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辅助化疗预后分析

2019-02-15高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腺导管辅助

高伟

乳腺癌在临床中作为女性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位置各不相同, 但多数源于乳腺导管上皮细胞部位, 为中小导管病变局限于导管系统, 但并未突破导管上皮基底膜处, 少数则起源于腺泡处[1]。此病对女性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其发病原因如遗传、饮食、环境、生活习惯等均可作为乳腺癌的易感因素[2]。将乳腺导管内癌划分为癌前的相关病变, 作为乳腺不典型增生与浸润性癌的中间连续状态。乳腺导管内癌主要指肿瘤位于患者乳腺导管系统, 未涉及基底膜或周围间质阶段的一种乳腺癌, 发病率呈大幅上升趋势。此病是一组异质性病变, 不同类型的乳腺导管内癌生物学行为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乳腺导管内癌的特点具有较大异质性, 可使患者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部分患者为浸润性癌[3]。因此, 选择何种手术方式治疗是关键。临床用于治疗的乳腺导管内癌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 但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是否受到手术方式的影响有待研究。因此, 本研究对2014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辅助化疗预后分析, 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依据,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年龄53~62岁, 平均年龄(55.6±4.6)岁。其中, 保留乳房术患者30例, 全乳切除术患者50例。45例术后接受辅助化疗。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关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标准且均接受首次手术治疗, 确诊均依据患者的病历记载、临床表现及体征等, 病程为6~36个月;临床资料完整且积极配合治疗。排除标准:存在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无法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前均进行麻醉, 然后根据具体发病部位选择手术切口位置, 患者取平卧位, 行全乳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常规术式治疗。行保留乳房术的患者切除范围均以病灶为中心, 包括病灶周围正常组织, 切口边缘距离肿瘤约2 c m, 切开后将肿瘤及其周围皮肤、肿块部位乳腺组织及胸大肌的筋膜均进行切除, 尽量对乳腺外形进行保留, 腋窝采用横形切口, 并清扫腋窝淋巴结。所有患者术后均遵医嘱接受放疗和辅助化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种术式患者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包括乳房湿疹、乳房肿块、乳头溢液、可疑钙化)、是否进行活检及活检方式(包括切除活检和穿刺活检);随访24个月, 统计两种术式患者复发和死亡情况, 比较复发率及死亡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单因素分析 对80例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及活检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影响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选择的单因素分析(n)

2.2 单纯手术与辅助化疗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单纯手术患者的复发率、因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28.57%、20.00%, 均明显高于辅助治疗患者的8.89%、4.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单纯手术与辅助治疗患者预后状况比较[n(%)]

3 讨论

乳腺癌具有高复发、转移性的特点, 根治性难度较大,而乳腺导管内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主要存在方面的因素:①随人们寿命不断延长, 患乳腺癌的风险不断增加;②除此之外, 因检查方式的不断提高使检出率的准确度不断增加, 如钼靶X线对于导管内癌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超声[4,5]。乳腺癌患者中乳腺导管内癌所占的比例低于1%, 目前则升高20%~30%, 乳腺导管内癌为乳腺导管上皮细胞的恶性增生, 且局限于导管内的基底膜内, 不侵犯间质, 归属原位癌的范畴, 预后性较好, 临床中可触及或不可触及乳腺肿物, 部分早期仅表现为乳头血性溢液[6,7]。

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治疗乳腺导管内癌, 但是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造成的并发症也不同, 且术后化疗的患者需进一步考虑副作用, 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对阻碍疾病病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目前临床上治疗乳腺导管内癌常用手术方式包括全乳切除术、保留乳房术及保留乳房术后的辅助化疗。全乳切除是乳腺导管内癌的根治性治疗手段, 其术后复发为浸润性癌, 主要表现为局部复发及远处的转移。目前临床上乳腺癌检出率较传统上有大幅提高, 尤其针对乳腺导管内癌的检出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不同手术方式患者年龄、绝经状态、肿瘤最大径、组织学分级、首发症状及活检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手术患者的复发率、因乳腺癌死亡率分别为28.57%、20.00%, 均明显高于辅助治疗患者的8.89%、4.4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乳腺导管内癌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化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手术后采取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较好。

猜你喜欢

乳腺导管辅助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倒开水辅助装置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