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的影响

2019-02-15许迎景林雪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卡韦丹参肝硬化

许迎景 林雪云

中医将肝硬化归在“黄疸”、“胁痛”的范畴之内, 认为乙肝病在于气结在经, 若发病过久则会伤人血, 致使气血失调、损伤脏腑, 而又相互影响, 形成肝纤维化, 造成恶性循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认为应以化瘀解毒、散结消肿和健脾理气为主[1,2]。本文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对患者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的影响,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100例, 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各50例。研究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0~60岁, 平均年龄(50.44±3.26)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41~61岁, 平均年龄(50.32±3.6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治疗。口服恩替卡韦, 在没有发生耐药情况下, 使用剂量为0.5 mg/次, 1次/d。

1.2.2 研究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服恩替卡韦, 药物的剂量、方式与对照组相同, 并加用自拟护肝散结中药方剂进行服用, 方剂组成:丹参、黄芪、水蛭、白术、生地、旱莲草、地鳖虫、川芎、白花蛇舌草、枸杞子、白芍药、桃仁和麦冬,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调整药物用量, 1剂/d, 以水煎至200 ml, 分2次于早晚服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12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指标水平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治疗3 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115.21±21.65)U/L、(124.33±28.17)U/L、(0.90±0.02), 对照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170.55±21.23)U/L、(197.26±30.77)U/L、(0.89±0.03), 研究组 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的AST/ALT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3 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ALT(U/L) AST(U/L) AST/ALT研究组 50 115.21±21.65a 124.33±28.17a 0.90±0.02b对照组 50 170.55±21.23197.26±30.77 0.89±0.03 t 12.905 12.362 1.961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治疗6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 (60.17±17.21)U/L、(82.59±11.77)U/L、(0.77±0.03), 对照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103.56±16.06) U/L、(116.76±13.36) U/L、(0.78±0.04), 研究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AST/ALT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组别 例数 ALT(U/L) AST(U/L) AST/ALT研究组 50 60.17±17.21a 82.59±11.77a 0.77±0.03b对照组 50 103.56±16.06116.76±13.36 0.78±0.04 t 13.034 13.570 1.414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治疗12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23.17±6.19)U/L、(32.14±3.57)U/L、(0.73±0.03), 对照组患者的ALT、AST、AST/ALT水平分别为(60.11±5.56)U/L、(62.71±4.77)U/L、(0.74±0.04), 研究组患者的 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AST/ALT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血清中ALT、AST、AST/ALT水平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

3 讨论

治疗肝硬化目前最佳的方式是进行肝移植, 但由于器官紧缺和配型困难等诸多问题, 致使大多数肝硬化患者无法进行肝移植治疗[3,4]。药物治疗肝硬化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病症病情发展, 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恩替卡韦具有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的临床作用, 可以对乙肝病毒起到抑制和清除效果, 并且, 恩替卡韦发生耐药性的几率极低, 口服后会在机体内部转化为三磷酸盐的形式, 从而达到减轻肝细胞炎症和抗纤维化的临床作用[5,6]。

自拟护肝散结中药方剂的药物成分主要由丹参、黄芪、水蛭、白术、生地、旱莲草、地鳖虫、川芎、白花蛇舌草、枸杞子、白芍药、桃仁和麦冬组成, 能够起到清热凉血、抗病毒和消积止痛的应用目的, 方剂中丹参和川芎能够起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的临床效果, 并且丹参中丹参多酚酸B成份有助于对肝星 状细胞增殖过程进行有效抑制, 并诱导肝星状细胞(HSC) 凋亡;丹参还能调节机体的免疫力, 改善内部微循环;药方中地鳖虫则可以滋阴潜阳, 对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 可修复和再生肝细胞, 以此提高机体内部的血浆蛋白含量;药方中白芍药则具有散瘀止痛的功效;白术则能够抗病毒和破血行气;黄芪有助于抑制过敏、免疫反应;上述药物合用具有活血化瘀、扶正祛邪的临床价值。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出, 治疗3、6、12个月后, 研究组患者的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12个月后, 两组患者的AST/ALT水平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予以中药方剂联合恩替卡韦治疗, 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清中的ALT、AST指标水平,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卡韦丹参肝硬化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