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2019-02-15卢淑娟欧秋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位脑出血神经功能

卢淑娟 欧秋燕

脑出血是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 发病率高, 且致残率、致死率高, 以中老年患者为主要患病人群,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也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早期、综合性的护理模式,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中枢神经功能、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1-3]。为此,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 评价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和常规护理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4]:①患者均诊断为脑出血, 符合脑出血的诊断标准;②基本资料完整, 患者意识清晰;③患者自愿参与,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22例;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58.56±5.91)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41~77岁, 平均年龄(58.88±6.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止血、抗感染、补液等常规对症治疗, 同时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 于患者病情稳定后, 对其进行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具体为:①基础性护理。主要包括环境干预和面部、口腔、全身的消毒与清洁, 注意保持室内通风, 床单位干净整洁。②心理干预。与患者和家属建立主动沟通的关系, 在沟通过程中了解患者的焦虑, 尽可能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在交流中发现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和放弃治疗的想法, 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劝导患者要积极的面对疾病和治疗, 提高依从性。③体位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摆放体位,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选择以下几种体位: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等, 每1~2小时更换一次体位, 由护理人员协助。④运动指导。床上功能训练主要包括髋关节屈曲训练, 注意保持脊柱伸展, 让患者自由活动头部和颈部, 坐起5次/d。可下地行走者, 可在康复人员的指导下做行走训练, 以患者自身感受适宜为准。⑤训练语言功能。从简单的音节开始训练, 逐渐过度, 在训练过程中叮嘱患者勿着急, 以免激发不良情绪。⑥饮食干预。指导患者饮食,以高蛋白、高纤维、低盐低脂为主, 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自理能力及神经功能。①疗效判定标准[5]:显效:患者各项疾病体征基本消失, 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有效:患者疾病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 需要家属照顾;无效:与干预前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神经功能[6]:采用NIHSS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量表中共包括15个条目, 共计42分, 分数越高, 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③生活自理能力[7]: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总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 表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干预前, 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a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 干预前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 50 26.52±2.61 11.15±2.33a b 26.85±2.58 64.53±5.28a b对照组 50 26.88±2.74 18.78±2.54b 26.74±2.64 39.48±5.64b t 0.673 15.653 0.211 22.927 P 0.503 0.000 0.833 0.000

3 讨论

脑出血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护理模式, 护理方案中囊括了基础护理、心理干预、体位护理、运动指导、语言功能以及饮食干预等内容,康复方案的制定体现出了极大的针对性。针对脑出血患者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 制定综合性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8]:①可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②通过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 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肢体和运动功能。此外, 干预的时间早, 患者的恢复效果就更好, 本院是在患者病情稳定后的1 d内进行康复干预, 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9]。

本研究结果说明实施早期综合康复护理更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同时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从科学性上来看, 本结果与化艳等[10]报道中的研究结果相似, 说明脑出血患者康复中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 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体位脑出血神经功能
后路全髋置换术后髋关节保护体位影响脱位率吗?一项7项研究6 900例荟萃分析/CROMPTON J,OSAGIE-CLOUARD L,PATEL A//Acta Orthop,2020,91(6):687-692.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