无菌, 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其他基础护理, 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提高治疗效果[3-6]。此外, 胸部重型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 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需要更高水平的护理技术以及护理素质, 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发现患者病情变化, 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给予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辅助患者翻身按摩, 提高舒适度, 降低褥疮等并发症发生。本次研究表明, 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一般健康、身体疼痛、社会活动、心理健康、精神影响、体能、体能影响以及精力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 胸部重型损伤后休克患者在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同时结合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 能够显著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猜你喜欢

休克胸部肺部
体检要不要拍胸部X 线片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避开这些毁胸坏习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