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质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免疫性不孕患者的治疗结果分析

2019-02-15衷莉娟高志华张广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宫腔内活产免疫性

衷莉娟 高志华 张广东

有关研究表明, 在已婚夫妇当中, 大约有10.00%的夫妇存在不孕症的情况, 其中约有30.00%~40.00%属于免疫性不孕[1]。本研究对2014年1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90例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采用皮质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治疗, 以观察其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380例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90例。观察组患者中, 年龄22~36岁, 平均年龄(28.43±4.19)岁。对照组患者中, 年龄23~35岁, 平均年龄(28.27±4.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免疫性不孕诊断标准的患者, 神志清晰、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明确、自愿接受本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治疗的患者;排除标准:女性生殖道炎症, 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或盆腔粘连影响拾卵功能的患者, 因男性少、弱、畸精子症引起的不孕患者, 以及配偶存在异常情况、经过内分泌检查异常的患者等。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周期使用皮质激素进行治疗[2]。具体内容如下。①从患者月经第1天开始, 给予口服强的松进行治疗, 1次/d, 于饭后服用5 mg/次, 20 d为1个周期, 以2个周期作为1个疗程。②AsAb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使用工具避孕, 待其抗体转阴后, 叮嘱患者实施自然受孕。③在停止用药的第1个疗程当中, 针对未转阴的患者,可以继续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 但不能连续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采取皮质激素实施周期治疗1个疗程后[3], 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内容如下。①在患者月经后3~7 d内, 给予枸橼酸氯米芬胶囊(商品名:克罗米芬)进行治疗, 1次/d, 50~100 mg/次, 共治疗5 d。②在患者月经后第8天和第10天, 给予肌内注射尿促性素注射剂(HMG),1次/d, 75~150 U/d。③在患者月经后第12天时, 监测其卵泡情况, 待优势卵泡的直径达到20 mm时, 给患者肌内注射1次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10000 U/次。④在36~48 h内,给患者进行宫腔内人工授精, 其精液的处理方式为梯度法。

1.4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进行不孕相关血清抗体检测, 血清抗体检测指标为AsAb,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AsAb阳性及转阴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包括生化妊娠、早期流产、成功活产、未妊娠), 比较成功活产情况。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 生化妊娠21例, 早期流产17例, 未妊娠68例, 成功活产84例, 成功活产率为44.21%;对照组患者中, 生化妊娠25例, 早期流产5例, 未妊娠122例, 成功活产38例, 成功活产率为20.00%。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成功活产率(4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5458,P=0.0000<0.05)。

2.2 两组患者AsAb阳性及转阴情况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SAb阳性率分别为55.79%、52.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AsAb转阴率为81.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244,P=0.0000<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AsAb阳性及转阴情况比较[n(%)]

3 讨论

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 能够降低甚至消灭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机体中血清抗体对其妊娠的影响[4]。宫腔内人工授精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的方法, 将洗涤优化的精子放置于女性的宫腔当中, 从而能够降低宫颈黏液和精子的免疫接触, 并洗涤掉有害物质, 让精子顺利穿透宫颈黏液,且不会导致胚胎畸形[5]。因此, 皮质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能显著提升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的受孕率。但皮质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免疫性不孕患者也有其局限性, 并不能解决所有免疫性不孕患者的问题, 如精卵结合, 需通过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弥补这一空缺[6-8]。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中, 生化妊娠21例, 早期流产17例, 未妊娠68例, 成功活产84例, 成功活产率为44.21%;对照组患者中, 生化妊娠25例, 早期流产5例,未妊娠122例, 成功活产38例, 成功活产率为20.00%。经治疗后, 观察组的成功活产率(4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5458, P=0.0000<0.05)。此外,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ASAb阳性率分别为55.79%、52.11%,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AsAb转阴率为81.1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5.1244, P=0.0000<0.05)。

综上所述, 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使用皮质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方式进行治疗, 能够有效提高成功活产率及AsAb转阴率, 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另外, 针对激素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不能完全对免疫性不孕患者进行治疗的这一方面, 临床医学也有更长远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宫腔内活产免疫性
女性年龄与获卵数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累积活产率的影响
首个完整周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流产对后续周期助孕结局的影响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IVF/ICSI-ET取卵周期因素与不同移植次数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宫腔内放置球囊压迫治疗产后出血产妇的研究进展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探讨
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在宫内残留物诊断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宫腔镜检查在宫腔内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