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探讨

2019-02-15曲小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嘌呤高尿酸血尿酸

曲小泉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变, 导致近年来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升高, 脑梗死患者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严重危害人们健康[1]。目前, 公认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年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血症、肥胖、吸烟等[2]。这些危险因素受到大家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提示血尿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有相关性。本文将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检测两组的血尿酸水平, 意在了解血尿酸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5年1~12月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均于发病72 h内住院,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3], 入院时均有言语不清、肢体偏瘫或感觉障碍及其他神经功能缺损, 均无意识障碍, 均经头颅CT及磁共振成像(MRI)确诊。入院前均未服用影响血尿酸及肾脏代谢药物, 无急慢性肾功不全、感染、肿瘤、痛风及其他脏器疾病, 无精神病史及嗜酒史。其中男57例, 女40例, 年龄45~86岁, 平均年龄(61.7±11.2)岁。选取同期9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3例, 女39例, 年龄44~84岁, 平均年龄(60.9±12.1)岁, 无脑梗死, 无急慢性肾功不全、感染、肿瘤、痛风及其他脏器疾病, 无精神病史及嗜酒史, 未服用影响血尿酸及肾代谢药物。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在空腹12 h后, 于清晨抽取静脉血,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的血尿酸水平。血尿酸异常标准[4]为男性>420 μmol/L为升高, 女性>360 μmol/L 为升高。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异常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371.15±70.26)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1.30±80.70)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5,P<0.05)。实验组患者血尿酸异常28例, 占28.87%;对照组血尿酸异常13例, 占14.13%;实验组血尿酸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 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异常发生情况比较( ±s, n, %)

表1 两组血尿酸水平及血尿酸异常发生情况比较( ±s, n, %)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血尿酸水平(μmol/L) 血尿酸异常发生情况正常 异常 异常发生率实验组 97 371.15±70.26a 69 28 28.87a对照组 92 271.30±80.70 79 13 14.13 t/χ2 9.085 6.035 P<0.05<0.05

3 讨论

血尿酸是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经由黄嘌呤氧化还原酶代谢产生的代谢物, 人体嘌呤有两种来源方式, 内源性占体内总嘌呤的80%左右, 为自身合成或核酸降解, 外源性约占总嘌呤的20%左右, 主要来源于人体摄入富含嘌呤或核酸蛋白的食物分解[5]。在人体代谢正常的情况下, 体内嘌呤的生成、排泄保持着动态平衡, 如有影响嘌呤生成或排泄的因素即可导致血尿酸水平的升高[6]。以往认为高尿酸血症只是痛风的生化特征, 近年来研究发现, 高尿酸血症与心脑血管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炎症等密切关联。脑梗死有多种危险因素, 常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吸烟、年龄等, 高尿酸血症常与高血压病、糖代谢异常、肥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 并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 从而导致脑梗死的发生[7]。

临床研究证实高尿酸血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它的作用机制是促进氧化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提高炎症因子以及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剌激血管平滑肌增殖;激活血小板, 形成血栓等。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等同为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单独的危险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8]。

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371.15±70.26)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71.30±80.70)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85, P<0.05)。实验组患者血尿酸异常28例, 占28.87%;对照组血尿酸异常13例, 占14.13%;实验组血尿酸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35, P<0.05)。

综上所述, 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高尿酸血症是脑梗死患者又一重要的危险因素,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呈正相关, 高尿酸血症可能促进了脑梗死易患因素的发生, 从而参与了脑梗死的发病机制的多个环节, 对脑梗死的发病与预后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除重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同时, 也应重视对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关注, 如出现高尿酸血症应尽早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 合理指导饮食, 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以达到有效减少脑梗死发生目的。

猜你喜欢

嘌呤高尿酸血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食品中嘌呤的降低方法及低嘌呤产品分析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自拟痛风方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想吃火锅又怕尿酸高,如何解
痛风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