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曲酶与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评价

2019-02-15张海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凝血酶突发性耳聋

张海霞

突发性耳聋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耳科疾病, 主要是指突然发生的, 毫无原因征兆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其发病较快, 原因不明, 一旦发生此症状要及时治疗, 以免耳部受到严重的损伤, 听力无法恢复正常[1]。本文研究中采用巴曲酶和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 治疗后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凝血功能各项研究结果如下文展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抽取2016年8月~2018年6月本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2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25~58岁, 平均年龄(43.33±7.85)岁;合并耳鸣40例, 眩晕20例。对照组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27~59岁, 平均年龄(46.59±8.12)岁;合并耳鸣37例, 眩晕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没有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且愿意参与。排除有明确原因导致听力受损, 心脏、肾脏等器官障碍者[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巴曲酶( 北京托毕西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295 )治疗, 采用10 BU巴曲酶注射液与500 ml的 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进行静脉滴注, 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对药物酌情增减用量, 滴注时间为1 h,隔天滴注1次, 连续治疗15 d。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银杏达莫注射液(通化谷红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2026140)治疗, 同样选用5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与10~26 ml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混合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 2次/d, 连续治疗1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包括:头晕、恶心、皮肤过敏等症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 包括:红细胞积压、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 低于对照组的2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t P纤维蛋白原(g/L) 治疗前 5.32±1.26 5.68±1.21 1.5963 >0.05治疗后 3.25±0.79a b 4.85±1.01a 9.6654 <0.05红细胞积压(%) 治疗前 47.66±6.42 47.22±5.98 0.3885 >0.05治疗后 42.11±4.95a b 44.78±5.16a 2.8924 <0.05凝血酶时间(s) 治疗前 12.75±2.33 12.06±2.02 1.7332 >0.05治疗后 19.85±5.36a b 13.98±3.69a 6.9873 <0.05凝血酶原时间(s) 治疗前 10.68±2.81 10.55±2.05 0.2895 >0.05治疗后 14.09±5.66a b 11.98±4.38a 2.2837 <0.05

3 讨论

突发性耳聋目前的病因尚未明确, 被医学界广泛认为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或者耳部循环障碍。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高, 该疾病的发生改伴随其他病症的出现, 如耳鸣、眩晕、突然的耳闷等[3,4], 使得患者的听力下降, 脑部受到干扰, 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突发性耳聋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为患者的单侧耳聋、听力下降、有耳部堵塞感、恶心、呕吐等。突发性耳聋对患者的生活和身体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果不及时治疗则有可能终身难治愈。本文研究中采用巴曲酶和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巴曲酶是一种由巴西洞蝮蛇蛇毒提取出来的不含毒性成分的酶性止血剂, 具有分解血纤维蛋白原、抑制和溶解血栓的作用, 能够加速凝血酶的生成, 减少出血量, 而银杏达莫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内耳缺血等作用, 两组注射药物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有很好的效果[5]。

综上所述, 采用巴曲酶和银杏达莫联合用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最佳, 能够有效降低纤维蛋白原的指标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凝血酶突发性耳聋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致聋基因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耳聋左慈丸治肾虚老年耳鸣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