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社区防治管理的效果分析

2019-02-15陈明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病程血糖糖尿病

陈明雨

近年来, 糖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 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 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临床特点,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及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发展, 加强糖尿病患者防治工作更加急迫[1], 为寻求高质量的防治措施,此次研究对社区防治管理的应用效果展开探究, 研究对象为17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社区内的1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8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糖尿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社区内常住人口, 排除继发性糖尿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及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37例, 女48例;年龄35~82岁, 平均年龄(55.25±8.92)岁;病程1~14年 , 平均病程(5.87±2.71)年。观察组患者中男39例, 女46例;年龄37~84岁, 平均年龄(56.08±9.31)岁;病程1~16年 , 平均病程(5.90±3.37)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后[2]不进行其他管理及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社区防治管理:建立社区防治管理小组:根据工作人员组成情况建立社区防治管理小组, 制定管理制度及措施, 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指导、血糖自我监测及运动、饮食控制, 每个月进行1次随访管理,具体操作如下:①健康教育:在社区内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手册、组织病友相互交流、播放幻灯片、利用社区宣传栏进行宣传等方式向患者普及糖尿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增强自我管理能力;②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告知患者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通过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 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干预, 提高患者治病信心,让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行治疗;③药物治疗: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 告知患者遵医服药的重要性, 帮助患者养成长期、规律用药的习惯, 制定个性化血糖控制目标, 结合用药指导将患者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3];④血糖监测:对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进行指导, 保证患者能够准确掌握血糖自我监测的方法,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⑤运动及饮食控制:告知患者科学饮食及正确锻炼对病情康复的重要意义, 帮助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法及体育锻炼计划,让患者养成良好地生活及作息习惯,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管理当中, 对患者的用药及生活习惯等进行监督, 协助落实相关康复锻炼计划。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依从性, 主要因素包括血糖自测、体重自测、饮食控制、规律运动、遵医服药及定期复诊, 观察比较两组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肾病、脑卒中、糖尿病足、冠心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自测率、体重自测率、规律运动率、饮食控制率、遵义服药率及定期复诊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比较[n(%)]

2.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入组前, 两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管理后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餐后2 h血糖(mmol/L) 空腹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实验组 85 入组前 12.65±2.48 10.21±1.43 9.12±1.42管理后 8.10±1.38a 6.45±0.78a 5.74±0.84a对照组 85 入组前 12.73±2.54 10.30±1.45 9.15±1.43管理后 11.24±2.05 8.74±1.06 8.28±0.86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随访,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4%(11/8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7%(31/8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负担, 对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威胁极大, 给患者个人及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由于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和患者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加强对患者生活方式的干预对控制患者病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7]。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防治管理, 通过长期、系统、连续的护理干预措施的生活行为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8], 通过健康教育通过患者对DM知识的知晓率;心理疏导提高自我管理意识, 改善患者生活不良分生活方式;药物指导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重难点[9-11], 指导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监测方法, 提高患者血压控制水平,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延迟患者生存周期;运动及饮食控制能够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 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12]。

综上所述,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防治管理,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 降低患者血糖及并发症发生率, 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具有使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病程血糖糖尿病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