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麻醉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

2019-02-15倪小平王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背痛卡因胆囊

倪小平 王鹏

临床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一种常见的腹腔镜手术类型, 具有微创、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 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是术后早期, 因为受到腹膜牵拉以及二氧化碳气腹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有30%~70%患者会出现肩背部疼痛、牵涉性内脏痛以及急性期切口痛, 需要通过服用止痛药来镇痛[2,3]。本研究针对罗哌卡因局部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有效性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观察组男37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41.21±5.26)岁, 平均体重(59.8±11.5)kg。对照组男38例, 女12例,平均年龄(41.05±5.12)岁, 平均体重(59.7±11.3)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 对其进行动脉血氧分压、无创动脉压以及心电图常规监测。观察组患者经T8~9椎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置管, 在每个切口内局部注射0.5%罗哌卡因4 ml, 对照组患者在相应的部位给予患者注射或者喷洒等量注射用水。出现麻醉平面后, 给予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 H10980025)0.06 mg/kg、丙泊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138)1 mg/kg、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003688)3~5 μg/kg、注射用阿曲库铵苯磺酸盐(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H20060869)0.3~0.6 mg/kg进行麻醉诱导。将合适的气管导管置入, 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手术过程中给予患者持续泵注丙泊酚3~4 mg/(kg·h)、间断给予阿曲库铵0.3 mg/kg及芬太尼2 μg/kg,以此来对麻醉深度进行维持, 将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控制在35~45 mm Hg(1 mm Hg=0.133 kPa)。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止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VAS评分对所有患者术后2、6、12、24 h的肩部疼痛、内脏痛以及切口痛进行评价, 10分代表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 不能够忍受, 0分表示无痛。每次肌内注射的间隔时间控制在>4 h。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术后0 h, 两组患者切口痛、内脏及肩背痛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6、12 h,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痛、内脏及肩背痛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 两组患者的切口痛、内脏及肩背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bP>0.05

内脏及肩背痛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 对照组(n=50)术后0 h 1.68±0.57b 1.90±0.66 1.71±0.63b 1.83±0.82术后2 h 2.31±1.15a 5.74±2.61 2.44±1.09a 5.39±2.53术后6 h 2.79±1.48a 5.36±2.14 2.61±1.44a 5.76±2.28术后12 h 2.57±1.44a 4.69±1.25 2.49±1.50a 4.49±1.08术后24 h 1.78±1.12b 1.97±1.15 1.94±1.81b 1.81±0.95时间 切口痛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止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 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晚于对照组, 平均应用镇痛药物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观察组中有2例额外使用其他镇痛药物,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止痛情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止痛情况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项目 对照组(n=50) 观察组(n=50)胃肠道反应(次) 1.62±0.58 0.87±0.41a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h) 2.54±1.72 4.12±1.54a平均应用镇痛药物次数(次) 0.12±0.17 0.07±0.03a

3 讨论

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酰胺类局麻药, 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能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作用, 相对于布比卡因, 该药物的阻滞范围要大, 心肌毒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等不良反应较少[4-7]。

本研究中, 在患者的腹腔中喷洒罗哌卡因之后, 能够对腹腔内部的系膜、肠壁、胆囊床、腹膜以及膈神经进行表面麻醉[8,9]。本研究结果显示, 术后2、6、12 h, 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痛、内脏及肩背痛 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 h为两组患者的疼痛高峰期;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次数少于对照组, 术后首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晚于对照组, 平均应用镇痛药物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例额外使用其他镇痛药物, 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0例,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疼痛主要发生在早期。

综上所述, 罗哌卡因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中能够发挥出良好作用, 属于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背痛卡因胆囊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儿童双胆囊畸形伴胆结石一例
肩背痛竟然也是肺癌信号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背痛, 你需要 了解更多
索罗斯的背痛和梅西的点球
哪些胆囊“要不得”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