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9-02-15秦红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脊柱护士实验组

秦红连

骨科脊柱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 需为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用规范化护理, 以患者为中心, 疼痛作为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主诉, 受到临床重视[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1600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 分析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0例骨科脊柱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各800例。实验组男352 例 , 女 448 例;年龄 40~93 岁 , 平均年龄 (60.5±10.9)岁。对照组男348例, 女452例;年龄41~92岁, 平均年龄(60.8±1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严格按照本院常规护理流程执行, 为患者采取基础护理干预, 为患者提供常规检查及伤口清洗, 及时补充蛋白营养, 及时调整患者至合理体位等。

1.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疼痛护理。护士需为患者宣教规范化疼痛知识, 指导患者积极参与疼痛管理, 护士需在患者入院8 h内完成疼痛教育, 促使患者初步认知疼痛及疼痛治疗方法等, 对患者疼痛进行准确评估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超前镇痛临床意义, 评估患者疼痛次数, 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在患者入院8 h内首次完成疼痛评分, 采用Wa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进行疼痛评估。每天上午, 护士需为患者提供常规疼痛评估, 评估3次/d。另外, 护士需为疼痛评分>1分患者实施疼痛护理, 与患者加强沟通, 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及无痛操作、环境干预等。护理期间, 护士需采用数字等级对患者疼痛感进行准确评估, 给予存在严重心理困扰患者实施心理疏导, 找出患者负面情绪诱发原因,制定应对对策, 鼓励患者, 关心患者, 倾听患者主诉,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护士需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 日常生活中叮嘱患者禁烟禁酒, 叮嘱患者禁食刺激性食物及油炸食物,告知患者需进食清淡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术后康复情况。①护理满意度[2]:采用本院自拟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统计。②术后康复情况:包括切口恢复时间、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及康复锻炼时间比较 干预前,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均显著优于干预前, 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及康复锻炼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及康复锻炼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睡眠时间(h) 康复锻炼时间(min)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实验组 800 4.22±1.25 2.02±1.14a b 3.51±1.22 4.28±1.22a b 37.21±17.62 49.47±13.33a b对照组 800 4.21±1.67 3.03±1.05b 3.53±1.27 4.08±1.06b 38.59±17.83 41.19±18.33b t 0.1356 18.4319 0.3212 3.5002 1.5571 10.3331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情况比较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及切口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情况比较[n(%), ±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情况比较[n(%),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住院时间(d) 切口恢复时间(d)运动功能(分) 情绪功能(分) 社会功能(分)实验组 800 780(97.5)a 26.6±7.4a 31.2±13.3a 52.2±11.7a 64.5±13.3a 54.5±11.4a对照组 800 760(95.0) 43.5±8.2 40.2±13.3 32.5±11.4 42.6±23.3 45.6±21.3 χ2/t 6.9264 43.2765 13.5338 34.1097 23.0882 10.419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骨科脊柱手术可出现疼痛, 由于患者存在个体性差异,疼痛程度不同, 因此, 临床上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提出了规范化疼痛护理, 可促使患者疼痛减轻, 患者睡眠时间增加,护理期间, 护士需为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 护士可通过实际临床操作、创新来提升患者疼痛管理效果[3,4]。分析发现,骨科脊柱疾病患者因为呼吸方法不正确, 可出现疼痛, 护士需为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指导, 促使患者腹式呼吸水平提高,对患者肋间肌肉及腹间肌肉可起到有效锻炼作用, 促使患者身体耐受力明显提升[5]。另外, 疼痛可导致患者不适感及不良情绪明显加重, 护士需要重点关注患者情绪管理, 及时发现导致疼痛原因, 为患者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 促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6]。相关文献报道, 规范化疼痛护理期间, 护士需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脊柱损伤原因、治疗办法及护理要点等, 促使患者正确认知疾病, 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干预[7]。护士需在护理全程加强护患沟通, 安抚患者,定期安排成功案例与住院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促使患者建立治疗疾病信心[8]。由于患者术后长期无法正常运动及生活,护士需关心患者, 为患者提供早期锻炼辅助, 对患者运动功能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合理设计, 根据患者脊柱状态对体位进行合理调整, 促进患者预后明显改善[9]。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切口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运动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术后康复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骨科脊柱疾病患者中采用规范化疼痛护理,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可明显改善患者疼痛及术后康复情况、延长睡眠时间、增加康复锻炼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脊柱护士实验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