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炼成“金刚钻” 承揽“瓷器活”

2019-02-14通讯员王建刘学平

山东国资 2019年21期
关键词:车皮金刚钻东滩

□ 通讯员 王建 刘学平

在兖矿集团东滩煤矿,有一个单位叫运搬工区,两年前还以“难管”出名:人员多、效率低、装备旧、隐患事故多发。两年后,却有许多兄弟单位的职工争相打听,工区是否缺员、是否有适合自己的岗位,想来挣高工资。

运搬工区有一个陈国华创新工作室,成员个个身怀绝技。他们用钻研加贯通的工匠精神,炼成“金刚钻”,承揽“瓷器活”,研制出多项“神器”,为东滩煤矿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三化”融合助力加油。

铺轨机诞生:从质疑排斥到人人接受

东滩煤矿运搬工区钉道班负责矿井轨道铺设、维护工作。沉重的钢轨、80公斤的水泥轨枕一直采用人抬肩扛的人力运输,全班职工几乎每个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腰间盘突出。

铺设轨道的行家谢修田是班长,他认为煤矿都是这种方式作业。所以,当他看到工作室的“创客”们夜以继日鼓捣出来的“自动铺轨机”时,头摇得如拨浪鼓一般:“井下空间有限、环境复杂,这个‘花架子’很可能用不上!”

顶着质疑和排斥,2008年5月,自动铺轨机入井并在西轨石门试用,5人用工、1个班翻铺38公斤轨道110米的工作量。操作按钮、机器自动搬运轨道,机械化代替人力,不仅提高了轨道装卸过程的效率,而且有效防止了人工装卸轨道过程中挤手砸脚事故的发生。

“行,这个东西真行啊!”铺轨机的实用,让钉道班职工们的眼睛亮了。在肩扛轨道、轨枕时导致肩袖损伤的钉道工李鹏说:“要是早有这神奇家什,我们的身体会比现在健康得多。只可惜铺轨机只能在大巷里使用,不满足条件的巷道还是得肩扛人抬。”

职工的迫切愿望,成为创新工作室的不竭动力。运搬工区区长陈国华组织技术人员,继续围绕动力续航不足、组装拼接费时、运用空间占地较大、不能适应拐弯及上下坡使用这些难题,开始了第二轮科技攻关。

今年10月,第二代铺轨机应运而生。两只机械手臂一次工作量可达400斤,相当于4个职工一次铺轨的工作量,能够有效解决井下现场使用的各类难题。再加上技术人员研发成功的砸钉器安全快速省力安装道钉、陀螺仪快速准确测量轨道水平,职工们这下干得更带劲了。尤其是班长谢修田,一改往日的拧劲,不管矿上安排什么样的紧急铺轨任务,他都心平气和地接活、干活,再也听不到他向工区领导抱怨人员紧张、活干不完了。

职工操作铺轨机

据了解,该铺轨机先后获得兖矿“北斗天地杯”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山东省设备管理成果二等奖、2018年度全国煤矿优秀“五小”成果。

车辆运输信息化:从安排不动到争先恐后

“路线太远了,活小、绩效工资少,我不去!”

“我不能负重,只开车,其他的活干不了!”

“太胖了,电车驾驶室窄,我开不了,只能开人行车!”

……

这是过去东滩煤矿运搬工区井下运输班组织分工时的常见场景。

工区组建30年来,井下运输3个生产班的工作量都靠人工计算,因为点多、线长、面广的工作环境,导致已完成的工作无法考证、虚报工作量无法考评,影响了职工积极性。

车辆运输信息化上马运行后,职工陈存荣每天上井后的第一件事,不像往常一样往澡堂冲了,而是先打开手机查询自己当班的工作量。“嗯,不孬,今天虽说累了点,绩效工资可是不低,这个井下得值!”陈存荣带着煤灰的脸上笑开了花。

东滩煤矿运搬工区创新工作室开发的这个信息化系统,当班实际运输工作量考核是功能之一:井下车辆运输的实时轨迹,通过电话上报、专人实时记录、系统自动汇总当班工作量,快速准确、有据可查,谁也甭想弄虚作假。

“井下大巷缺电车司机,谁去?”“我去,我去!车厢挤是挤了点儿,咱克服克服就行了,嘿嘿!”体重260斤的韩以勇自告奋勇“抢”任务。韩以勇近期表现积极、工作突出,刚被工区聘任为班长。

“物料已运送到位,不到上井时间,还有其他活吗?”身板较弱的职工桂安军顾不上休息,找工长要活干。“我是赶上好时候了,不然这个头儿还真是不好干!”今年刚上任的工长王帅很庆幸,“现在干活少的反而不高兴,我只担心分工不均,想挣钱的没有更多的活可干!”

没有了顾虑,职工们在班组安全生产竞赛中各显神通,普通职工月收入过万的不稀罕,运搬工区也因此保持了“东滩煤矿安全红旗区队”荣誉。

车辆查询功能:从有苦难言到有序服务

“井下车辆占压严重,车皮紧张,无车可供。”“那不行,材料运送不到位,影响了工作面生产,谁也担不了这个责任!”

“一线单位不卸料,车皮无法回收,无车皮可用,运搬工区也没辙!”“那就自己想办法!你们是专职负责运料的,不给车皮就罚款!”

运搬工区一边受着来自其他区队和矿有关部门的“夹板气”,一边还得安排一群人跟“打狼”一样去井下找车皮。这种情况,多年来他们都习以为常了。

“自从今年上线使用了车辆运输信息化系统后,车辆定位功能使咱工区工作顺畅多了!”早会上,运搬工区调度负责人李峰把有关情况向工区管理人员作了汇报,“综掘一区在井下押车超过核定车数,材料至今未卸车,近日再申请车皮装料不予批准;调度接到准备工区汇报,说一车锚杆找不到了,经系统查询,当时材料车送达指定地点后,3天来一直无人接收;通防工区申请20个车皮运送物料,虽然近期车皮紧张,但不能影响工作面防灭火,给予优先安排运送……”

提起车辆运输信息化系统,李峰对它的夸赞之情溢于言表:“我们运搬人背锅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甭管路线多长、地点多远,一部电话就能第一时间掌握车辆到达的位置,谁也别想虚报、瞒报。只要工作需要,没有我们完不成的运输任务。”

“工人身处一线,从事看似简单重复的生产活动,其实在创新方面同样大有作为。我们齐心协力把创新工作室的成熟科技成果应用于井下运输现场,特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值得。”2019年9月,在第十一届“感动兖矿人物(事件)”颁奖现场,运搬工区区长陈国华激动地对笔者说。

猜你喜欢

车皮金刚钻东滩
美丽的东滩湿地公园
翻车机系统反位错车自动动作工艺设计
翻车机防车皮倾倒及拉杆伸出检测装置研制
兖矿集团东滩煤矿应用自移式皮带机尾提升综掘工作面智能化水平
金刚钻与瓷器活
“金刚钻”与“瓷器活”
“金刚钻”与“瓷器活”
“金刚钻”与“瓷器活”
精卫之殇——上海南汇东滩圈围项目监理纪实
植被对潮沟发育影响的遥感研究——以崇明东滩为例