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9-02-15季金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复方消失症状

季金森

目前, 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 增加了感染疾病发病率。其中感染后咳嗽属于临床常见病, 其是指呼吸道感染、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感等导呼吸道感染, 患者急性炎症消失后, 咳嗽症状仍然不愈, 病程多数在3~8周后, 部分患者还会迁延至慢性咳嗽, 以阵发干咳或是伴有少许粘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当呼吸道受刺激后, 病情会加重, 其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在治疗感染后咳嗽时, 临床多以常规药物为主, 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 故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2]。现下, 临床为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 治疗效果显著, 且可以短时间内改善咳嗽症状。本次研究取8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感染后咳嗽应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86例感染后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3例。对照组中, 女20例, 男23例;年龄 40~69岁 , 平均年龄 (53.1±11.0)岁;病程15.6~45.5 d, 平均病程(32.5±10.8)d。观察组中 , 女21例 ,男22例;年龄42~70岁, 平均年龄(52.8±11.4)岁;病程15.7~45.8 d, 平均病程(33.0±11.2)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本次研究方案。

1.2 诊断标准 感染患者急性阶段期其他症状均消失, 但咳嗽症状依然存在, 且咳嗽时间>20 d, 类型为刺激性干咳,同时患者还伴有少量的白色痰液, 经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血常规检查, 全部为正常, C反应蛋白正常, X线胸片、肺部C T正常, 且两肺纹理量均增加[3]。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诊断标准一致者;明确感染症状者;感染症状消失后, 咳嗽症状时间>3周者;咳嗽评分>1分者;血常规、血压、心率均正常者;X线胸片无异常者;肺通气正常者;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4]。②排除标准:哮喘;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冠心病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者;药物禁忌证者;妊娠及哺乳女性。

1.4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 以临床体征为基础, 实施相应的临床检查, 明确病情后, 均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 即口服阿奇霉素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10960167), 1次/d,5 g/次, 用药3 d后, 停药4 d继续口服此药物, 连续用药2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甲氧那明[第一三共制药(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 20033669]治疗, 口服, 3次/d,2粒/次, 连续治疗2周。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咳痰、胸闷)、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1 咳嗽症状评分判定标准 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 对白天与夜间患者的咳嗽症状进行评分, 0分:无症状;1分:咳嗽暂或是夜间偶有咳嗽;2分:咳嗽频繁,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夜间影响睡眠;3分:咳嗽频繁, 对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严重影响。

1.5.2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治疗后, 患者咳嗽症状减少程度>95%为治愈;咳嗽症状减少76%~95%为显效;咳嗽症状减少51%~75%为有效;咳嗽症状减少≤50%为无效[6]。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白天、夜间咳嗽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天、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咳嗽症状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bP>0.05, cP<0.05

组别 例数 白天咳嗽症状评分 t P 夜间咳嗽症状评分 t P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1±0.6b 0.4±0.2a c 17.626 <0.05 2.2±0.5b 0.5±0.3a c 19.118 <0.05对照组 43 2.0±0.5 1.0±0.3a 11.246 <0.05 2.1±0.4 1.1±0.4a 11.592 <0.05 t 0.840 10.912 1.024 7.869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咳嗽、咳痰、胸闷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d)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s,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咳嗽消失时间 咳痰消失时间 胸闷消失时间观察组 43 3.5±0.8a 5.5±1.0a 5.1±0.9a对照组 43 4.7±1.1 7.9±1.5 7.6±1.4 t 5.785 8.730 9.850 P<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27例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97.7%(42/43);对照组患者中21例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 治疗总有效率为83.7%(36/4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62, P=0.026<0.05)。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轻微皮疹2例、1例胃肠道反应、2例嗜睡,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5/43);对照组患者出现轻微的皮疹1例、2例胃肠道反应、3例嗜睡,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6/4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4, P=0.747>0.05)。两组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 均可有效缓解。

3 讨论

感染后咳嗽是一种多发病, 其是由普通感冒引起的, 而普通感冒又是病毒所致, 如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其中流清水鼻涕、鼻塞等症状引起感染后咳嗽症状较为明显。因鼻部属于感觉三叉神经, 而咳嗽又是通过迷走神经传导所致, 由喉以下、喉以上气道, 对感觉神经产生刺激[7]。由此可知, 引发感染后咳嗽的主要原因为病毒所致, 其中以病毒感染、鼻内分泌物滴流等为主, 其会引起炎症介质。而炎症介质会提高气道反应性与咳嗽敏感性。临床表明, 感染后咳嗽多为急性咳嗽, 部分患者咳嗽症状可持续数周以上, 而频繁的咳嗽会对患者的生活状态造成不良影响, 故选用有效治疗措施至关重要。

目前, 多采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感染后咳嗽, 不仅可以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 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复方甲氧那明是一种复方制剂, 其是马来酸氯苯那敏、氨茶碱、那可丁、盐酸甲氧那明的合剂, 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是受体拮抗剂,属于H1的, 其可对气道产生拮抗作用, 同时还可拮抗H1受体, 发挥抗过敏作用, 有效减轻炎症引起的咳嗽症状。氨茶碱属于抑制剂, 其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松弛作用, 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从而缓解气道高反应, 提高呼吸道纤毛的运动能力, 使痰液快速排出, 起到抗炎的作用。那可丁属于异喹啉类的生物碱, 其对解除支气管痉挛, 从而改善肺牵张引起的咳嗽症状, 具有较高的镇咳作用, 全此药物不会成瘾。盐酸甲氧那明是激动剂, 其是β受体的激动剂, 其可提高β受体的敏感度。将以上4种药物联合后, 共同作用, 可发挥较高的镇咳作用, 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在短时间内使患者病情恢复, 进而提高治疗总效率[8]。此外, 此药物用药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经正确处理后, 均可有效改善, 用药安全性较高, 可作为治疗感染后咳嗽的常用药物。

综上所述, 感染后咳嗽应用复方甲氧那明治疗, 临床疗效显著, 且用安全性较高, 对促进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效果, 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复方消失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
复方α-酮酸片配合低蛋白饮食治疗慢性肾病的疗效观察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